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古筝 > 古筝百科 >

评析【秦筝文谱】与陕西筝派

更新时间:2016-04-04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网

  三  脚踏实地的领军人物——周延甲

  观看60周年国庆阅兵式,会令每个华夏子孙自豪、振奋,因为我们看到的是祖国的威严、壮大,一个古老民族的复兴和崛起。秦筝艺术,作为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遗存,她的复兴,也应当说是我们民族复兴事业的一个部分,虽然是涓涓细滴,但滔滔洪流,也正是由涓涓细滴汇聚而成。

  两卷《秦筝文谱》,是一次总结,也是一次检阅,筝坛陕军方阵,正步前行,走在前方的是周延甲。作为陕西筝派的领军人物周延甲,他不仅倡导“秦筝归秦”,而且脚踏实地、身体力行。翻开《秦筝文谱》不论是文论或曲谱,都因为收录了他的成果,而显得更为厚重。

  “秦筝归秦”是周延甲在1957年提出来的,在本文曾引用的《古筝迷胡曲集》的前言中,他呼吁“现在是秦筝归秦的时候了”;1963年他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的讲座中,又进一步强调了这一主张。他对秦筝的历史作了深入的追踪和剖析,查勘其兴衰荣枯的轨迹;并深入调研,如《秦筝在秦——榆林古筝考察报告》了解到秦筝在民间的遗存;一方面通过对陕西地方戏曲音乐的精思深究、掌握其风神品格,并在此基础上,以迷胡、秦腔、碗碗腔等戏曲音乐为基本素材,编创了大量新筝曲,不少筝曲如:《凄凉曲》、《老龙哭海》、《道情》、《姜女泪》(又名《长城调》)、《百花引》(又名《采花》)、《剪剪花》等,不仅适合于筝独奏,而且旋律歌唱性很强,富于抒情。

  开创阶段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实践上,确定了“秦筝归秦”这一主张的不可忽视性及其广阔的艺术天地。正如周延甲在《谈“秦筝归秦”》一文中所说的:

  在弹奏实践中,深深感到:筝弹迷胡非常顺手,五声音阶弦序自然排列,很适合下行级进、上行跳进的秦声旋法,二变之音的灵活运用,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微升4和微降7的高音,加上轻重不同的颤音润饰和尾音下滑,把‘繁音激楚,热耳酸心’的秦声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真乃是实践出真知。周延甲通过实践摸索,为“秦筝归秦”趟开了一条通途。

  周延甲身先士卒,为秦筝复兴,奋力前行,实践“秦筝归秦”宿愿。收入文论卷的论文,如《秦筝在秦——榆林古筝考查报告》(与李世斌合作)、《继承和发扬秦筝流派演奏艺术传统》(获陕西省艺术科学研究成果优秀论文奖)、《谈“秦筝归秦”》、《实践、理论、流派的探索》等,读这些论文,不仅精辟、独到,而且十分厚重。

  他与李世斌等人创办并主编《秦筝》杂志。文论卷的论文原稿大都发表在该杂志上,不仅为秦筝文论提供了发表园地,也为秦筝复兴扩大了影响。

  筝坛宗师曹正生前说,“具有西秦风格的‘秦声’,使两千多年的逸响新声,不但恢复了它的历史盛名,而且是奇葩吐艳,大放异彩。”周延甲在筝界的影响,还在于他是一个、多产的、极富地域音乐特色的筝曲作家。他的多首筝曲,如《秦桑曲》《姜女泪》等,风行于筝坛,成为各个流派筝家的保留曲目,也成为学筝者必弹的考级曲目。他创作并演奏的盒带、光盘:《姜女泪》、《绣金匾》、《凄凉曲》、《秦桑曲》(此曲获中央电视台“山城杯”作品一等奖)等,流行海内外。

  他曾赴香港参加演出“秦乡行”、“中港台筝乐大师演奏会”、“秦声粤调音乐会”、“秦土情筝乐演奏会”;赴韩国、新加坡演奏陕西流派筝乐。报界评论称“曲调特点鲜明,风格突出、就是秦筝乐派”。1999年,《周延甲筝曲选》(周望编)出版发行;2001年,他参与录制《中国筝曲.陕西篇》CD盘;2002年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古筝流派名家音乐会”。

  他培养学生200余人(获国家级奖9人,省级名次奖20人)。1982年获“陕西省劳动模范荣誉纪念证”,1994年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证书。多次被聘任全国古筝学术会议委员和大赛评委。

  2009年10月30日晚,在西安人民剧院隆重举行了《秦筝文谱》首发式暨“周延甲作品音乐会”。这是筝坛一次聚足了人气的盛会,展示和彰显了秦地筝人这些年来取得的的成果和业绩,这是秦筝复兴之路上浇铸的一座丰碑,是古树上开出的灿烂新花。周延甲的弟子们,已接过他手上的接力棒,准备新一轮的冲剌。周延甲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依然在默默地耕耘,为古筝事业,奉献他的余生。

  四  流派要在创新中继承

  陕西流派的振兴,有其历史原因,那就是依附于传统的秦声。而使秦声振兴的正是周延甲等人一系列的所作所为,即“秦筝归秦”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使古老的秦筝开出了新花——当代陕西筝派。由于这个流派的韵律、格调、技法的独特,在继承中创新,富于时代气息,所以陕西筝曲能受到观众的广泛欢迎,陕西筝派能以独具的特色立足于全国各大筝艺流派之林。

  不过,显赫、辉煌的历史和已经取得的成果,只能说明过去。这不仅对陕西筝派,对任何筝艺流派都亦然。我在论述浙派筝的历史和传统的一篇长文的结束语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一个濒临湮灭的筝派(指浙江筝),由于偶然的历史机遇,得以进入上海,在具有开放性、前瞻性的文化氛围里,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和60、70年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另外各大筝派也开始关注浙派筝 、学习浙派筝。浙派筝的演奏技法、浙派筝的传统曲目和新创曲目,得以广泛地传习和传播。但艺术的发展如一条流动的长河,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大筝派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加,相互交融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保持自己筝派的特色和优势?浙江筝亦将面临新的历史进程新的挑战。

  陕西筝派与浙派筝其发展轨迹不尽相仿,但面临的状况与浙江筝不乏有共同之处:一是全国各大筝派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加,相互交融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保持自己筝派的特色和优势?二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不光是筝派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加,相互交融趋势越来越明显;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加,相互交融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我们面对的将是新的审美视野和新的审美需求。

  时代在前进,筝艺流派也要与时俱进。在当代,古筝的功能不再是伴奏乐器,而成为以独奏为主的乐器,而独奏曲目要有完整的曲式结构和美学要求。传统曲目基础上改编的作品要有新意,同时更需要有反映当代新生活、新风貌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创曲目和协奏、交响这样一些从西方音乐引入的体裁与表演形式。

  我们将面临新的历史进程的新挑战。

  不能仅仅做古老艺术遗存的守望者,流派要在创新中继承。

  复兴是一种高层次上的回归,是继承更是开拓和进取。

  路漫漫其修远兮!

  注 释:

  ⑴、⑵、⑹ 焦文彬。《纵论“秦筝归秦”及其实践》,原载《秦筝》1993年 第2期。秦筝文谱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10月第一版。

  ⑶  盛 秧。浙派古筝[M].西泠印社出版社,2003。

  ⑷  周延甲 主编。 秦筝文谱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10月第一版。

  ⑸  周延甲。 《谈“秦筝归秦”》 原载《秦筝》1992年第2期。秦筝文谱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年10月第一版。

本文标签

秦筝文谱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古筝曲谱1800首

[导读]你喜欢古筝吗?你会弹古筝吗?小编本篇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古筝曲谱的专题,我们收集了近二千首古筝曲谱子,希望大家喜...阅读全文

近2000个古筝曲演奏视频欣赏

[导读]小编收集近两千个古筝演奏的视频,喜爱古筝的网友不要错过,这近两千首古筝演奏歌曲的盛宴,小编为方便广大古筝爱好者欣...阅读全文

林玲古筝教学视频全集

[导读]小编和大家分享《林玲古筝教学视频》专题;林玲中国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古筝硕士研究生导师,1...阅读全文

古筝(1-10级 )考级曲示范与讲解

[导读]小编收集各古筝名师讲解的古筝考级教学视频,为方便查找1-10级各级的考点与曲目,特组建此专题,旨为帮助欲打算...阅读全文

古筝名家档案及相关简介

[导读]小编收集古今国内外古筝名家档案,组建成一个古筝名家专题,和广大古筝爱好者一起认识世界著名的古筝家资料。古筝,又名...阅读全文

150首古筝名曲mp3试听与下载

[导读]小编收集近两百个古筝演奏音频,其中有音质很不错古筝名家演奏作品,也有国内外古筝爱好者演奏作品,所有音乐可免费在线...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