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逸事杂谈 >

胡乐当路琴瑟绝音

更新时间:2019-04-12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网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留下的不仅是传诵千古的诗句,也是箜篌这一来自波斯的乐器最动人的记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留下的不仅是传诵千古的诗句,也是箜篌这一来自波斯的乐器最动人的记录。

  卧箜篌、竖箜篌与竖琴

  箜篌是中国古代十分流行的一种乐器,在古典诗歌中有大量反映。其中,人们张口能诵的莫过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的“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以及堪称句句经典的唐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然而,两诗中的“箜篌”,并非同一种乐器。前者为卧箜篌,是先秦时期就已有的传统乐器,与琴瑟同类,作为华夏正声的代表乐器被列入《清商乐》中。后者为竖箜篌,是从波斯传入的胡乐器。

胡乐当路琴瑟绝音

  竖箜篌是西亚地区古老的民族乐器,其源头呈多发状。在公元前4000年的埃及壁画、美索不达米亚南部乌尔地区约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的壁画、伊朗西南部山区约公元前3000年埃兰人的崖画,以及克里特岛上约公元前1400年的古希腊壁画上,都发现有类似乐器。从现有图像资料来看,古希腊流行的“里拉”(Lyre,或Lyra)琴与古埃及人、苏美尔人的竖箜篌更形似,共鸣箱皆在下端,或似龟壳状(古希腊),或呈方形(古埃及),或呈牛羊动物状(苏美尔)。“里拉”琴多为七弦,形制小巧,抱于怀中用拨子弹奏。后不断发展流变,近代以来,体型变得硕大,琴弦数量大大增加,置于地上用手弹奏,英文名为Harp,中文译为竖琴。

  竖箜篌也是伊朗西南部土著居民埃兰人的一种乐器,在雅利安人进入伊朗高原之前就已在该地区流行,被称为最古老的伊朗民族乐器。伊朗竖箜篌呈三角形,弦的数量七至十根,以七弦为主,形制小巧,可抱于怀中,古波斯语名为Chank,新波斯语读为Chang。伊朗竖箜篌与古埃及、苏美尔、古希腊类似乐器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共鸣箱在三角形的上弦。

  萨珊波斯的宫廷乐队

  公元前550年,雅利安族的波斯人兴起于伊朗南部,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0-前330),是为古波斯帝国。波斯人似乎对土著埃兰人的箜篌情有独钟,很快使箜篌从民间走向宫廷,成为帝国宫廷乐队的主奏乐器。在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都城苏萨,出土了一尊怀抱箜篌的半身陶像,被认定为公元前300年左右的作品。伊朗西南诸省曾一直是箜篌音乐文化的中心。同样兴起于伊朗南部的萨珊王朝(224-651)的国王们对箜篌也极为推崇。克尔曼沙附近“塔格·波士坦(Tāgh-e-Bostān)”的山壁上,有一组萨珊王朝时期的浮雕群,其中即有弹奏箜篌的女伎乐队(6世纪作品)。霍斯陆·帕尔维兹统治时期(590-628)是萨珊波斯帝国最后的一抹辉煌,这位国王颇善棋琴书画,组建了庞大的宫廷乐队,其中内基萨(Nekisā)是最负盛名的箜篌大师。

  波斯伊斯兰化之后,箜篌仍运用广泛,在文学作品中有大量反映。其中,莫拉维(鲁米,1207-1273)《玛斯纳维》第一卷中讲述的箜篌高手的故事最为经典——乐师弹奏的箜篌旋律,能使夜莺发呆,能让大象长出翅膀,能给死人的身躯注入生命……其波斯文诗句堪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媲美,只是莫拉维欲讲述的是苏非神秘主义哲理:“我们如同箜篌,你用拨子弹;诉苦非由我们,是你在拨弦。”从此诗句可看出,波斯箜篌用拨子弹奏,而非直接用手拨弦。近代之后,波斯箜篌衰微,现今不论是在伊朗民族音乐中,还是在阿拉伯民族音乐中,都鲜见其身影。

  竖箜篌隋唐时达到顶峰

  箜篌大约在古波斯帝国时期就已经传入印度和中亚地区。传入中亚的箜篌基本上保持了波斯原样,只是三角形上弦共鸣箱由直线变为弓弧形。东汉末年,该乐器经西域传入中原,被称为“竖箜篌”或“胡箜篌”,弹奏方式演变为用双手从两侧拨弦,因此俗称为“擘箜篌”。传入印度的箜篌,外形与波斯箜篌大致相似,但共鸣箱采用了苏美尔人的方式,设于下端横木,上弦木质弓弧则雕饰为雅利安神鸟形状。该乐器在东晋初年从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原,中国人依其形状,以中国神鸟称之为“凤首箜篌”。晋曹毗的《箜篌赋》对之有详细描绘:“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

  东汉末年,中原大乱,儒家礼乐崩坏,西北胡乐东来。继之,魏晋南北朝成为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时期:一方面,西北少数民族仰慕中原文化,学习其诗书礼仪,向往儒化;另一方面,中原民族却喜好西北少数民族的舞乐服饰,渴望豪迈奔放,释放儒家礼仪的束缚,崇尚胡化。《后汉书·五行志》曰:“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中唐杜佑《通典》卷142记载,自北魏宣武帝(500-516)开始,琵琶、箜篌等胡乐“铿锵镗𨱏……洪心骇耳”,成为宫廷音乐主流,“琵琶及当路,琴瑟殆绝音。”琴瑟古筝类的华夏丝乐,因其柔美,听起来“歌响全似吟哭,听之者无不凄怆”,风骚渐逝。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西域传入的竖箜篌逐渐取代中原传统乐器卧箜篌的地位。因此,“箜篌”一词,若无专门分别,在魏晋之前的典籍中指华夏旧器;之后,一般指胡乐器。卧箜篌尽管在隋唐清商伎中仍占有一席之地,但已风骚不再,宋时消亡。

  隋唐宫廷音乐多用胡乐器,从波斯、印度传入的箜篌也在这时期达至辉煌的顶峰。竖箜篌用于西凉伎、高丽伎、龟兹伎、安国伎、疏勒伎、高昌伎六部乐;凤首箜篌用于天竺伎和高丽伎两部乐。从中可见,共鸣箱在下、印度式的凤首箜篌不及共鸣箱在上、波斯式的竖箜篌运用广泛(凤首箜篌在明代消亡,现代重新仿制)。竖箜篌不仅用于宫廷乐队,也时时现身于贵族官僚们出行仪仗乐队中。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张议潮夫妇出行图》,其礼仪乐队中便有一乐伎在行进中演奏竖箜篌。

  唐之前,竖箜篌基本上保持了波斯旧制,体型小巧,一般为从髋部到头顶,且多为七弦,也有十弦左右者。唐人崇尚奢华,箜篌在形制上日趋繁复,装饰竞相奢华,上弓弧共鸣箱增大增长,远远高出头顶,弦数也由十数弦发展至二十二或二十三弦,《通典》卷144记载:“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上述《张议潮夫妇出行图》中的箜篌与北朝时期壁画中的箜篌相比,明显硕大了许多。随着体型的不断增大,箜篌由全怀抱发展为有落地柱支撑。可见,源自西亚地区的这一古老乐器,在东西方的不同流变中却有着相似之处,即在西方发展为落地式竖琴,在中国则发展为落地式大型箜篌。

  但是,波斯旧制的小箜篌也并未消亡,因其体型小巧,便于携带弹奏,运用十分广泛。《新唐书》卷21记载:“高宗即位……张文收采古谊为《景云河清歌》,亦名燕乐,有玉磬、方响、扫筝、筑、卧箜篌、大小箜篌……”小箜篌虽然不像大箜篌那样煊赫夺目,但一直静静流传,直到清代仍有典籍记载:“小箜篌,女子所弹,铜弦,缚其柄于腰间。随弹随行,首垂流苏,状甚美观……弦乐器可行走弹奏者惟小箜篌一种而已。”

本文标签

琴瑟绝音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基本乐理通用教材 乐理知识大全

  乐器学习网(www.yueqixuexi.com)导读: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基本乐理的精品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阅读全文

李重光《基本乐理600问》

本篇李重光《基本乐理600问》专题,适合所有初学音乐的网友,在自学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本专题内容大多有所答疑。内容主要围绕...阅读全文

青年必知音乐知识手册

乐器学习网本篇带来侯书森主编的《青年必知音乐知识手册》,包括音乐美的旋律美的熏陶、中外音乐发展史、中外经典歌典欣赏、中外...阅读全文

黄虎威《简谱入门》

本专题乐器学习网带来黄虎威的《简谱入门》,该系列教程言简意赅、深入细致地讲述了简谱的音符、节拍、节奏、速度、音程、定调、...阅读全文

《视唱练耳》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本专题乐器学习网小编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带来由郭萌黎主编的《视唱练耳--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内容共分三十二节课程...阅读全文

中小学音乐知识文库

乐器学习网本专题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带来中小学音乐知识专题,适合所有初学音乐的网友,特别是对于自学乐理的朋友。该系列教程内容...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