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钢琴“教母”、中国获得国际钢琴比赛奖项的第一人,中央音乐学院终身教授周广仁以84岁高龄“坐镇”“崂山艺术讲堂”,在大剧院音乐厅举办了首场互动钢琴讲座。同时为当晚在青岛开出首场个人独奏会的儿媳,也是自己的爱徒逄勃“热场”。
已是耄耋之年的女钢琴家依然神采飞扬,思路清晰。在随后的采访中,她毫不吝啬地给予现场演奏的孩子以亲切的赞美和鼓励;欣然感慨中国30年钢琴教育的沧海桑田,亦毫不讳言地直陈当前钢琴师资队伍鱼龙混杂的乱象。
“断指”意外成就钢琴“教母”
昨天的现场互动中,五名5岁到12岁孩子的精彩演奏,让周广仁在欣慰之余,亦回忆起30年前的难忘往事。
1982年,在一次搬运钢琴的过程中,周广仁的三根手指被翻倒的钢琴砸断。这次意外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当时我想,虽然我将来不能弹琴了,但我要中国有更多的人能够弹琴。”在1983年,周广仁便在北京办起了首家业余钢琴培训学校。北京二中的一间仓库是琴室,当时的星海钢琴厂借给了她10架钢琴。原本最多只能容纳40人的学校,一登报,居然有170多人报名,学生们来自全国各地,这其中就有后来成为自己儿媳兼得意弟子的逄勃。
周广仁会禁不住对比那时学琴的孩子和现在的区别。他们的身上百分百承载着父辈那个特殊年代而未能达成的梦想,而他们显然也比现在的孩子更能吃苦,也更加努力。那家培训学校坚持了10年,最后因为周广仁完全不擅长处理与钱相关的任何问题而关闭。但它所培养的首批学生现在绝大多数都成为知名的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
当时的周广仁没想到的是,如今钢琴培训学校已成为城市的常态,自己交给儿子与儿媳打理的周广仁钢琴艺术中心也在全国遍地开花,1983年许下的“诺言”已然达成。
别把考级内容只固定在三首曲目
周广仁在讲座中一再强调“小孩子不好教,启蒙老师很重要”,而当记者问及启蒙老师究竟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时,她却似顾左右而言他地谈起了自己:“可能我要保守一点,我一直觉得小时候重在打基础,所谓基础,首先是读谱正确且要弹奏得干净,不要盲目地求快、求程度有多高。曲子并非越难越好,这一点,老师的引导很重要。”
她举考级的例子:“为什么考级要设10个级别呢,目的是让孩子循序渐进。现在的孩子考级可不是一级一级地考,都会选择跳级。其实一个级别里面不只有三首考级的曲子呀,还囊括了很丰富的学习内容,可绝大多数孩子为了考级,只弹那三首。”周广仁认为,目前的考级虽不是十全十美,却是一条测试自己学习程度的重要方式,但在急功近利的老师和家长那里,它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钢琴教学应设定科学统一标准
原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周广仁却从未真正停止工作,据透露,她现正忙于为艺术中心的钢琴教师教学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模式。这一标准的制定缘于:来中心学习的很多琴童,之前在弹奏技巧和方式方面存在诸多不规范问题,有的甚至长期学习着错误的演奏方法。这种现象令周广仁痛惜不已,这也是她一再强调启蒙老师重要性的原因。
她告诉记者,最近曾有一名师范类钢琴专业刚毕业的大学生找到她,希望能够成为艺术中心的一名老师,可试弹的结果,却令周广仁无法容忍。令她更加无法容忍的是,这名毕业生现在居然已经自立门户,准备教学生了。
“最近我在国外,最常被问及的一个问题就是:听说中国有5000万人在学钢琴,是真的吗?我不知道确切数字,但我知道,相对于30年前,中国早已变成了一个钢琴大国了。但是我们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合格的教师的数量,还远不能满足这个钢琴大国的需求。”周广仁直言:“目前我们国家在钢琴教育界,最重要的最不能回避的一个尖锐问题,就是教师资质问题。我们的师资需要培训,需要设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唯有此,学琴的孩子们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