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或鈴這種金屬敲擊樂器在管弦樂中的使用,最早是出現在巴哈(也可能是同一時期的作曲家)於1723年所寫的一齣獨唱清唱劇「SCHLAGE DOCH,GEWIISCHTE STUNDE」中。自18世紀晚期起,鐘聲偶爾會在歌劇樂譜中出現,但總是與特殊的戲劇效相關聯,例如在麥亞自爾的歌劇《新教徒》裡,就擔任宣示大屠殺場景的功能。
到19世紀末期,管弦樂的鐘才首次在音樂庭內演奏。柴可夫斯基於1880年譜寫的著名《1812序曲》中,在宣示俄國擊敗拿破崙,象徵凱旋的最後幾小節中,鐘聲發揮巨大的效果。
管鐘琴是一組長度不同的圓筒狀金屬管,掛在一個框架上,用槌敲擊。一般認為管鐘琴是屬於歐洲的發明,但其實它是發源於東南亞的古代樂器。在很早以前,東南亞人就將可以產生共鳴的竹節調音,並按音高順序排列。切割竹節時,要使節子留在竹筒的上方,竹管才能關閉。竹節的下端作成如伸出的長舌形狀。這些管按大小梯形般拴在一起,最小的(音高最高)在頂端,演奏時用軟槌敲打。
19世紀,歐洲發展出將金屬管定形並調音,而產生類似大型鐘管的聲音,這可能與早先在亞洲發展出來的樂器全然不同。19世紀中葉,鋼管已經被用來作鐘響使用,但直到19世紀末,我們今天所熟知的管鐘琴才首度出現。
1885年,英國科芬特里的樂器製造家約翰.哈林頓,特出他的青銅管鐘,這可能是最早的管鐘琴設計。次年,在里茲音樂節中,亞瑟.蘇利文的清唱劇《金色傳奇》中,新型管鐘首次亮相。1890年,巴黎歌劇院誇稱,一整套的管鐘都可以用鍵盤來操作。
直到20世紀初,管鐘琴才正式成為現代交響管弦樂團的一名固定成員。
管鐘琴的發聲原理
管鐘琴以獸皮棒或塑膠棍在接近管子的頂端敲打出聲。每支管子的頂端或有蓋子,或由內置的金屬盤來關閉;管子用纜繩懸起,使樂器能振動自如。這些管鐘用黃銅或管製成,大約是4公分(1吋半)的寬度。為防止聲音相混雜,這些管鐘用一塊由手或腳操作的氈布來制止它們的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