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本杰明·布里顿100周年诞辰。即将于10月4日拉开帷幕的第16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布里顿的两部重要作品将在中国首演。布里顿曾说:“我希望我的音乐能够让人们有一点点思考”。他将《战争安魂曲》献给了四位挚友,其中1人自杀,另外3人皆死于二战。《彼得·格莱姆斯》则是一部以独特视角观察社会的歌剧,对社会的弱者充满了同情。布里顿这样解说自己的这部歌剧:“这个个体与社会斗争的主题直击我心。”
瓦格纳让人们记住了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漂泊的荷兰人》、《唐豪瑟》等恢弘的气势,威尔第让人们记住了歌剧《阿依达》、《茶花女》、《弄臣》等脍炙人口的旋律。而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让观众能够记住什么?即将于10月4日拉开帷幕的第16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本杰明·布里顿的两部重要作品将在中国首演。歌剧《彼得·格莱姆斯》和合唱与管弦乐作品《战争安魂曲》,两部作品用精彩的结构讲述着作曲家两种不同的心境,同时受到世界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战争安魂曲》
祈祷远离战争
布里顿是20世纪重要的英国作曲家,1933年在皇家音乐学院毕业后,布里顿的音乐作品开始正式出版。1937年创作《布里奇主题变奏曲》后,1939年曾赴美国,创作《小提琴协奏曲》、《安魂交响曲》,回国后定居奥尔德伯格,创建了奥尔德伯格音乐节。布里顿对于20世纪的成就主要在于歌剧与声乐套曲的创作。他的第一部作品是合唱《圣母玛利亚赞美诗》(1930年),编号为第一的成名作是《小交响曲》(1932年),而最优秀的作品是《战争安魂曲》(1961年)。
据北京国际音乐节节目总监涂松介绍:“布里顿的《战争安魂曲》是其创作的最后一部大型合唱与管弦乐作品,为在二战中被德军炸毁的考文垂圣马可大教堂的重建而作。考文垂圣马可大教堂建于14世纪,1940年11月14日被毁于战火。作为和平主义者的布里顿欣然接受邀约,为新教堂的落成创作音乐。除拉丁安魂弥撒的固定经文外,布里顿插入了9段诗人欧文抨击战争的诗。在这九首诗中,我们看到的是人类在基督教的传统中,面对战争、面对死亡、面对无理性的毁灭时,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以及人的生存意义。他将《战争安魂曲》献给了四位挚友,其中1人自杀,另外3人皆死于二战。”
1962年5月30日,《战争安魂曲》首演于考文垂圣马可大教堂,一举成功。当乐曲最后一个音符落下,观众并没有报以热烈的掌声,而是在几秒意味深长的静止后回以喝彩。也许在这之前,20世纪的音乐很少有像《战争安魂曲》这样的作品能够引起社会与公众的强烈共鸣,这也是为什么布里顿曾说:“我希望我的音乐能够让人们有一点点思考”。
在过去,中国观众对布里顿的作品了解比较少,为了让观众更深刻地感受《战争安魂曲》带来的音乐感动,北京国际音乐节也下了不少工夫,请来了世界著名指挥家夏尔·迪图瓦执棒上海交响乐团,而由伦敦之声合唱团和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春天少年合唱团担任合唱,来自俄罗斯、英国、德国的著名歌唱家担任独唱。10月5日在保利剧院,由中外音乐家联合演出的《战争安魂曲》将作为向世界再次发出的警醒,以音乐的方式表达世界人民的心声:远离战争,呼唤和平,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彼得·格莱姆斯》 对弱者充满同情
这次引进的布里顿的另一部作品是歌剧《彼得·格莱姆斯》。它所描写的主人公是一个被驱逐的人在异国他乡的遭遇:失去家园的人的矛盾——他渴望集体,却又遭到无情的拒绝。10月8日在保利剧院,这部布里顿最著名的歌剧将首次在中国演出。
在美国生活的几年里,布里顿发现了彼得·格莱姆斯这个局外人形象。这个角色之所以如此完美切合他的心意,一方面在于他能借此表达内心对家乡自然景色的怀念和依恋,另一方面,这个角色恰好能够满足当代歌剧的要求。剧中的男主角彼得·格莱姆斯是英国东海岸某小镇上的一个渔夫,性情孤独怪僻,无法与人融洽相处,只有寡居的小学女教师艾伦·奥佛德能与他相通。一次彼得被人误告杀害帮工,虽经查明被无罪释放,但镇上的人仍怀疑他是坏人。他受尽恶劣侮辱,决心要进行报复,于是一个为他工作的可怜孤儿,成了他发泄的对象和奴隶,终被折磨而死。镇民们纷纷要求处死格莱姆斯。最后他乘浓雾逃脱,驾小船出海自沉。
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余隆向北青报记者介绍说:“布里顿的歌剧《彼得·格莱姆斯》被认为是作曲家乃至英国音乐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作品深刻探讨了边缘人物、另类思维在社会中的孤立状态。彼得·格莱姆斯这个角色是复杂的,社会的黑暗以及与普世价值观的不相容都促成了他性格中的阴暗面。布里顿这样解说自己的这部歌剧:‘这个个体与社会斗争的主题直击我心。社会的险恶更加造就了个体的恶毒。’《彼得·格莱姆斯》的音乐极其注重语言的理解,尽管采用顺应时代的现代风格创作,但全剧依旧以传统形式为主。其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是由间奏曲组编而成的《四首海的间奏曲和帕萨卡利亚》,都是一些描绘大海的精致完美并常单独演奏的管弦乐小品。”
《彼得·格莱姆斯》是一部以独特视角观察社会的歌剧,对社会的弱者充满了同情。1941年,布里顿的歌剧《保罗·班扬》完成了首演。随后,布里顿与朋友彼得·皮尔斯移居美国,在阅读了克拉布的长诗《自治市》后,二人被深深感染。诗中彼得·格莱姆斯的悲惨命运引发了布里顿的创作冲动。1942年,布里顿回到英国后邀请蒙太古为《彼得·格莱姆斯》撰写脚本。1945年,伦敦萨德勒·维尔剧院的经理琼·克罗斯以《彼得·格莱姆斯》作为剧院重张开业的首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票房曾一度超过《蝴蝶夫人》和《波西米亚人》。而今天在保利剧院,人们将要看到的是由英国著名指挥家邓肯·沃德带领一批英国一流歌唱家与杭州爱乐乐团联袂奉献的这部歌剧海洋中的重要文献。北京国际音乐节在曾经不断引进西方歌剧名作《塞魅丽》、《狄朵与埃涅阿斯》、《玫瑰骑士》等后,又一次为北京观众打开接触西方歌剧名作的一扇窗,让北京观众了解《彼得·格莱姆斯》这部世界歌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英国歌剧名作。( 文/本报记者 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