网友:周老师,大赛前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情呢?
主持人:不知道这位网友是否想参加比赛?
周广仁:是这样的。大赛也好,一般的演出也好,对我们表演专业来讲有一个很大的压力,我看了很多大钢琴家的一些材料,他们访谈录、个人传之类的节目,没有一个钢琴家说我上台不紧张,几乎不存在,都紧张,就有一个临场发挥的问题。有的人自己能控制自己,马上就能镇静下来,投入音乐,什么都忘了,这是最理想的。但是有的人就是要打点折,所以我觉得每个人不一样。
主持人:谈到比赛我想到一个问题,现在学琴的人这么多,你认为广大的钢琴爱好者怎么处理好进行比赛和学琴的观点?有些人是否把学琴当做目的或者考级当做目的呢?
周广仁:比赛也好,考级也好,能促进我们的学习。任何人有比赛的任务放在前头,练琴的过程,他的主动性、目标的明确,他的效率马上就提高,这种活动本身能够促进学习,但是不能把这个作为学习目的。学习的目的还是学习间老老实实的学,学到哪,你参加一个比赛,然后回过头来学习。比如说考级的曲子,规定了四首,有的人就是一年就谈这四首,别的什么都不弹了,看起来四首弹起来通过了,其实并不代表他真正的水平。
主持人:做什么事情都这样,钢琴也是这样,必须实事求是来考察、考虑这样的结果。
网友:我的孩子学琴,但手指头比较短,是否适合?
主持人:我想很多家长都会这样说,我孩子手指头长,适合学琴?
周广仁:其实不是这样的,手指长有手指长的苦恼,手指短有手指短的苦恼,每个人的条件不一样。我们有手非常小的,但是非常著名的钢琴家,比如西班牙的一位钢琴家,他的手指非常的小。有的大钢琴家苦恼着手太粗,一个手指卡在里面拔不出来,人家也成为大钢琴家,所以手的条件并不是绝对的。
主持人:除了手因素以外,还有网友问,现在普遍的学琴的学生技巧越来越好,但同时缺乏应该具备的人文美学等等方面的修养。您怎么看待技巧和修养方面的茅盾呢?
周广仁:我非常同意这位网友提的问题,这是一种现在存在不好的倾向。技巧好不好,好,但只追求技巧,忽视音乐修养方面的学习也好,充实也好,这是上不去的,也成不了大才,应该两方面都比较重视。比如现在有很多专业学钢琴的一些学生,他们就觉得一天只要练琴练得越多越好,对文化课不重视。这是我们现在确实存在的问题,应该加强。
主持人:我觉得不光是音乐界存在的问题,就我个人了解,想进入艺术院校,比如去北影和中戏的学生也存在文化课的问题,希望各位家长让您的孩子内外兼修这样才能比较好。
我跟各位网友说一下比赛想要观摩比赛、听比赛有两种购票方式,一种是通过新浪网娱乐频道中国国际钢琴专题,登录娱乐频道,登录中国国际钢琴专题进行网上订票,另外一种方式有购票热线,24小时咨询购票,号码是64068888或64069999,通过这两种方式可以订票或者购票。今天的嘉宾是三位,下面我们要电话连线在深圳的但教师,让他跟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但老师你好,我们现在有网上的问题问你,现在在进行时,周老师在我们的聊天室,现在我们的谈话通过网上可以听到,通过文字也可以看到。
虽然通过电话跟你连线,但非常高兴能跟你做网谈,首先跟网友打个招呼。
但昭义:各位网友你好。
主持人:您在深圳,深圳天气如何?
但昭义:在下大雨。
主持人:北京天气很好。
网友:你作为优秀的钢琴教育家,同时是第三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评委,您首先谈一下您对比赛的看法。
但昭义:周老师经过很多年的努力创办了这么一个很有影响的国际比赛,而且经历了一些波折,不那么容易,但是现在能连续办第三届,我想越来越会办得更好,会吸引更多的选手参加这个比赛,我想国际影响方面会越来越大,对中国钢琴的发展事业和中国钢琴教育带来很大的影响。
网友:您和您的弟子陈萨、李云迪都参加了国际钢琴比赛,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老师,当初您怎么决定让他们参加比赛?之前有没有给他们定具体的目标呢?
但昭义:94年那届比赛,第一次承办的时候,她当时是在八个有音乐院校的地方举办春季赛,那次是我们第一次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很热情,但是我手里陈萨和李云迪比较突出的两个学生,在这之前我没有想到他们能够进入到现在的比赛,而且还能够拿奖,但是对参与,我们还是很热情,很希望通过参赛让他们得到很好的准备和提高。因为比赛来说,要花力气,要拼搏,去争取好的成绩,陈萨在国际钢琴比赛当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当时肯定了钢琴方面的进步。但是作为我个人来讲,对于准备比赛确实没有想到他们会拿奖,因为国际比赛我们从来都没有参与过,没有把握,甚至没有太大的信心。但还是很热心来准备,因为这是一种激励,对同学们目标的提高,对我们老师是接受一种检验,当时花了很大力气准备这一事情。在分区赛上,当时分成人组和青年组,我们当时有两个组进入到北京,通过选拔的时候,我的两个学生进入成人组的名额,觉得还是挺荣幸的。在筛选的时候他们两都入围了,我们非常的高兴,但我们要尽量提高。这两个孩子,我当时能感觉他们很有才能,我自己有各种原因,我自己的演奏水平和学历以及对钢琴的知识,我觉得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我在北京三年的学习是比较多的,在基本方面走的是正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把孩子们教得更好一些。
当时去参加比赛的时候,当时作为第一次去国际比赛,没有想到一定要去拿奖,也不是说准备去输的,还是想去竞争,但是最后的结果,孩子有信心完成,我觉得对我们鼓励很大。
主持人:等于有三点构成了拿奖,一个是平时他们自己的功底,还有就是他们临场发挥不错,另外就是还有点意外之喜。
网友:您当初是怎么学的钢琴呢?你教学的绝招是什么呢?
但昭义:我父亲是外科医生,我父亲很喜欢音乐,他会拉小提琴,会弹吉他。抗日战争以后,他自己开了一个诊所,他买了旧钢琴,让我哥哥学,对于有一些小活动,我们会唱唱歌,弹弹琴,当时主要是我大哥学,我没有学,当时我也没有很正规的学。解放以后,读中学的时候,音乐老师因为我还会弹一点琴,就教教我,在高中的时候,55年的时候,会弹琴已经是少得不得了,我就去考了,以为自己考不上,有的完全不会就教琴了,我还算有点条件考上了,我从高中五年在专业学校学习,但还是比较闭塞,弹的技巧也不是很好。在我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就派到北京学习,学校的想法就是让我出去学习,能够带来一些好的东西帮助把师生的水平提高,我幸运的在周老师旁边,周老师把我培养一个苗子的想法,当时我有很多问题,我上了三年多的课,把我培养出来,我的事业才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被称为钢琴大王。
主持人:非常的感谢您。网友会说您教出那么多的学生,很感兴趣他们是怎样成功的?已经被大家所知的学生,你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什么自己独特的心得呢?
但昭义:大家问有什么诀窍?我觉得钢琴学习是一个非常的过程,要说一两条绝招就教出一个学生,这也是不太实际的。作为我自己来讲,我觉得钢琴从它的三百年历史发展到今天,要掌握到这个地步确实很难。我记得在我那个时代,对这方面的认识还是很有局限性的。总的来说,我很注意学习,在教学当中对一些问题主动的思考,办事比较认真,具体在教学方面。因为我经历过一些弯路,学得比较晚,再加上那个时候是在闭塞的情况下,走过一些弯路,经过重新整理以后,重新走上这条正路,使我懂得了怎样认识音乐、感觉音乐、了解音乐,走了这条路以后,我感觉到:一、认识对基础的训练,把基础抓好;第二,认识到音乐的一切表现都要通过声音来表现,所以要求声音的要求。最后,一切手段为了表达音乐,所以我非常重视音乐的表现,注重音乐基础、注重音乐表现,归纳一下主要是这几方面吧。
主持人:非常感谢你,由于时间的关系,感谢您在线的回答,也祝你身体健康,同时教出越来越多好的出色学生,非常感谢但老师。
各位网友,刚才大家通过音频听到我们访谈了但老师,下面我们会给大家连线人在德国的陈萨,各位网友如果有一些感兴趣的,想跟陈萨在线的问题可以提问。
周老师,您觉得自己作为弹钢琴家,另外又做了那么多年的教学工作,您认为教学生的时候比自己弹琴会更难、更花精力?
周广仁:我是比较赞成教学相长这个道理的,通过教学,实际上老师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因为所接触的学生各种各样的,有条件、素质、心理都不一样,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要动脑筋、想办法。我学琴的时候,碰到一些问题,比较紧张,不会放松,结果我教了一个学生,我还要检查解决他的问题,把他的问题逐步转变成我的问题。
主持人:确实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得到的收获比较多。我们现在连线到国外的陈萨。现在德国几点钟?
陈萨:下午两点。
网友:现在状况怎样?在德国还开心吗?想不想家?
陈萨:还好,谢谢大家的关心,我挺开心的。反正工作和生活我两不误,所以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