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沪筝派,最早主要流行于中国江浙一带,从唐诗等史料(如白居易诗)看来,在唐代前后筝已从中原流传至浙江杭州地区,是杭州地方说唱艺术“杭滩”的伴奏乐器之一。它与其它筝派相同,皆是在地方说唱或戏曲音乐中逐渐脱离伴奏地位而形成独奏乐器的。但蜕变的过程却与前面四个筝派大大不同,浙沪筝派由于形成时间较晚,受到了大时代环境及人为的影响,成为五大流派中的后起之秀。
近、现代浙沪筝派曲目主要来源于杭滩、江南丝竹及《弦索十三套》等。除了杭滩伴奏音乐的古筝化外,另有在演出前杭滩艺人为求“和音”,检查各自乐器音准,而“和”在一起的活手曲目,性质如同河南筝派的板头曲,如:《八板》、《十三板》;或是为了调节现场气氛、候客等演奏的《四合如意》、《三六》、《行街》等杭帮丝竹(后与江苏、上海等地的其它丝竹统称江南丝竹)、部分曲目板数上已突破传统六十八板的限制,内容也不同于其它流派的单一乐思而发展成具多段内容的曲目。虽然有特定的曲目,但由于流传地区较小,成为“筝派”的条件也尚嫌不足。
但因时空的因缘际会,在928年在杭州金衙庄创办国乐研究社中有一位票友王巽之先生,因其文化及音乐素养之故,于1956年后应聘于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上海音乐学院前身)民乐系,将原来流传于杭州地区的筝曲带入了上海音乐界,并开始系统整理筝曲,如:《三十三板》、《四合如意》、《将军令》、《月儿高》、《小霓裳》等由江南丝竹、《弦索十三套》移稙改编的乐曲,为浙沪筝派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王巽之先生将移植改编的乐曲,教授给音乐学院里的学生,在他不古板、勇于吸收创新的教学态度中,王巽之及学生们(项斯华、范上娥、孙文妍、王昌元、张燕等)在浙沪筝派的技法基础上,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乐曲,如:《林冲夜奔》、《战台风》、《洞庭新歌》、《浏阳河》、《草原英雄小姐妹》、《东海渔歌》、《银河碧波》、《雪山春晓》、《幸福渠水到俺村》等。与前面所述筝派不同之处在于:浙沪筝派的创作曲目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色彩并以当时流行甚至是新编曲调来进行创作,别于其它筝派多取材自当地说唱戏曲音乐来进行创编,因而形成多样的风格。浙沪筝派虽形成较晚,但却由于自身的民间音乐语汇及大胆创新,吸收了中外乐器演奏特点予以筝化,浙沪筝派的技法也多为目前许多创作乐曲所借鉴影响甚巨。可以说真正浙沪筝派形成是从王巽之先生与这批学生开始的。
[导读]小编收集近两千个古筝演奏的视频,喜爱古筝的网友不要错过,这近两千首古筝演奏歌曲的盛宴,小编为方便广大古筝爱好者欣...阅读全文
[导读]小编和大家分享《林玲古筝教学视频》专题;林玲中国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古筝硕士研究生导师,1...阅读全文
[导读]小编收集各古筝名师讲解的古筝考级教学视频,为方便查找1-10级各级的考点与曲目,特组建此专题,旨为帮助欲打算...阅读全文
[导读]小编收集古今国内外古筝名家档案,组建成一个古筝名家专题,和广大古筝爱好者一起认识世界著名的古筝家资料。古筝,又名...阅读全文
[导读]小编收集近两百个古筝演奏音频,其中有音质很不错古筝名家演奏作品,也有国内外古筝爱好者演奏作品,所有音乐可免费在线...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