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片琴高音域的音色跟钢琴差不多,天堂般的感受,
但低音域的音色却有独特之处。
低音区 淳厚、圆润
中音区 清脆、明亮,效果最佳。
高音区 较尖锐,共鸣短促。
相关作品
钢片琴拉威尔《玻丽露》
盖西文《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柴可夫斯基《胡桃钳》中的《糖梅仙子》
巴尔托克「弦乐器、打击乐器与钢片琴音乐」
圣桑《动物狂欢节》中的《水族馆》
约翰威廉姆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配乐海德薇主题
相关资料
柴可夫斯基是第一位使用钢片琴的作曲家
水族馆由钢片琴刻划阳光下的景象,钢琴、长笛以及弦乐共同展现澄澈的清水与悠游的鱼群 钢片琴巴尔托克「弦乐器、打击乐器与钢片琴音乐」匈牙利作曲家巴托的「弦乐器、打击乐器与钢片琴音乐」是于1936年应瑞士巴素室乐团委约创作。乐器编制为双弦乐队、钢片琴、竖琴、钢琴、定音鼓、军鼓、大锣、低音鼓、钹及木琴,这个独特的乐器选配在当时来说可算是颇具创意的。从标题中可以想像出钢片琴(celesta)应该是当时较为时髦的乐器,否则巴托不会刻意引述它,而且除了在极少乐段外钢片琴绝少以主角的身份出现,并在大部份时间内没有被应用。其实在弦乐为主基础上竖琴与钢琴反而有较高的曝光率。虽然其他敲击乐器基本上只赋予了点缀性的角色,但巴托在音色的创意上向前走了一大步。他甚至在乐谱上提供了明确的乐器摆放位置,在混合不同声响时在方向感上有周详的考虑。但这首作品最成功之处着在于其高度统一的曲式组织和严谨精细的对位布局上。全曲虽然分为四个乐章,但全都建基于首乐章起首的主题上,在反覆应用、变奏和发展这单一萌芽乐思的过程中可以隐约找到贝多芬老练手工的影子。在每一新变异种各有其独立新生命的同时,全曲给人一种极度统一、乐思连贯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