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茶马古道”少数民族音乐惊艳北京国际音乐节

更新时间:2014-10-19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网

  当北京的著名“潮地”三里屯里飘出有如天籁般的民歌和声,彷如一股清泉渗入都市人心中。

  17日下午3点及晚上7点半上演的“漫步茶马古道”,撷取了云南八个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民歌手演唱的20多首民歌和乐曲,而这些歌手来自大山里、河流旁、来自田间乡村,他们的歌声带着浓郁泥土芬芳。这也是北京国际音乐剧首次引入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项目,让“中国概念”的外延进一步扩大。

  音乐会中的傈僳族传统歌曲以“摆时”“优叶”“木刮”三大调为代表,并于1985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剑川白族调,通常是男女对唱一唱一和,曾摘取白曲对歌擂台赛歌王、歌后桂冠的最佳搭档李宝妹和姜中德浪漫开唱。歌手肖依门是沧源佤族自治县有名的原生态歌手,《欧得柄》、《栽秧调》、《薅秧歌》《贺新房调》、《考班格》、《毕嘛空》、《孤儿调》等几十种佤族传统民歌信手拈来。

  来自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一群布朗族村民,自幼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他们于2006年自发组合在一起,起名三弦队。而来自怒江州泸水县的民族民间艺术团,团员皆为本村村民,团长何贵志从事民歌演唱50多年,是省级民间艺人,擅长民族乐器弹唱。音乐会中亮相的彝族“打歌“是彝族男女在结婚时跳的一种舞蹈,有芦笙、笛子、三弦伴奏,边跳边唱,所有演员均来自南涧彝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工作队。

  音乐会导演和总策划侯都都2009年起开始采集中国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身为职业音乐人的他在一次又一次的行走和回味中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原生态音乐的魅力,其实也是音乐本身最重要的功能——“情感的表达”。“这些民歌来自生活,很多都是生活、劳动、恋爱的场景再现,具有朴实无华的情感,又有丰富的音乐性,天然的和声与调性让人不得不佩服我们的劳动人民创造出如此优秀的音乐文化。”

  北京国际音乐剧艺术总监余隆表示,对于很多原生态音乐而言,当前最大的困境就是在的现代化生存环境中面临着失传甚至消亡的危险。然而古老的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作为中华音乐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保护其不在现代的潮流中被淹没,是每一个音乐工作者身上重要的责任。北京国际音乐节今后将为更多的包括少数民族音乐在内的所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走向世界,保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播中国文化搭建优秀平台。

本文标签

茶马古道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中国音协音乐考级信息大全

【导读】乐器学习网小编关注到很多喜欢音乐的网友资讯关于音乐考级的信息,特别是乐器考级信息,今天我们创建一个中国音协考级专...阅读全文

全国最新的音乐会演出资讯

【导读】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很多家长或音乐爱好者必较关注专业的音乐会资讯,因为能够现场聆听专业的音乐会既能净化心灵激发兴...阅读全文

乐坛趣事,乐坛大事记!

小编今天和大家分享乐坛纪事专题,分享古今史外乐坛上面的大事;什么是乐坛呢,乐坛的范围很广,不仅是指流行音乐,还包括古典音...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