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庐剧:传承中跟上时代脚步

更新时间:2013-04-17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spring

  东至县、界首市、全椒县……在合肥市文化馆黄梅艺术团的演出记录本上,记录着该艺术团庐剧演出到过的地方。艺术团走过的足迹,是庐剧在民间深受观众喜爱的有力证明。

  市黄梅艺术团为什么不专一唱黄梅戏,反而唱起了庐剧呢?面对这样的疑问,市黄梅艺术团团长阚敏解释说,他们在基层唱戏过程中,发现许多听众喜欢听庐剧。“许多时候,唱什么需要根据观众的需求而定。”

  庐剧原名“倒七戏”,是我省主要的地方声腔剧种之一,在合肥流传广泛,深受群众喜爱。庐剧的传统剧目分本戏、折戏和花腔小戏几种。较有影响的庐剧剧目包括《彩楼配》、《药茶记》等。2006年,庐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合肥,目前庐剧有黄冰、丁玉兰、孙帮栋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庐剧的现状 观众爱听经典段子

  记者采访时,阚敏正在与团员们一起排庐剧。阚敏介绍说,最早她只是一名戏曲爱好者,20岁左右慢慢地就走上了戏曲这条路。“开始我只会唱黄梅戏,但在基层演出过程中,发现许多人喜欢庐剧。”为此,2007年她开始学唱庐剧。“唱黄梅戏习惯了,刚开始学唱庐剧时,感觉非常不适应。”但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阚敏还是坚持了下来。

  市黄梅艺术团很少在大剧院演出,一般都是应邀到基层演出。阚敏说,现在的观众喜欢原汁原味的庐剧,尤其是喜欢像《秦香莲》、《包公》等经典段子。如果唱一些改编的新段子,观众反而不爱听。

  面对观众这样的需求,合肥第一位庐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市庐剧院原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黄冰则认为,庐剧要继承发展下去,必须在变化中多出精品,跟上年轻观众的需求。

  上世纪90年代,市庐剧院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陆续创作了大型现代庐剧《好人王科长》、《鱼水浪漫曲》等,深受观众的喜爱。根据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改编的《奇债情缘》,1990年赴京参加中国第二届艺术节演出,获得优秀演出奖。

  2004年,我市戏曲演员新编了历史剧《李清照》,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一改过去的传统模式,在舞美设计、音乐设计、演员表演及唱腔表现上,都进行了大胆创新,展现了庐剧的精华,收到很好的演出效果。黄冰认为,《李清照》这个戏,是庐剧发展的一个新尝试。

  此外,黄冰介绍说,庐剧还成功拍摄了电视剧《情仇》、舞台电视剧《双锁柜》。2010年新创作大戏《村长娘子》,获得了省“五个一”工程奖,省社科院艺术类二等奖和省第九届艺术节全部奖项。这一切的成功,都来自于“变化”,就是要让庐剧跟上时代的脚步,跟上观众口味的需要。


  庐剧的鼎盛 大街小巷不绝于耳

  作为我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庐剧原名“倒七戏”,亦称“小倒戏”、“到集戏”等。黄冰说,“倒七戏”名称的由来,老艺人解说不一,且多不可信,其真实的含义已无法考查,因其流行于安徽省的皖中地区,古皖中原属庐州管辖,故于1955年7月1日,经省政府同意,“倒七戏”正式改称庐剧。

  记者了解到,庐剧起源于皖西大别山区一带,以江淮语系为基础,吸收了山歌、秧歌、门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带花灯歌舞以及端公戏等艺术形式。如今,庐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70岁的李广远,是个地道的庐剧戏迷。“我不仅喜欢听戏,而且还能唱很多戏。”老人说,他年轻时就爱上了庐剧。那个时候文化活动少,一听说有唱戏的,跑再远也要去听。

  黄冰说,庐剧流行区的群众几乎时时与庐剧为伴,他们插秧、采茶等劳作时,手里忙着农活,嘴里唱着庐剧,为劳动助兴,调节劳动氛围,消除劳动疲劳。“四时八节”、重大节日等,都离不开庐剧助兴。

  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多庐剧艺人加入到国营剧团行列。不仅演出条件有了根本的改善,庐剧艺术的发展和剧目建设也有了质的改变。上世纪50年代初期,庐剧步入发展的鼎盛时期。黄冰说,那时大街小巷、城镇乡村,庐剧唱腔不绝于耳。1957年,丁玉兰等进京为国家领导人进行了汇报演出,受到高度赞扬。庐剧的发展,那个时候也算是最好时期。

  庐剧的发展 求变中培育年轻观众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艺术形式的增多,庐剧的受众群体也在发生变化。黄冰说,上世纪90年代后,庐剧的发展逐渐走下坡路,他的许多师兄弟也都改行做起了生意。“庐剧申遗成功后,又获得了一个新的发展机会。”黄冰介绍,目前庐剧仍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

  戏曲的发展不仅需要专业人才,还需要有懂戏、爱戏的观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阚敏说,他们在基层演出,观众以中老年人居多。对此,黄冰表示:“我们目前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千方百计地培育市场、争取观众,尤其是青年一代观众,如送戏到校园,为大学生讲解庐剧的起源和戏曲常识等。”合肥市初中教科书已有相关知识,旨在让学生们了解戏曲、了解庐剧。

  黄冰还说,庐剧的发展关键在于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好的剧本需要有优秀的演员来演绎,特别是要有拔尖的演员。如果有机会,可以尽量地让年轻人走出去,多参加一些大赛,多拿些大奖,这才能带来动力。同时,庐剧的发展与传承,要做到两条腿走路,专业剧团注重在品牌提升上下功夫,多出精品;民间剧团要起到传播的作用,培养新的观众群体。(合肥日报/刘标)

本文标签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中国音协音乐考级信息大全

【导读】乐器学习网小编关注到很多喜欢音乐的网友资讯关于音乐考级的信息,特别是乐器考级信息,今天我们创建一个中国音协考级专...阅读全文

全国最新的音乐会演出资讯

【导读】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很多家长或音乐爱好者必较关注专业的音乐会资讯,因为能够现场聆听专业的音乐会既能净化心灵激发兴...阅读全文

乐坛趣事,乐坛大事记!

小编今天和大家分享乐坛纪事专题,分享古今史外乐坛上面的大事;什么是乐坛呢,乐坛的范围很广,不仅是指流行音乐,还包括古典音...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