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乐器。因鼓身用铁铸成,故汉族称铁鼓,又有冬巴之称。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历史久远。纳格拉与西洋乐器定音鼓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同起源于西亚和阿拉伯伊斯兰教国家的罐鼓。这是一种类似锅形、鼓框用陶土或金属制成的鼓,蒙以骆驼皮,在民间音乐中总是一大一小的成对使用,以小棰敲击,发出“咚、哒”的音响。至今它的阿拉伯名字还叫纳格拉。随着民族间交往的频繁,公元5世纪时,纳格拉经“丝绸之路”东传我国,在维吾尔族民间广为流行,用于宗教节日演奏。后于1759年传到我国中原。清代《皇朝礼器图式》将其列入回部乐,清《钦定大清会典图》载:“哪噶喇,铁匡冒革,上大下小,形如行鼓,……两鼓相联,左右手各以杖击之。”
鼓身用生铁铸造而成(也有铜制),鼓腔中空,上口较大,下底较小,外形呈花盆状。鼓身两侧各设有一个环耳,以便于搬动时作把手。鼓上口蒙以牛皮、羊皮、驴皮或骆驼羔皮,鼓皮四周由绳索拴系勒紧于鼓身中腰(图)。纳格拉通常大小两个组成一对,鼓面直径,大者25厘米~27.5厘米、小者18厘米~20.5厘米、鼓高20厘米~30厘米。因鼓身和鼓面大小不同,发音高低也有区别,两鼓多定成四度或五度关系。还有一种低音纳格拉鼓,又称冬巴,比小纳格拉的体积大三四倍的大铁鼓,鼓面直径45厘米、鼓高40厘米,可发出浑厚而粗壮的低音。
演奏时,将鼓置于地面,由一人双手各持一根长而稍弯的木棰,右手敲击大鼓,左手敲击小鼓。大鼓发出“咚咚”的低音,小鼓发出“哒哒”的高音,音响铿锵、雄厚。演奏方法有单击、双击、滚奏或闷奏等,并可运用鼓心、中圈、外圈或鼓框等不同部位,获得不同的音色。两鼓并可交替演奏。低音纳格拉鼓,则由一人右手持单棰击奏。常用于传统节日的鼓吹乐合奏及民间歌舞伴奏。维吾尔族的鼓吹乐乐队,由一支苏尔奈、一对纳格拉和一个低音纳格拉组成,苏尔奈吹奏曲调,纳格拉和冬巴敲击节奏。有时乐队要用到三对纳格拉,分为头鼓、中鼓和尾鼓。头鼓多由技艺高超的演奏者执棰,奏出复杂多变的鼓点,中鼓和尾鼓则敲出节奏。冬巴鼓在合奏中只敲击基本节奏,即一拍击一下,不单独演奏。由一个冬巴、两支苏尔奈和三对纳格拉组成的合奏,可产生庄严、雄伟的音响效果,只用于盛大民族节日和婚礼喜庆等场合。在一般民间器乐合奏和歌舞伴奏中,只用一对纳格拉即可。它还可以和达卜一起合奏。维吾尔族的鼓吹乐曲随着歌舞的发展,形成结构庞大的乐曲,在北疆伊犁地区流传有《赛乃姆》、《双赛乃姆》、《洛克沙勒》、《洛克沙勒花儿》、《古杜姆》、《木夏乌热克》、《萨里哈》、《纽威特》、《库尔特》、《月兰》、《夏地亚那Ⅰ》、《夏地亚那Ⅱ》等十二套传统乐曲,题材广泛,节奏明快,既有用于宗教、迎宾的乐曲,又有适于野游、围猎的乐曲,还有用于婚礼和麦昔若甫的乐曲。每套多由二至四个不同的曲调组成。维吾尔族人民信奉伊斯兰教,每逢肉孜节或库尔班节,在高大的清真寺楼顶上,乐手们敲响纳格拉,吹起苏尔奈,远近群众聚集在寺前的广场上,随着鼓乐声欢乐而舞,这种节日庆祝活动,既盛大又壮观。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有多对纳格拉。其中两对,大者鼓面直径分别为27.5厘米、29.5厘米,底径分别为18厘米、16厘米,鼓高分别为24厘米、25厘米;小者鼓面直径分别为21厘米、22.2厘米,底径同为12厘米,鼓高分别为13厘米、17厘米。此外,还珍藏着一对用核桃木作鼓身的纳格拉,是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阿塞拜疆共和国赠送我国的礼品,大鼓高18.5厘米、鼓面直径19.5厘米,小鼓高17.5厘米、鼓面直径15.5厘米,均以羊皮蒙面,用绳索张紧,制作工艺精细,木纹清晰美丽。#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