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史诗话剧《丝路天歌》开启全国巡演序幕
大型史诗话剧《丝路天歌》是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举全区之力,由宁夏演艺集团创排完成的一部力作,也是宁夏话剧舞台30年来打造的首部大型史诗话剧。经过不断打磨提升,2015年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今年9月、11月、12月初先后亮相中国国家话剧院、内蒙古呼和浩特乌兰恰特大剧院、包头大剧院。11月28日起,《丝路天歌》开始从西北走向全国,让全国观众更好地了解宁夏。
戏里戏外体现民族团结力量
11月29日20时,话剧《丝路天歌》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乌兰恰特大剧院拉开全国巡演序幕。大幕开启,立体图画扑面而来。舞台上,不同民族的人在茫茫戈壁艰难行进。这群人中,有汉族书生、党项羌人、吐蕃人、波斯人,还有突厥汉人混血的姑娘。他们穿越沙漠,经过古堡,通过边城,翻越雪山,越过黄河,最后进入富饶的银川平原,来到向往的灵州。最初,这些人之间都有戒备、隔阂,甚至敌意和仇恨,一路上的坎坷磨难让他们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最终成为生死与共的挚友,进而同心协力谱写民族团结、繁荣兴盛的美好乐章。
《丝路天歌》创作史实依据是,唐贞观二十年,李世民亲临位于今宁夏吴忠、灵武境内的灵州,与西北各族首领结盟。此后,各民族在西北地区共同创造了一段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佳话。话剧以诗化的风格、丰富的艺术形式,讲述了唐贞观年间丝绸之路上一段动人的故事。从戏里到戏外,体现着民族团结的力量。编剧李宝群创作《丝路天歌》,就是希望通过贞观盛世中小人物的生活,来表现人类对民族团结、美好家园的渴望。
当晚,呼和浩特降雪,当地观众还是冒着严寒纷纷赶来,乌兰洽特大剧院内坐得满满当当,掌声不断。“30年来,宁夏话剧舞台上缺乏一部大型的、高水平的史诗话剧,这是第一次,也是第一部。”《丝路天歌》助理导演张风伦在剧院边忙碌边介绍,“宁夏是民族地区,又是全国民族团结先进省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对此非常重视,需要创作出一部主题为民族大团结的话剧。”
用小人物来讲大时代
《丝路天歌》于2013年启动创排事宜。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多次召开研讨会,组织各方面专家研讨;聘请国内优秀艺术人才加入,总政话剧团一级编剧李宝群、国家话剧院著名导演吴晓江分别出任编剧和导演。宁夏演艺集团精心组织、筹划,组成由优秀演职人员担纲的最强阵容:从歌舞剧院选出优秀舞蹈演员,从话剧团选出优秀话剧角色,又从宁夏大剧院挑出一部分技术人才。整场演出,除男一号为北京优秀人才尉迟少男外,其他均为本土演员。
该剧从前期策划、筹备、修改到演出历时近两年。主创人员多次来宁,组织西夏学专家、历史专家等共同研究探讨交流,并前往水洞沟等多处历史遗迹采风。从接到创编任务那天起,李宝群与主创人员多次深入西夏王陵、盐池县等地采风,并到多个博物馆寻找历史元素载体。为还原各族人民生活细节,还翻阅大量史书典籍,以保证细节真实准确。
剧中,吐蕃人渴望学习中原优秀文化;党项羌人的老首领,因世代生活的家园被破坏,带着族人沿途寻找新的家园;喜欢猎奇的波斯人想去长安经商……编剧李宝群希望用小人物来讲述大时代。他的创作理念就是以唐太宗灵州会盟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这些小人物的命运,呈现唐朝与西北少数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历史画面。唐文化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包容性,通过深挖那个时代人物的情感,用艺术的方式来反映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更容易让作品与观众产生共鸣。通过故事情节来表现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民族进步,它更像一部公路电影似的话剧,而非普通的宣传品。
经七易其稿,主创人员及百余名演职人员努力排演,最终为观众呈现了一台具有重要当代价值的史诗话剧。
百名演员痛苦磨炼乐享其中
“《丝路天歌》舞台设计呈现几大亮点,有的在国内是首创。”张风伦指着舞台上的实景一一介绍,“一般舞台都是平面的,而在这部剧中,舞台呈倾斜状,上面有戈壁、沙漠,立体化将生活特定的民族形象展示出来,凸现丝绸之路上西域原始的地形、风貌,给人以荒凉和悲壮的感觉。剧中还展示立体贺兰山岩画,这在宁夏所有舞台上是没有过的,在全国也是首创。”
由于该剧信息量大、历史跨度长,再加上舞台呈倾斜状、凹凸不平,厚重的服饰上佩戴着真刀、真剑等,演员们刚开始很不习惯,从排练的那天起就经历着痛苦磨炼,但却乐享其中。张风伦透露,演员们穿着西域特色的服饰,厚重、不方便、不舒服,而且要佩戴水壶、刀、剑等。剧中老者身上的配饰重达15公斤,一般演员的配饰也近10公斤。服饰上的皮货也都是真的。舞台上,演员们真刀真剑地打斗,观众听到“咔、咔咔”的声音很过瘾,但演员们的手随时都会刮伤,腿部被重器碰得青一块、紫一块。刚排练时,为了让演员们尽快熟悉历史、掌握台词,还请来专家讲课,让大家熟读资料,塑造好自己的角色。因为斜舞台站不稳,从第一天排练起,就将排练场地也设置成斜的,让演员们慢慢适应。摔倒、崴脚、伤手……对演员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创排过程充满艰辛,但却收获颇多。
《丝路天歌》首演时120人的队伍,每次出外演出,需要3辆卡车、两辆大轿车,支出困难。现在,由话剧舞美人员临时出演群众,演职人员精减到100人。
宁夏话剧第一次走出去
今年9月5日,《丝路天歌》代表我区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亮相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舞台,宁夏话剧第一次走出去,观众的热情和掌声证明了宁夏付出的努力。
专家座谈会上,与会者认为,该剧立意好、题材新,是一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具有艺术创新性的好作品。题材选择方面,该剧具有较强时代感、历史感和当下性,以诗化的方式表达多民族和谐发展、迎接自然挑战,最终相互交融、共同繁荣进步的历史进程,表达出博大的民族胸怀;舞台呈现方面,将话剧、歌舞、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融为一体,借助多媒体、灯光、音响等丰富的舞台表现手段,展现西域丝绸之路的民族风韵、地域风貌和风土人情,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听震撼和心灵启迪,也进一步凸显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
《丝路天歌》2015年2月在银首演,先后在全区五市、北京、内蒙古等地演出50多场,每场都博得观众赞誉。11月28日起,《丝路天歌》开始全国巡演。宁夏演艺集团总经理范晋国表示,这部戏主要讲的是民族团结,想通过全国巡演,将宁夏优秀的舞台作品呈现出来,让全国人民都能看到,让更多观众了解宁夏的文化水平,宣传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