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萨满鼓

更新时间:2014-05-11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网

  萨满鼓,是蒙、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族的棰击膜鸣乐器。又称神鼓、抓鼓、手鼓、单环鼓,鄂伦春语称文土文。流行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省区。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北方民族的先民曾在贝加尔湖沿岸、蒙古高原和大兴安岭等处的岩壁上,刻画了萨满巫师手执萨满鼓舞蹈的形象。到了元代,萨满歌舞艺术得到高度发展,步入巅峰时期。元代诗人吴莱《北方巫者降神歌》诗中有:“天深洞房月漆黑,巫女击鼓唱歌发。……筝琶朋稍凄霜风,暗中铿然那可触?……健鹘影势同飞翻。”记载了萨满歌舞表演时,除使用萨满鼓外,还有古筝和琵琶等乐器伴奏。在《多桑·蒙古史》中也载有:“击鼓诵咒,逐渐激昂,以至迷惘。及神灵附体也,则舞跃瞑眩,妄言吉凶。”清代《满州祭神祭天典礼》载:“满州有跳神之俗,其任司祝者,诵祝文舞蹈击鼓……其鼓别有手鼓、架鼓,俱系主家自击。”从元代至今,这种使用神鼓表演萨满歌舞的带娱乐性质的祭祀活动,一直在上述各民族中盛行。相传,旧时满族各地优秀萨满表演者,除参加场面隆重的表演外,每年都有被召进宫为皇帝表演萨满舞之俗。清代宫廷宴乐中演奏清乐的乐器里,就有萨满鼓(图)。
  
  关于萨满鼓的形制,《牡丹江风土志》载:“神鼓,普通圆形,纵八十二厘米,横五十厘米,一面包羊皮,中心一铜环,以四皮绳十字形结框上,上部缀铜钱八枚。”这与《满州祭神祭天典礼》中所记及赫哲族民间流行的萨满鼓基本相同。勤劳的赫哲族人民,聚居于我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三江平原上,在长期的渔猎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萨满鼓是赫哲族民间常用的乐器之一。

  萨满鼓

  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近代多用圆形的萨满鼓,鼓面直径50厘米、鼓框高5.5厘米。单面蒙以牛皮或蟒皮,背部置铁制或皮绳编制的圆环,并在环中串有三个小环,手掌抓握大环,拇指、食指、中指伸入小环。以鹿、狍的前小腿或藤棍为鼓棰。
  
  满族的萨满鼓,外形呈圆盘状,有大小两种规格。大者常在室外或广场演奏,鼓面直径50厘米、鼓框高5.5厘米;小者则在室内或宫廷演奏,鼓面直径30厘米、鼓框高3.5厘米。鼓框均用硬木板条制作,蒙以牛皮、驴皮、马皮或羊皮,鼓背中部设一直径6厘米铁环,用皮绳将其与鼓框拴系连固为一体,皮绳间的铁丝上串有十余枚铜铃或铜钱。大鼓以竹片为棰,长38厘米、宽1厘米;小鼓用细竹作棰,长25厘米,棰头稍粗大并呈弯曲状。
  
  赫哲族萨满鼓,外形呈椭圆状,鼓框用桦木板条弯成。大者鼓面长径100厘米、短径80厘米、鼓框高6.5厘米;小者鼓面长径30厘米~50厘米、短径20厘米~30厘米,单面蒙以狍皮,用鱼鳔将其粘于鼓框上。鼓框以交叉成十字或米字形的皮条绷紧,有的鼓还将皮条拴在位于鼓背中心的圆铁环上,鼓框一侧置一条彩穗为饰。以鹿的小腿为棰。
  
  演奏时,左手握鼓背中心的皮条或铁环,右手执鼓棰敲击。可分别击在鼓心、鼓边或鼓框上,也可左手推拉铁环撞击鼓背,或双手配合交错敲击,以获得不同的音响效果。发音柔和响亮,无固定音高。萨满鼓原为萨满教祭祀仪式中表演的舞具和乐器。后来民间用于祭天祭祖、烧香还愿、欢庆丰收、节日娱乐等场合中。表演时,手执萨满鼓,腰系腰铃,身穿缀有铜镜或腰铃的服饰,边击、边唱、边舞。鼓点多变,曲调丰富,舞姿优美。较大表演场面还加用哈马刀、察拉齐、圆鼓、三弦和琵琶等乐器伴奏。今日萨满鼓用于民间歌舞、演唱伴奏。满族和鄂伦春族,还将萨满鼓用于器乐合奏。
  
  

本文标签

萨满鼓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中国民族乐器图文详细介绍

[导读]民族乐器有哪些?想了解各种类的民族乐器介绍吗?小编整理民族乐器专题,详细介绍各种民族乐器!常见的民族乐器各类有:...阅读全文

西洋乐器图文介绍

[导读]西洋乐器有哪些?想了解各种类的西洋乐器介绍吗?小编整理西洋乐器专题,详细介绍各种西洋乐器!西洋乐器主要是指18世...阅读全文

古今弦鸣乐器图文详细介绍

[导读]弦鸣乐器有哪些?想了解各种类的弦鸣乐器介绍吗?小编整理弦鸣乐器专题,详细介绍民族乐器中的弦鸣乐器和西洋乐器中的弦...阅读全文

古代乐器图片及名称介绍

本专题乐器学习网小编为广大乐器爱好者带来中国古代乐器100种图片及名称,中国古典乐器一般按“八音”分类。“八音”就是我国...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