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小学生学习乐器的热潮势头不减。学琴的孩子多了,怎样引导他们掌握乐器,理解乐曲和体现演奏表情,是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真思考、研究和实践的紧迫工作。本文想就此谈谈学生演奏表情方面的一些问题。
一、明确什么是演奏的表情?
简单地说,学生演奏乐器时,用琴声向观众传递乐曲的情绪,根据需要有时还结合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更生动地表现这个情绪。而现在学生在演奏时的表情往往与乐曲情感不符,比较突出的现象有:
1、“独奏”的学生走上舞台,从演奏一开始左右摇摆身体,一直摇到曲终方止,让人看了既吃力,又不舒服。
2、担任“齐奏”节目的学生目光呆滞,毫无表情,或一律强颜欢笑,从开始笑到结束。
3、问学生:“你拉的曲子是表现什么的?”答:“我也不知道,老师没有说过。”
这些现象很普遍,在任何演出中都可以略见一二,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表情未能受到正确指导。正确的“表情”应该是富有感染力的表情,它将乐曲的内容通过艺术加工,更形象、生动地传递给观众,以达到发人深思、催人情动的实际效果,并具有育人作用。
二、了解音乐的特性
1、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
音乐是一种抽象的,既看不见,也摸不到的听觉艺术。是靠乐音,有时也包括噪音来表现的;主要是靠人的耳朵(听觉)来辨别声音的各种变化而产生一种联想,并从中体会到一种美感。例如:当我们听到刘三姐唱的“山歌”时,就会自然地联想到桂林秀丽的山水,以及在漓江上刘三姐与秀才“对歌”时的情景。
2、理解音乐元素的意义
作曲家创作乐曲,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要素。通过音乐语言表达安祥或洋溢、懊悔或胜利、愤怒或喜悦的情绪,它以无数细微的差别和变化表达其中的情绪,以及许多别的情绪。例如:
(1)节拍。3/4拍的“崩、嚓、嚓,崩、嚓、嚓”音乐一响。在人们头脑里立刻会出现圆舞曲的场景。
(2)音色。用笙吹奏一段旋律,会把人的思想带进苗家的山寨。在舞台上用两把二胡进行重奏表演,如同一对小姐妹在表演二重唱。
3、演奏的模拟法
在乐器演奏中,采用模拟的手法表现各种流派的唱腔以及鸟兽鸣叫等,是表现乐曲内容和情绪的一种重要手段。
(1)利用弓法、指法和力度变化模拟
顾伯年先生演奏的单弦,极似人声,他利用不同的弓法、指法和力度的变化能逼真地模拟戏曲中各种人物的唱腔、对话、道白、痛哭、笑声等,还能模拟一些禽兽的鸣叫,以及锣鼓等打击乐器的音响效果,其艺术功力具有很深造诣。
(2)用软弓京胡模拟
王瑞峰的软弓京胡,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推、拉、勾、压、撑、颤等演奏技巧。他钻研出了用小指颤抖外弦,可发出犹如琵琶演奏的声音,又有竹笛打音那样的清晰明亮,擅长于表达抒情、优美华丽的旋律,特别是模仿鸟叫、蝉鸣,声音逼真动听;用大拇指、中指捏住弓毛,加上无名指向里勾,可发出类似唢呐的嘹亮音响。他在左手按弦时加上铜指套,使出音柔美,声音饱满结实,其软弓京胡极富表现力。
(3)用打击乐器模拟
安志顺创作的打击乐合奏曲《鸭子拌嘴》发挥民间打击乐器的性能,运用各种打击乐器的不同敲击方法,以及音色、音量和力度变化对比,生动地描绘了鸭子拌嘴的情景。乐曲一开始,由钹独奏以模拟鸭子引颈鸣叫,刹时把听众引到可爱的鸭群中间。接着,由两个不同音高的木鱼和云锣敲打轻快而均匀的节奏,那“各的各的”的诙谐木鱼声和“叮咚”作响的清脆云锣声,勾勒出一副鸭子蹒跚而行的画面。乐曲中各种打击乐器的交相奏鸣,大小钹的对奏,生动地描绘了鸭子浮游水中,相互追逐嬉戏,不时发出“嘎嗄”的欢呼声的情态。打击乐的模拟表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演奏的肢体语言
人的身体可以用各种动作或姿态来表达自己对周围人或事物的思想感情,因此,人们就把这种动作看作一种语言——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舞蹈、哑剧、话剧、戏曲等艺术种类中极其重要的表演手段。对乐器演奏来说,在独奏、齐奏、小合奏等形式中,运用肢体语言来加强和突出乐曲的表现,能起到传神、感人的作用。
(1)捉蝉情节妙趣横生
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将口技《捉蝉》一段情节结合进来,使作品妙趣横生。树干上有一只蝉在大声鸣叫(唢呐模仿),悄悄走上前去,猛一拍抓在手中,蝉一开始还拼命挣扎,渐渐地没有声音了,用手轻轻地敲打它,它也不动,慢慢松开手想看个究竟,蝉是否死了?突然,蝉掀起翅膀飞向天空,一下就逃得无影无踪(唢呐模拟蝉逃跑声),观众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2)赛马情景栩栩如生
二胡齐奏《赛马》,由十几名演奏员身穿统一蒙古族服装,坐成一长排,在木鱼、铃鼓的敲击声中,所有二胡的弓法、指法突出一个齐字,她们一齐仰头、一齐侧身、一齐举手、一齐跺脚,做得那么神气、优美,犹如矫健的骑手。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就象无数骏马在草原上你追我赶,剧烈奔跑,将热烈欢腾的赛马情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3)用手指敲击表现马车远去
琵琶独奏《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在乐曲的结尾处,运用右手三个手指在琵琶面板上敲击……节奏表现马蹄奔跑声;演奏员随着由响变轻的马蹄声,眼睛从舞台的左面慢慢移向右面,并向远眺望,好似一辆满载货物的马车在公路上越跑越远,最后消逝在远方。
三、教琴勿忘教表情
1、掌握正确表情的基本方法
学生初学琴时,教师往往对他们的姿势(坐势、手势)、音准都能严格把关,认真指导,尤其对重要的演奏技法更是深入浅出地耐心讲解。而有些教师却把“表情”的要求给忽视了,这是不应该的。
教学生弹琴时,就要想到情绪。琴声弹得响些或轻些,可以假设,响是表示一个人在大声说话,轻是表示一个人小声说话,还可以同时启发他们,当一个人开心时面孔应该怎样笑?和朋友说悄悄话怕别人听到又怎么表现?这时把力度的几种表现和标记告诉他们,并让他们认识、记住。在下一节课,选择一首《摇篮曲》教他们演奏时,学生会看着谱上的标记,脸上现出温柔、甜美的笑容,琴声也变得轻柔而优美。随着教学进度,再把速度、节奏、节拍、旋律等元素在音乐表现中的意义进行讲解、示范、演练。学生掌握了上述知识就能主动发挥潜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演奏的表现力。
2、台风自然大方,富有美感
已故的刘明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板胡演奏家、民族弓弦乐器表演艺术家。他具有全面娴熟的技巧和扎实的基本功,演奏讲究音质和音色的美。他认为“音乐是美的艺术,发音美才能加深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掌握精良的技巧,是为了奏出美妙动听的声音来”。刘先生的演出台风,自然大方,富有美感。他反对那种脱离内容而一味追求外在动作的浮华表演,也反对在舞台上呆板、毫无生气地演奏。
3、形体、表情和气息都表现出和谐的韵律
“乐曲惊四坐,演奏动人心”。一场古筝独奏音乐会,充分展示了演奏家朱小萌娴熟的技巧、可贵的激情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她在演奏时善于开掘乐曲的内涵,并把它展现得相当完美,因而极富艺术感染力。她不只是用手拨动琴弦,而是整个形体、表情和气息都表现出和谐的韵律。筝协奏曲《感天动地窦娥冤》,是一首戏剧性强、感情激越的民乐曲。朱小萌演奏时,运用了大幅度摇指、揉滑手法,声腔模拟更是如泣如诉,声声幽咽催人泪下。她用类似“紧打慢唱”的手法,渲染风雪交加、窦娥至死不屈的反抗精神。这一曲目把整台音乐会推向了高潮。
4、倾心演奏,行腔转韵,惟妙惟肖
二胡演奏家闵惠芬演奏的大型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长达半个多小时,倾心的演奏,使人如见她屹立在巍巍的长城,将中华民族数千年悲壮历史的这一象征,一览无遗地展现在听众面前。一曲演毕,雷鸣般的掌声竟使这位名家无法退场。她又演奏了一首京剧《珠帘寨》,巧妙地用二胡模拟人声唱腔,把西皮的行腔转韵,拉得惟妙惟肖,令听众大开“耳”界,叫好声又排山倒海地涌出。
5、音乐从心中流淌出来
琵琶演奏家吴玉霞演奏的《霸王卸甲》,以鲜明的结构感及主体情感的注入而令人叹服,使久已熟悉的乐曲充满了新意。演奏古典乐曲历来采取两种态度,一是着意于固有风貌的再现,比较客观冷静;一是注重自我,长于表达个人的理解与感受,较为主观热情。前者发人深思,后者催人情动。吴玉霞取了第二种做法,她在演奏中,首先将对乐曲的理解化为个人感受,然后通过细腻的演奏把这种自我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因此,使人感到清新,富于个性。吴玉霞具有敏锐的音乐感受力,手指在琵琶上轮、绞、扫、拂,音乐却是从心中流淌出来,她演奏的《霸王卸甲》声情并茂,催人泪下,深深打动了听众的心。
综上所述,笔者不揣冒昧谈了一些关于“表情”的含义、经验和学习方法,意图使学琴的学生能够以表情为出发点和归宿用心学习,认真钻研,刻苦练琴;也求教于同行,以期通过共同努力,让鲜艳夺目的艺术花朵盛开在中小学生的舞台上。
(本文作者为普陀区青少年中心琵琶高级教师)
[导读]小编收集近两千个古筝演奏的视频,喜爱古筝的网友不要错过,这近两千首古筝演奏歌曲的盛宴,小编为方便广大古筝爱好者欣...阅读全文
[导读]小编和大家分享《林玲古筝教学视频》专题;林玲中国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古筝硕士研究生导师,1...阅读全文
[导读]小编收集各古筝名师讲解的古筝考级教学视频,为方便查找1-10级各级的考点与曲目,特组建此专题,旨为帮助欲打算...阅读全文
[导读]小编收集古今国内外古筝名家档案,组建成一个古筝名家专题,和广大古筝爱好者一起认识世界著名的古筝家资料。古筝,又名...阅读全文
[导读]小编收集近两百个古筝演奏音频,其中有音质很不错古筝名家演奏作品,也有国内外古筝爱好者演奏作品,所有音乐可免费在线...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