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属于瓦格纳,属于威尔第,属于布里顿,也属于斯特拉文斯基骚动的《春之祭》。在今年中芭、国交分别献上了这部百岁杰作的芭蕾和3D版后,上周五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出了纯器乐版。没有舞蹈和视效的帮衬,没有乐池的掩护,27岁的指挥家焦阳和同他一样年轻的乐手们明白,想要征服观众只能凭借靠谱的演奏了。
然而年轻人的表现出人意料,尽管瑕疵不少,甚至不乏低级失误,但至少焦阳和他的乐队最大限度地展现了《春之祭》凌厉和充满动感的一面,并且没有以大面积牺牲细密的声音为代价。
巴松引领的“引子”缓慢迷人,乐团的木管纹理清晰可辨。著名的“春之征兆”中,焦阳和乐队走出了较为轻盈迅捷的步伐,并强化了与引子在速度上的对比,直到最后的狂欢部分才出现了片刻的忙乱。随后的“轮舞”和“部落仪式”是乐队上半段表现最出色的部分。源源不断的推进力,使斯特拉文斯基所制造的狂乱效果和鬼魅气氛应有尽有,并在“大地之舞”中直奔顶点。
下半段“引子”和“少女圈舞”在丝丝入扣和充满光感的演奏中进行,随着“中选者”的脱颖而出,繁难的节奏和无尽的节拍变化开始无情肆虐年轻的指挥家和乐团,但迷宫和数列游戏一般复杂的节奏没有难倒他们。在经受了十足考验后,乐团勇敢地趟过了作曲家设下的最后一道陷阱——“祭献舞”。
焦阳的名字虽令人陌生,但他对《春之祭》的熟稔程度却让人印象深刻,而大剧院乐团则全然不像首次触碰这部“鬼门关”式的作品,年轻的乐手们证明了自己是国内同龄乐队演奏家中的佼佼者。 (京华时报/许渌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