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母语”。山西民歌是中国民歌最耀眼璀璨的一页。据统计,目前已经收集整理的山西民歌达两万余首,居全国之首。这是我们建设文化强省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更是艺术创作生产的“富矿”。
放眼当今舞台,民歌从音乐到唱法都逐渐趋同,要么是缠绵甜腻的情歌,要么是怒吼着的“原生态”。全民娱乐化,把民歌唱得不成其为民歌,甚至以讹传讹、哗众取宠,滑向低俗。
在这种情况下,两万首山西民歌向何处去?我们如何传承发展,使其插上灵动的翅膀,焕发出时代的风采?这是山西必破之题。
3月18日至23日,我省历时半年精心打造的《歌从黄河来——山西经典民歌交响音乐会》在山西大剧院连续演出6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民歌余音绕梁,观众如醉如痴,还吸引来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团长屈塬等业内知名人士。借此契机,记者日前对话赵季平等全国音乐界知名人士及我省演艺界人士,请他们阐述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对经过漫长历史洗礼、无数先祖口传心授的民歌,我们应秉持敬畏之心
记者:不知从何时起,民歌从音乐到唱法都逐渐趋同,要么就是缠绵甜腻的情歌,要么就是怒吼着的所谓“原生态”,如果不看电视画面,可能都听不出歌者是谁。民歌最本质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产生于田间地头,经过漫长历史洗礼,无数先祖口传心授的民歌应秉持怎样的态度?
赵季平:当前音乐界确实存在泛娱乐化的现象,即全民娱乐化,把民歌唱得不成其为民歌,甚至以讹传讹、哗众取宠,滑向低俗,这些都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极不自信的表现。民歌是口传心授留下来的老祖宗的东西,民歌是动态的,是农耕产物,但是在新形势下我们要保住它,就要赋予它新的东西。朴实无华是中国民歌最本质的特点体现,这种朴实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状态中有所缺失,更多地倾向外包装,甚至过度的外包装把实质的东西慢慢丢失了,所以我在本届人大上讲道,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我们要有文化的安全感,否则我们民族的东西都会慢慢被侵蚀。对文化安全最有力的维护是传承和创新,而传承和创新的前提是我们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产生于田间地头,经过漫长历史洗礼,无数先祖口传心授的民歌我们应秉持敬畏之心。敬畏才能避免随意而为甚至走向低俗。我在为《乔家大院》写歌的时候,三下山西,从晋南走到晋中,然后从晋中转到黄河边上的河曲,每次下去都不是蜻蜓点水,时间比较长,听了大量的山西民歌。我到河曲,就是蹲在乡下,看民间艺人演出。当时听的时候,觉得他们的演奏条件非常简陋,没有什么道具,就一把二股弦,一把晋胡,一个老汉在唱,但是透过他的演唱,你能感受到他对民族音乐的投入和挚爱。到了忻州,我听当地的吹奏乐,他们的唢呐演奏非常精彩,和我一起下去采风的作曲家景建树比我年龄还大两岁,竟然听得哭起来了。山西民间艺人演唱演奏的那种投入,那种音乐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大家。采风回来以后,我脑子里就会情不自禁地流淌出这些旋律。
继承就是要在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创新就是艺术创作要与时代同行
记者:专程从陕西赶来观看山西全新创作演出的 《歌从黄河来——山西经典民歌交响音乐会》,结合这台民歌,您认为今天我们该怎样创新?
屈塬:我就是比屈原多了一点“土”,因为黄土高原是我的家乡,我生长在与山西一河之隔的陕西。我对山西有着一份无法割舍的情感。我总在思考,如果能把山西和陕西这样两个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一河之隔的文化结成一个整体的话,那将是怎样的一种文化发展繁荣的盛况。秦晋之好,文化的同根同脉同源,是交流上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歌从黄河来——山西经典民歌交响音乐会》将山西民歌用交响乐和合唱这种方式在舞台呈现,有个性,有特色,非常新颖,这样的表现形式我还是第一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