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琴是一种古老的大型弹拨乐器,其优美的外形,灵感来自古代的弓。竖琴最早的纪录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 古埃及将它视为神圣的乐器;《圣经》中即有大卫王弹竖琴的记载;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主管音乐与竖琴,他弹起竖琴时,美妙旋律有如天籁。
竖琴早在18世纪时就开始用于歌剧的乐队中,具有无与伦比的曼妙音色,尤其在演奏琶音音阶时更有行云流水之境界。但如果您认为竖琴音乐仅仅是优美,你就会错过竖琴更迷人的魅力了,它是色彩最斑斓、变化最丰富的乐器!
现代竖琴有47条弦与7个踏板,可以奏出所有调性,它成为交响乐队中特殊的色彩乐器,每每奏出画龙点睛之笔,令人难以忘怀。独奏时,竖琴更展现出丰富的内涵、高雅的气质、宛如瞬间变化的油画、又如阴晴不定的天幕,尽显大自然的奇景美感。
法国竖琴大师梅斯特(Xavier de Maistre)是属于“能够重新赋予乐器新生命”的艺术家。高大俊朗的外形,高超的演奏技艺、变幻莫测充满创意的琴音,令他风靡全世界无数的乐迷。他不仅演奏当代重要作曲大师专门为他创作的作品,还演奏那些一般由交响乐团或其他乐器驾驭的经典名曲,如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德彪西的《月光》等等。许多曲目是其他竖琴演奏家都未曾考虑过演奏的,梅斯特被认为是当代最具创造力及最优异的竖琴演奏家之一。通过对于传统曲目的改编和演绎,他同时赋予了竖琴新的生命,又赋予了曲目新的色彩。他令竖琴,变幻出无限可能!
梅斯特九岁开始学习竖琴,1998年获得美国国际竖琴比赛的一等奖,第二年,年仅25岁的他即成为了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第一位法国乐手,担任竖琴独奏。2010年,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竖琴独奏家的事业中。他经与众多世界一流的乐团和指挥家合作,如穆蒂、西蒙拉特尔、席夫、维也纳交响乐团、巴黎管弦乐团等。他与索尼唱片公司签约,其唱片曾获德国回声大奖。他曾录制《德彪西•星夜》、《向海顿致敬》、《阿兰胡埃斯》等3张CD,他即将推出的 CD《威尼斯之夜》,集中了几位意大利威尼斯作曲家如维瓦尔第、马尔切诺等的作品。这些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作在竖琴的演绎之下顿时变得生气勃勃、趣味盎然。
目前被发掘的第一把拱形竖琴(arched harp),出现在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有13或14条琴弦。从当时古墓上的图片可以看出,演奏者以左手拨弦,右手则负责按弦止音。现在中、西非有些地区,仍能见到这样的竖琴。
竖琴的演变,有一大部分是为了克服调性及半音的限制。16世纪时,Juan Bermudo比照键盘乐器,发明了双排弦竖琴(double-strung harp)。这种竖琴,有两排平行的弦,加上去的那一排,就像钢琴的黑键,负责半音的弹奏。后来,蒙台威尔地(Monteverdi)的歌剧“Orfeo(1607)”里所使用的竖琴,就是双排弦竖琴。
双排弦竖琴后,又出现了三排弦竖琴(triple harp,17世纪初)及镰钩竖琴(hook harp)。镰钩竖琴的原理,与后来发展的半音器竖琴(lever harp)很相似,它是先将几个特定的音调低半音,然后以左手操纵镰钩(hooks)而将音升高半音。
19世纪时出现了交叉弦竖琴(cross-strung chromatic harp)。交叉弦竖琴共有76根弦,44根在左边,32根在右边。德布西著名的“'Danse sacree et danse profane(1904)”就是写给这种竖琴的。但是这些竖琴,因为在弹奏上的困难与乐器本身的限制,现在几乎都不使用了,只有在特殊表演或展览中出现。这个世纪,在爱尔兰竖琴方面,John Egan也发明了半音器(levers)。借由手来调整位于琴弦上端的半音器,可以改变琴弦长短,而得到所需要的调性;这就是现在还普遍使用的半音器竖琴。
踏板竖琴(pedal harp)的演变,可推至17世纪末、18世纪初。当时有单一动作踏板竖琴(single-action pedal harp),莫扎特的长笛与竖琴协奏曲,第一次就是用这种竖琴演出。踏板竖琴就是用脚控制踏板来升高半音。单一动作的踏板,只有两个凹槽(sluts),踏板由上凹槽到下凹槽,只动作一次,能演奏的调性仍然有限。到了19世纪初,Sebastien Erard发明了双次动作踏板竖琴(double-action pedal harp),因为多加了一个凹槽,踏板可以动作两次,所以每根弦可以弹奏三个半音。至此,竖琴发展为可以弹奏所有调性的乐器,而现今音乐会中所使用的音乐会用踏板竖琴(concert harp),就是从Erard竖琴慢慢改进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