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音乐人谈民族音乐发展:母语是最美的旋律

更新时间:2017-03-17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网

  音乐人谈民族音乐发展:母语是最美的旋律

  2012年做《山泉》这张专辑时,我在歌里加入了很多不同的民族乐器,比如苏格兰风笛、马头琴等。没想到这些乐器融合起来很有意思,很多人喜欢。于是,我萌生出一个想法,为什么不把我们国家少数民族的音乐都拿来翻唱一遍呢?紧接着我就做了《织谣》这张专辑,收录了11首用不同少数民族语言演唱的民歌。用他们本民族的语言、现代的编曲、多民族乐器的融合,把这些民族音乐编织到一块儿。

  少数民族的色彩是特别丰富的、冲撞的。越是冲撞的融合,越有不一样的魅力。音乐上也如此。我特别喜欢这种冲撞的美。像我的乐队里有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还有波兰裔的美国人、加拿大人、爱尔兰人。这种融合与冲撞会给人带来多元的美感、丰富的质感。

  单就每个民族的音乐来讲,又是具有自己强烈特色的。主要表现在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的律动性。这种律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语言。其实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旋律和节奏。所以,民族音乐最好要用母语来诠释和演绎。我记得去年在美国,发现电视上在播《甄嬛传》。他们把电视剧主题曲由汉语改成了英文,听起来完全没有汉语的意境和韵味。

  汉语的歌谣就要用汉语来唱,蒙古族的民歌如果用其他语言来唱,就会少一些味道。有些人担心用母语演唱,接受度、传播度差。这不是我考虑的。我考虑最多的是什么才是最好的音乐?好的音乐会抓住你的心。语言只是其中的一种旋律,一种节奏感。它并不需要你懂和理解,如果你非常想理解歌的意思,现在各种渠道也都能帮助你查询到。

  我们国家的欣赏水平还在提高。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和发展,也有非常好的环境。对于音乐人来说,现在不是没有发展的空间,而是存在如何做得更好、更精致的问题。音乐人首先应该把原汁原味的民歌保护下来,不要去破坏它。现在有些音乐人会把一些古老的民歌改掉,改了名字或者改歌词,说成是自己的。这样不好。古老民歌能流传到今天,一定是非常有价值。我们不要乱嫁接,更不要粗制滥造。在保护的基础上,再去谈如何更好地演绎它、表现它,用新鲜的编曲来丰富它。

本文标签

民族音乐发展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中国音协音乐考级信息大全

【导读】乐器学习网小编关注到很多喜欢音乐的网友资讯关于音乐考级的信息,特别是乐器考级信息,今天我们创建一个中国音协考级专...阅读全文

全国最新的音乐会演出资讯

【导读】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很多家长或音乐爱好者必较关注专业的音乐会资讯,因为能够现场聆听专业的音乐会既能净化心灵激发兴...阅读全文

乐坛趣事,乐坛大事记!

小编今天和大家分享乐坛纪事专题,分享古今史外乐坛上面的大事;什么是乐坛呢,乐坛的范围很广,不仅是指流行音乐,还包括古典音...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