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及时更换练习的内容,让练习有一定的难度,有利于幼儿注意力的集中
根据人类的心理特征,较长时间关注同一项一成不变的内容,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或分散。那么,在幼儿练琴时,我们就应安排好练琴时间,如共练多长时间,分几段,前几段练习什么,后一段更换成什么,始终努力把幼儿的注意力调整到最佳状态,让练习有一个接一个的新内容,不断地刺激幼儿产生和巩固其注意力。
另外应让幼儿练习的曲目有一定难度。这会使其注意力具有一定紧张度,注意力的紧张度较强,就不容易干扰。相反练习内容很简中,幼儿一点也不感到困难,甚至不需要怎么练就通过了,这样很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达不到良好的练琴效果。
(四)带表情演奏练习曲及乐曲
对乐谱上的各种符号及相关术语都仔细地要求,凡是有对比的地方,尤其是力度上的变化,都要让幼儿大胆地去做,哪怕过火,也比不做要好。引导幼儿分析乐曲,划分乐句。指出一个乐句就象一句话一样要有语气,找出音乐的走向,乐句的骨干音,乐曲中的高潮,有表情地演奏出来,旋律就会变得有生气,具有优美感和流动感,这样幼儿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这也是培养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五)在练琴中应做到“五动”
五动是指口动、耳动、脚动、手动和眼动。练琴是一个从口到手、脚、眼与耳等多种器官配合的运动。大脑皮层要不停地与这些器官交流,发出指令,接受反馈后调节指令,使全身协调起来,这样幼儿一般就不可能注意力不集中了。
“口动”,常听到一些幼儿把旋律弹得很呆板,不动听。改变这种情况最简中有效的办法就是唱旋律。让旋律和歌唱结合起来,让歌唱的感觉带动弹奏,特别是一些幼儿熟悉的儿歌或歌谣改编的钢琴曲,更应该用唱来带动和启发幼儿的情绪来创造良好的效果。因此唱在幼儿练琴过程中很重要。
“耳动”是指幼儿练琴时,应强调用耳朵听错音,如果是在G大调的乐曲中,忘了升F,曲子就变调了,这样乐曲就变得极其难听。也可以弹下错误的,再弹正确的进行分辨。刺耳的声音是错误的,悦耳的声音是正确的。耳朵不仅能听出错音,还要进一步听音质,宏亮、柔和有共鸣的声音是好的;干硬、飘浮没有共鸣的声音是不好听的。
“脚动”是囚为幼儿练琴中常碰到一些诸如节奏不稳和速度不统一等问题,因此需要在练琴中采用用脚打拍子这种辅助手段。等幼儿在脑子中形成固定的概念后就可以停下来。
“眼动”。正如前苏联钢琴家理高滋指出的:“读谱应非常严格,严格也正是表情丰富的标志,对一首乐曲正确的演奏,来源于正确的理解,正确的理解完全依靠正确的读谱。”除看音符外,乐曲中的各种连线,表情术语都很重要,恰如其分地演奏这些表情术语,会给乐曲增添无限光彩。
幼儿在练琴时,全身各个器官都应在大脑的指扦下积极地调动起来,我认为“五动”是提高练琴效率最有效的办法。
良好的注意力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每天都能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练习,幼儿是能保持注意力的必要集中的。同时,学习钢琴也有助于幼儿的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听辨力等多方面都得到良好的锻炼和提高,潜移默化地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深情,对他们的智力启蒙、身心健康、性格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