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根大舞台”剧场享誉全国,其连锁剧场一年演出2000多场,收入近2亿元,成为民营演艺剧场的标杆。安徽何时能诞生一家这样的演艺龙头企业?记者从省文化厅获悉,安徽的演艺剧场也曾经历繁荣,但目前全省存活的不到10家,打造安徽版“刘老根大舞台”任重道远。
民营剧场不足十家
提起演艺广场,合肥市民自然会想到琴港。最早进入合肥市场的琴港演艺广场,开头几年势头喜人,令人耳目一新的演出形式和节目,一度吸引省内各地如潮观众,并开出分店。然而琴港目前在肥只剩一家门店。
据业内人士介绍,安徽的演艺剧场自1999年起步,逐步扩大,一度火爆,仅芜湖市当年就有8家。而现在,只有省会合肥4家,铜陵、马鞍山、宣城各1家,总数不到10家。
为何在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文化消费节节高攀的形势下,演艺剧场却止步不前甚至萎缩?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介绍,有一次出去调研,当天省内一家演艺剧场仅有50人,“但也有好的,比如万盛江淮大戏院当晚上座率为686人,合肥的另一家剧场350人。 ”
徽味节目叫好又叫座
业内分析,部分演艺剧场衰败原因是,观众观赏水平提高,欣赏口味的变化。一些剧场的节目编排缺乏时代感,没有新意,渐渐失去了观众。
近日,记者感受了江淮大戏院的盛况。晚上9点~11点左右,上座率超过90%,歌舞、杂技、小品等节目形式丰富多彩,深受观众欢迎。
对此,江淮大戏院董事长徐英胜介绍,除春节7天假,万盛每天推出一台综艺节目,年接待观众25万人次。 “万盛的成功在于持续创新,不仅邀请文章、费翔、梁静茹这些明星,也引进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国外元素,同时还抓住地域文化特色,找准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的结合点。 ”
记者发现,万盛的演艺“徽味”十足,开场是时长约20分钟的《垓下战歌》,讲述项羽霸王别姬和刘邦定陶称帝的故事。“下一步江淮大戏院还将打造三部具有本土历史文化气息的舞台剧,组成《安徽风情》系列,如描绘黄山四季美景的《黄山恋歌》,反映三国时期周瑜小乔爱情的《小乔出嫁》等。 ”
学习刘老根大舞台
据了解,“刘老根”大舞台从2003年4月开业,短短几年已拓展到哈尔滨、吉林、北京等多个城市,2010年刘老根大舞台连锁剧场演出2000多场,收入近2亿元。安徽何时才能诞生这样的民营演艺企业?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处长郭宏斌介绍,湖南长沙的琴岛演艺中心、浙江杭州的金海岸演艺大舞台……纵观全国优秀民营演艺企业,其发展壮大、由本埠拓展到外埠连锁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
“做大做强安徽民营演艺业,打造品牌节目、扶持龙头企业,整合资源连锁发展也是关键所在。 ”郭宏斌说,要炼成安徽版刘老根大舞台,无论在场所硬件和节目内容,还是在商业模式和管理机制上,都需要很大的提升。 ”(安徽商报/祖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