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浪鼓,古称鞉鼓。藏、纳西、蒙古、满、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藏语称达克、绕鲁、热巴穷格阿和卓尼鼓。纳西族称东巴鼓、手摇鼓。汉族又称货郎鼓。流行于甘肃省卓尼,云南省中甸、维西、丽江,四川省盐源和我国北方广大地区。
历史悠久,《诗经·有瞽》:“鞉、磬、柷、圄。”(注:“鞉,如鼓而小,有柄,两耳,持其柄而摇之,则旁耳还自击。”)曾用于历代宫廷雅乐,其后流传于民间。流动商贩曾用它作为招徕顾客的讯号。
拨浪鼓,形制不一,大小各异,因流传地区的不同而有显著区别。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流传的卓尼鼓,形制与藏族各地常见的柄鼓相同,只不用钩形鼓棰演奏,是一种形制较大的拨浪鼓。卓尼鼓有大小两种。大鼓,鼓面直径50厘米、鼓腔厚9厘米、鼓柄长30厘米;小鼓,鼓面直径34厘米、鼓腔厚7.5厘米、鼓柄长38厘米。两鼓的鼓面均绘有藏族风格的彩色图案装饰,鼓腔两侧装有金属小环,环上系有用皮革包制而成的鼓坠。演奏时,转动鼓柄,使鼓坠左右敲击鼓面发音,音响洪亮。多用于藏族民间舞蹈伴奏。
云南省滇西北纳西族、藏族地区流传的拨浪鼓,多用核桃木制成,鼓腔扁圆形,鼓面直径20厘米、鼓腔厚12厘米,鼓框两侧系以细绳,绳端各拴一个小木片。鼓柄长46厘米。在云南省博物馆藏有一面长柄拨浪鼓。鼓面直径22.5厘米,鼓柄竟长93.5厘米。演奏时,两手转动鼓柄,鼓两侧小木片敲击鼓心发音。多用于纳西族东巴教跳神等场合。
汉族的拨浪鼓(图左),多用槐木、桑木制成,鼓框扁圆形,鼓框中间最大直径20厘米、鼓面直径18厘米、鼓腔厚8厘米,两面蒙以羊皮,鼓框中间插入圆木棒为鼓柄,柄长35厘米、直径2.5厘米,鼓框两侧各系一根皮条,条端结成直径1厘米的皮棰。演奏时左右摇动,皮棰敲击鼓面而发音,音色清脆响亮。有的还在小鼓上面串系一面小锣,将其鼓柄旋转摆动起来,有敲锣打鼓之声,气氛更为活跃。现代制作的拨浪鼓,鼓框及鼓柄均用铝合金制成,鼓面直径14厘米、鼓框厚7厘米、柄长24厘米。鼓框涂以红色或绿色漆饰。专业文艺团体制作的拨浪鼓,其上有两面小鼓、一面小锣,均固定在相连的小铁圈内,铁圈两侧分别系有鼓坠。这种拨浪鼓已用于舞台演出。
在鲁西南的嘉祥县,曾流行一种串鼓(图右),是将多面大小不同的小鼓串于一根鼓柄上,用于演奏传统祭祀套曲拜鼓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