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二胡 > 二胡百科 >

胡琴知识锦集,很全很丰富!

更新时间:2013-05-28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爱胡艺家

51、全胡的研制人——广州市李汉唐、李旭波。该琴琴筒由外筒、内筒、发音面板和音窗板组成,发音面板和音窗板分别设置在外筒的两端;内筒较外筒小和短,设置在外筒内,内筒的上部与外筒部分共享;内筒与发音面板之间部分接触,其相互之间未接触的部分形成间隙。这是一种集高、中、低音音色于一体的四根弦全胡,2005年4月获得发明专利。此外,广东省图片社的李旭波2001年还创制成功大全胡、低音全胡系列。

52、产品最多的胡琴创新人——山东高密凤凰乐器研究所龙志军。他研制了一系列龙氏创新二胡,据厂家介绍至今已有“宽音域两弦二胡”、“宽音域回声两弦二胡”、“双筒两弦二胡”、“和弦双筒四弦二胡”、“宽音域有舌二胡”、“宽音域有舌回声二胡”、“带副高频音窗的二胡”、“悬弦水平音膜直通音箱胡琴”等品种。

53、一种改良高音质丽音二胡的研制人——江苏省南京市于汉、王建农、王一。其主要特征是在琴筒内加置一个琴筒内置混响器,使其能更好地放大高音部分谐波,同时又不削弱低、中音部分的音量。2003年11月获得国家专利。

54、“一种新型二胡”的研制人——新疆乌鲁木齐市张洪智。该琴特征是将琴杆和琴托连成一体,利用滑块将琴筒固定在琴托上,琴托与琴筒之间除了连接部分的滑块外,全部留有间隙,使琴筒共鸣作用不受干扰。2005年12月获得国家专利。

55、“新概念二胡”的研制人——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产品设计员厉克兰。2005年她研制了一种全透明二胡,琴杆、琴把、琴筒,整把二胡从头到尾通体透明,用硬度与老红木不相上下的透明亚克力材料制成,琴筒上的发声膜为纯白色猫皮。她还设计出了“余音袅绕”——新版筝、“彩云追月”——新版二胡、“玉软花柔”——新版琵琶、“满江明月”——新版扬琴、“清韵飘然”——新版中阮等新概念民族乐器系列。她的这些创新研发都完成了专利申请。

56、世界上最大的仿真二胡——2003年10月在上海国际乐器博览会上展出的一把由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制作的巨型仿真二胡。琴高4.25米,琴筒长0.74米,直径0.6米,琴身用红木制作,琴筒前端口直径51厘米,振动皮膜是直径达70厘米的蟒皮。琴弓长4.16米,总重232公斤,弓毛采用化纤材料。此琴需多人配合才能拉奏。

57、世界上最小的二胡——由北京市民王军制作的一把长4.7厘米、重0.97克的超小型二胡。这把二胡经过中国音乐学院二胡演奏家的认可,证实从用材、制作工艺等方面和一般二胡是一样的,并且能拉出高低音,演奏简单的曲子,2005年10月获得了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书。目前王军又在制作更小尺寸的二胡,一项新的吉尼斯纪录又将诞生。

58、最早的中音拉弦乐器——弓胡。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社团上海大同乐会创制,它是仿我国古代乐器提琴的形制,采用了像二胡那样的悬弦拉奏方法,但未能流传下来。

59、中胡的创制人——著名民族乐器制作师周荣庭(1907~1975)。20世纪三四十年代,周荣庭在参加苏州吴平国乐团活动期间,为加强中音部音乐的表现力,在二胡的基础上研制成中音拉弦乐器,即今日的中胡。

60、第一把低音大胡——20世纪40年代,著名民乐制作师周荣庭在参加苏州市第四届吴平国乐团的社会演出活动中,为乐团试制了羊皮低音大胡,填补了民族乐器低音声部的空白。
61、上部发音的低音胡琴的研制人——中国杂技团王建民。该琴改变了传统胡琴的设计,将琴桶设置在空心琴杆的上侧,琴桶直径可为20公分以上,在琴桶的一侧蒙有崩紧的发音膜;基座固定在空心琴杆的下侧;下传导杠杆架通过下杠杆轴架铰链固定在基座内侧;上传导杠杆架通过上杠杆轴架铰链固定在琴桶内侧;上传导杠杆架的另一端通过传导丝与下传导杠杆架的一端铰链,传导丝置于空心琴杆的内侧,下传导杠杆架的另一端与琴弦压连接,上传导杠杆架的另一端通过传导柱码与发音膜压连接。2005年8月获国家专利。

62、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二胡形制——六角琴。六角形制的二胡已有上百年历史, 实践证明是音色音量的最佳共鸣体,已经趋于成熟,早已形成二胡市场的主流形制。

63、二胡的第一个国家标准——20世纪50年代中期,有关部门组织成立民族乐器试制组,从北京民族乐器厂、上海民族乐器厂、天津民族乐器厂及苏州民族乐器厂中抽调精英人才,并调集音乐界的一些权威人士,如二胡专家蒋风之、琵琶权威杨大均、三弦专家萧建生等加盟到试制组共同研讨,对二胡与其它几种乐器进行试制。经对多种琴筒样式进行反复测试,最后确定现行的六角二胡为最佳标准,相关单位审定后便批准为国家标准,颁发到各生产厂家,从此凡生产者均以这一标准的规格生产。但法定的这一标准只限于各专业院、团、所进行教学、演奏所用之二胡,并未包罗各地方戏曲具有特殊色彩的其它二胡,具有地域色彩的二胡也不受标准约束。

64、胡琴人造皮膜研制的开始——人造皮膜替代蟒蛇皮的研究工作始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从未间断。期间研制者众多,但结果令人满意的少。50年代北京民族乐器厂曾进行过各种材料的试制,如用丝织品涂胶的方法,或用塑料材料薄膜印上蟒花纹以取代蟒皮,但因声音太差而告吹。该厂还试用过小牛犊皮替代,也未成功。70年代后期,由书法家张瑞龄先生和当时的中国戏曲学院音乐教研室主任黄金陆研制的第一代用尼龙织物替代蛇皮皮膜的研制成果“尼龙皮”曾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第一届中国科学大会上展示,并荣获大会颁发的荣誉奖,但由于有音量方面的缺陷而未能普及推广。北京星海李培俊师傅发明的“聚脂膜”蒙筒新型二胡,2000年即开始在河北乐海民族乐器有限公司试制生产,并申请了新型产品专利保护。1991年,湖北省仙桃市黄显海四兄弟开始研究人造蟒皮,经过11年数万次的反复试验,研制和配制了1000多种新材料,于2002年4月研制成功用“四龙牌”人造蟒皮蒙制的二胡。经全国数十位二胡专家、教授、演奏家鉴定,当时认为“四龙牌”人造蟒皮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进入实用阶段,是胡琴和其它皮弦乐器改革史上的一大创举。无锡古月琴坊在2003年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首次推出的古月牌环保二胡引起了日本客商的关注,后大批销往日本。北京市崇文区光明路张志成研制了采用PVC塑料膜或赛璐珞胶片或金属片制的琴皮,于2004年12月获得发明专利。2004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首批“环保胡琴”在该厂乐器实验室问世,他们用尼龙、猫皮、狗皮、鱼皮等材料取代了蛇皮。同年香港中乐团阮仕春以PET聚脂薄膜(杜邦化工环保产品)制成HKCO1型高胡,据称用PET聚脂薄膜制造的胡琴寿命预计较传统的长10年左右。2005年,刘正辉推出了多年潜心研制的“仿生皮京胡”,在文化部与中国乐器协会举办的主题为“乐器-艺术-科技”第三届国际演艺设备与科技论坛上进行展示并获得好评。

65、二胡套皮、鞔皮工艺的首创人——中国著名民族乐器制作师、苏州周万春乐器店创始人之一的周荣庭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创了套皮和鞔皮等一系列皮质处理工艺。?

66、莽皮“六角齐上”技术的首创人——苏州华声琴坊创建者、原苏州民族乐器厂二胡制作师华声(原名华月明)。

67、制作二胡工艺实践中里程碑式的人物——制胡名家、原苏州民族乐器一厂高级工艺美术师王瑞泉。他最大的贡献主要有两个:首先使原六角二胡琴筒的尺寸从前筒直径8.2厘米、后筒直径7.2厘米变为目前的标准尺寸前筒8.8厘米、后筒8厘米,使二胡音色明朗纯净圆润的特色毕现;二是研制成功了76型前扁八角后椭圆琴筒二胡。此外,他发明了“油煎马”,改革了椭圆形琴杆,采用不同的材质和工艺手法研制了各种不同音质及流派风格的二胡。他积数十年之丰富经验发表了《专业二胡蒙皮加工工艺的研究》等论文,成为二胡传世之作。1984年,他的一把二胡被国家乐器评定委员会授予“国家银质奖”,这是二胡至今为止获得的唯一一个国家最高奖项。王瑞泉与北京的制胡名家李永祥号称“南王北李”,被国内乐器界和演奏家尊为“中国二胡王”。  

68、二胡稳定托的研制人——1970年前后,蒋风之先生为蒋巽风参加二胡比赛而设计了“二胡稳定托”(二胡托板)。二胡加琴托后,使琴身在腿上更为稳定,便于换把及加强手指的弹性,从而更有利于下把位技巧的发挥并增加了音量。

69、新胡琴琴托的研制人——上海市淡水路李光澈、陈龙章。这种琴托特点在于:托木穿设有一支撑杆,支撑杆另一端连接有一垫片,琴筒被全方位架空,周壁均可自由振动传声。1999年10月获得发明专利。  

70、全国首位也是迄今唯一的国家级二胡高级技师——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制作师王根兴。据悉,在民族拉弦、弹拨乐器制作工国家职业标准中,该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71、首推限量版二胡的乐器厂家——上海民族乐器一厂。2004年该厂推出了10把“敦煌”牌限量版流水琴首二胡。这种高档二胡以华表流水状图案为琴首(华表型寓意中国,流水状肌理赋予动感),以明清旧紫檀木家具为材料, 由国家级二胡高级技师王根兴亲手制作,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鉴定签名,上海民乐一厂拥有国家专利权并且编号登记发证书,每年10把限量供应。

72、首家也是目前唯一拥有二胡琴膜参数测试仪的二胡生产企业——苏州振兴民族乐器厂。测试仪由该厂副经理兼二胡技术主管李玉贵发明。应用这种新型的蒙皮方法,能控制蒙皮音色,使蒙皮完全脱离了传统的蒙皮工艺,是二胡制造史上的首例。

73、胡琴金属弦的创制者——张子锐、张韶。1949年至1950年,张子锐提出并与张韶合作,将二胡丝弦改为钢丝弦,并研制了铬弦、铝弦、二泉弦、汉宫弦、外缠弦等。20世纪60年代,钢丝弦在二胡上被普遍采用。

74、二胡铜轸的研制人——张子锐、张韶。20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他们研制出直行式二胡螺丝弦轴(直行铜轴),将木轴改为铜轴。

75、螺丝琴弓的发明人——张子锐。民族音乐学家、乐器改革家张子锐自1942年开始改良胡琴弓。20世纪60年代初他设制的螺丝琴弓得到推广,马尾束穿系和钩在弓头及弓尾挂钩之间,通过调节螺丝改变马尾的松紧,后全国广泛使用。

76、微调固定千斤的研制人——张韶。1993年张韶研制成微调固定千斤。

77、胡琴微调千斤的研制人——陕西宝鸡市十里铺城建新村党自力。这种1998年12月获得专利的千斤由紧固组件、紧固环、中心螺杆、框架、微调螺杆螺母、横板、固定螺母组成。紧固环、横板分别通过中心螺杆、固定螺母与框架固定为一个整体,两微调螺母通过微调螺杆和固定螺母分别对称地装在横板两侧。同时在微调螺杆的下端制有钩弦槽,在框架两侧制有切弦点槽及穿弦槽孔。 

78、二胡木质固定千斤的研制人——黑龙江佳木斯京剧团二胡演奏家张立斌。该产品申请专利名为“一种新型二胡用千斤”,1998年12月获得专利。其形状为A形,靠近前端面的部位有供放置琴弦和紧固绳的三角形穿孔,其后端面成形为可与琴杆贴紧的凹面形状。张立斌研制的千斤还获得了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79、胡琴活动千斤的研制人——陈国良。四川木里县文化馆副馆长陈国良经多年探索,研制出胡琴活动千斤,文章发表于1978年《乐器科技》杂志,1992年获国家发明专利。活动千斤由套于琴杆上并能滑动的滑块以及放于滑块下部的拉杆构成,置于上、下箍之间并可在这之间上下活动,活动千斤的拉杆穿过下箍的固定孔。该产品适用于高胡、二胡、中胡、低音大胡等胡琴,可快速轻调,扩大音域(纯四度),在不变指法情况下能演奏出多种要求和空弦风格的乐曲,再配合叹弦能奏出五度和音及包括空弦五度和音的各级音程上的和弦音。此项专利获吉林省科协颁发的当代新科技发明金奖,并载入《中国当代新技术新发明成果转让大全》。

80、胡琴三功能双千斤的研制人——20世纪80年代,原福建省艺术学校(今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的前身)熊正林等人经多年研究,成功地发明了二胡的双千斤结构。该装置充分利用二胡的弦长,使二胡的音域向下扩展了纯四度音程,可使二胡低音不足的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1986年8月获得专利的三功能双千斤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套入结构的推板与压板,利用左手拇指上下推移与按压动作相结合来控制活动千斤同步起落,并能达到瞬时或延时起落的目的。上下千斤均能在T型导轨上位移.下千斤系三角形传力结构,上千斤系杠杆结构.T型导轨上设有全部半音位音槽,利于空弦位移的准确。 熊正林的二胡双千斤1988年获福建省文化厅科技成果四等奖,胡琴系列多功能双千斤获1989年文化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81、“琴千斤”的研制人——宁夏银川市文化东街德胜三村保学孝。该产品基体为一近似于长方形的硬木块或骨块,采用具有力平衡作用的凹槽,在其下端设眼或槽,在其上端里侧成一斜面,琴杆穿过下端的眼或槽后绕过上端表面,近似杠杆原理,使琴弦的张力不至于使琴杆受到琴千斤的拉力,琴千斤稳定,不错位。2001年1月获得国家专利。

82、二胡拉弦旋调顶式千斤的研制人——河南陈兴华。主要特点是:在二胡的琴杆(颈)上增设拉弦旋调顶式千斤,该顶式千斤是由山座和与琴弦根数相配套的螺旋微调组件构成。其中螺旋微调组件可以直接安装在琴杆(颈)上,也可以安装在与琴杆连接在一起的山座上。山座下方的山口中开有弦槽,弦槽内衬垫软布、软皮等。该拉弦旋调顶式千斤使用时无需穿套,调音幅度较大,不仅适用于二胡,也可用于高胡、中胡、板胡等其它悬弦乐器和一些弦鸣乐器琵琶、阮等。2003年4月获得国家专利。

83、尼龙搭扣千斤的研制人——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周庆南。该千斤具有两基片,两基片的一端由连接线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活络连接,安装时只需裹在琴杆和琴弦之间,尼龙线紧附在琴弦的外侧,由尼龙搭扣一搭就可,需拆除时拉开搭扣即可。2004年5月获得国家专利。

84、简易拉力式千斤的研制人——宁夏大学音乐系付晓东、郭志清。该千斤是由基体材料和在基体材料(纺织材料)上涂覆的一层具有粘性的涂层组成,千斤直接粘贴在琴杆和琴弦上。2003年11月获得国家专利。

85、二胡琴哨式增音盖的研制人——重庆市南岸区谦泰路何德江。该产品为圆桶形的盖体,上端为平面,下端有弧形的弦孔和数个卡脚,安装后可使琴声增大。1998年7月获得国家专利。

86、二胡快速调弦变调器的发明者——湖北荆州地区文化艺术学校器乐教师张守炎。他发明的二胡快速调弦变调器Ⅱ型获湖北省文化厅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获国家专利并被收入《中国科技成果大全》。变调器由调节旋钮、蜗轮蜗杆、刻度牌、套筒、挂弦柱组成,还可用于中胡、板胡、高胡等拉弦乐器上。

87、“胡琴类乐器微调器”的研制人——福建省艺术学校周宏。该微调器由固定槽、带轴侧孔轮、带轴偏心轮、二个曲线板、二个手动螺钉组成,可在演奏过程中边拉边调,调程在半音以上。1991年3月获得国家专利。

88、“二胡类拉弦乐器弦轴微调器”的研制人——四川音乐学院陈意。微调器装于弦轴端部,利用螺钉调节琴弦局部张力。2001年10月获得国家专利。

89、“一种二胡专用弱音器”的研制人——江苏省南京市祁坚达、王一、王建农。该产品带有2个夹舌,与两片夹柄和夹簧构成一整体的夹子型部件,使用时将其夹在二胡的琴码上。2004年7月获得国家专利。

90、“寿康二胡弓”的研制人——原山东歌舞团民乐队二胡演奏家张寿康。其要点是在连接座上设有一轴孔,轴孔内设有摆动轴,在连接座的下部开有挂钩槽,挂钩槽内设有与摆动轴连接的弓毛挂钩,在弓根处设定了调整钮,连接弓毛的挂钩能够转动,弓毛的宽度可以调整,适当放宽弓毛的宽度来增加内外弦的力度产生更大的音量。该二胡弓在国家专利局的注册名称是“一种二胡弓”,后又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寿康二胡弓”。2005年9月获得国家专利。
91、“寿康弓”的研制人——原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制作师何寿康。他擅于制弓,独创了“何氏编结法”,使马尾更牢固。

92、“吕氏琴弓”的研制人——吕锡初。他原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工艺师,主要从事专业二胡琴弓制作工艺和技术研究工作,退休后在家继续从事专业二胡琴弓的研制和生产,创建了“吕氏琴弓”系列产品

93、一种新二胡拉弓的研制人——北京陈宝田。其弓毛一端穿过弓杆头部弯曲部位上设有的方形穿孔后与弓杆头部粘接。弓杆头部方形穿孔的位置与弓毛同在一条直线上,其穿孔的宽度与弓毛分布的宽度相一致,弓杆尾部手指接触部位上套有软质衬垫。2003年4月获得国家专利。

94、二胡“折叠式随身支架”的发明人——大连市金州乐团演奏员房益发。他的这项发明已取得国家专利。

95、胡琴用扣压式弹性音色增美器的研制人——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物理系高新存、韩佩琦。这是一种可增加二胡谐频美化二胡音色千斤,由设置在琴杆上的活动臂采用铰连的固定架以及设置在活动臂和琴杆之间的拉簧构成,固定架可在琴杆上滑动。该装置也可用于京胡、高胡、低胡等乐器,2005年11月获得国家专利。

96、民族乐器电声器(电子二胡) 的发明人——王欣怡。在2004年8月18至24日举办的第十九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陕西唐华四棉有限公司中学学生王欣怡发明的民族乐器电声器(之一电子二胡,指导教师王镇) 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项目二等奖,并获得慧鱼工程创新奖。该设计是利用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原理,通过音色合成效果(电压陶瓷即拾音器),使乐器电子化、电声化的一种电子装置。电声器核心是拾音器(压电陶瓷),将电讯号接入音色合成效果器,经数字模拟处理后接入音响,就会产生变化多端的乐声,达到一琴多用。其特点在于不影响乐器原有演秦习惯,有电无电均可使用(有电时音色多变、音量增大)。

97、转轮式电声五档变调二胡的研制人——辽宁省新民市石伯琦。该琴上部设有紧弦器,固定千斤的上方设有五档变调器(由变调器主体支架、变调旋转轮、琴弦压轮、里外弦五度微调、定调板、调式定位点和变调拔轮手柄构成),琴筒的前端设置有电声拾音器。2004年4月获得国家专利。

98、水晶电子二胡的研究、开发、生产与推广人——陕西王镇民族乐器创新研制工作室王镇。水晶电子二胡是当代科技与传统二胡相结合的新型产品,它能在保持传统演奏习惯和技巧的情况下,模拟出二胡、高胡、低胡、大提、小提、摇滚及三度、四度和弦 (声)等二十余种不同弦乐器的音色。近年来,王镇等人一直致力于水晶电子二胡的研究、开发、生产与推广。他研制的D5005号电子二胡参加2005年全国第二届高档民族乐器制作大赛荣获金奖和改革创新特别奖,已获得国家专利。

99、二胡音准器的发明人——邹廉科。该音准器由一个带千金的两个水晶玻璃支架,一根有音符的指位管和一根定位支撑钢丝组成。指位管上有五条线构成D、G、C、F四个调,可由学习者任意转动到任何一个调。演奏时只要指尖按准音位中心,发出的就会是你想要得到的那个音。当定位钢丝定位后,音准器任何一个部件都不会移动。钢丝下脚触到琴筒,两公分半缺口便于弓子推拉,整套四个规格,方便学习者根据手的长短选用。

100、胡琴辅助音准器的研制人——辽宁省海城市李万库。该产品于1996年11月申请国家专利,属于乐器教学辅助用具,可应用在二胡、高胡、中胡、京胡等拉弦乐器上。它包括带凹槽和滑道的立柱及能在其上上下活动、并能定位的调整品位器,安置在胡琴上起到与键盘乐器相类似的功能,清楚的识别琴弦上全音和半音的位置以及各调音阶的变化关系,使初学者保持正确的手指位置和指距间的关系。

101、二胡音位指板的研制人——上海艺术研究所陈正生。1985年陈正生利用弦乐音位尺原理设计,由指板、支撑架及音位旋杆三部分组成。指板上的音位按十二平均律绘制。

102、组合式胡琴音准定位装置的研制人——山东济南市俊达乐器研究中心周俊达。该装置设置在胡琴琴杆和琴弦之间,通过环扣式固定座在琴杆上设有上下组合的音准微调器和音准定位器。音准微调器设有支架以及固定在支架上的分弦架和合弦架,在支架中间设有横向的滑槽、带琴弦挂扣的调整滑块和调整螺母。音准定位器是在定音千斤下面的琴杆上设置带音阶刻度的定位杆。2004年12月获得国家专利。

103、油煎二胡琴马的研制人——王瑞泉、王乙。著名二胡制作师、原苏州民族乐器一厂高级工艺美术师王瑞泉和二胡教育家王乙在二胡琴码制作实践研究中发明了油煎码。油煎码采用色木或枫木制成琴码,通过石蜡加松香,加温油煎工艺处理,使琴码木质炭化,增加木材内部细胞腔的空松度,减小振动传导阻尼,加强琴码对振动声音传导的能力,使二胡发音更为明朗松亮,结实圆润。

104、最享盛名的二胡琴码制作人——彭曙光。湖北黄冈的彭曙光自1969年开始自己制作二胡琴码,其后一直乐此不疲,先后大量试用过用松节、枫木、酸枝、紫檀、榉木、山茶、松、杉、樟木、竹、骨、角、塑料等数十种材料,用声学和材料学的原理与二胡名家的使用心得相结合,制作出各种式样不同、大小不等、高低不一的二胡琴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得到广大二胡爱好者和演奏家的认可。特别是他纯手工制作的老松节码不但精细美观,而且音质效果的综合性能值较好,堪称琴码中之精品,被誉为“琴码王”。他还撰写发表了《二胡琴码制作经验谈》、《制作老松节二胡琴码经验谈》、《二胡千斤线制作经验谈》、《如何选择二胡经验谈》、《二胡如何降噪抑噪经验谈》等较有影响的文章。

105、最早定型的胡琴类乐器——京胡。京胡是在清乾隆五十年(1785 )左右,随着京剧的形成在胡琴基础上改制而成的京剧伴奏乐器,并一直沿用着胡琴的称呼(最早也称“二鼓子”)。早期的京胡琴杆短、琴筒小,蒙蟒皮或蛇皮,张丝弦,用软弓拉奏,称软弓胡琴。19世纪后出现硬弓。20 世纪上半叶,京剧演员不断降低音高,讲究行腔圆润,京胡的结构也随之变化,琴杆、琴筒不断加长,形成今日的形制。早期的京胡只有一种规格,经过制琴师与演奏者长期实践,根据京剧曲牌的不同而发展为多种规格,创制了西皮、二黄、娃娃调和拨子等几种专用京胡。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区别于其它剧种,正式称其为“京胡”。

106、第一把京二胡——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京剧乐队文场中只有京胡、月琴、三弦三大件(又称文三场)。1923年梅兰芳在北京排演新编剧目《西施》以及后来在上海排演《五湖船》时,总感到音乐伴奏枯燥单调,缺少一种有厚度的中音乐器作衬托,遂与琴师徐兰沅、王少卿研究增加中音乐器的问题。20 世纪20十年代,梅兰芳的琴师王少卿(1900—1959)与北京京胡制作师洪广源(1910—1975)共同研究试制,将苏州滩黄二胡去头截尾、去掉音窗和改蒙蛇皮等制成了京剧伴奏用的中音乐器。随后又改造了琴弦,由细丝弦改为粗丝弦,使音色更为协调。这种乐器后来就成为“京二胡”。起初京二胡只在伴奏曲牌中应用,梅兰芳感觉效果较好,又将二胡加入到旦角唱腔中。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创新得到社会的一致认可,京二胡逐步加入到生、旦、净各种角色的唱腔中。几十年来,京二胡的形制一直没有改变,故有王派京二胡之称。

107、京双合胡的创研人——1985年北京民族乐器厂孙汝桂发明将京胡与京二胡琴筒相对安装,一人可兼拉两种胡琴。

108、竹木结构可微调京胡的研制人——北京市新外大街冰窖胡同丁宝春。琴杆为竹木套接结构,其下部为竹结构(原京胡竹琴杆下半部的一节半琴杆),上半部为木制(木质材料或其它非竹材料),其琴轴为异体组合微调机械轴,由木制轴尾和金属轴头组成,金属轴头由三个轴套和一个可在轴套中移动的螺杆组成。1990年11月获得国家专利。

109、“一种改进的京胡”的研制人——北京市通县次渠镇东石村王志森。改进京胡与传统京胡的主要区别是:琴筒下侧有一个固定琴弦的螺栓,琴筒上侧有用螺丝固定并粘贴在琴筒内外壁上的铜夹板,其上固定有螺柱。螺柱上旋入一个带内外锥度的金属套筒。金属套筒的内锥孔中插入琴担。琴筒的后部内孔呈喇叭形。琴筒内径为36—44mm,长度为120—140mm。1995年6月获得发明专利。

110、玻璃钢京胡的研制人——天津市河东区占庄子张广励。该琴由五节一端具有榫头的中空管相互插接粘合构成琴担,第1、2节中空管上开有琴轴孔,末节中空管有锥度并开有风眼,与其相固定连接的琴筒的端口上套装夹紧尼龙膜的内外卡环。1995年8月获得国家专利。

111、带拾音器京胡的研制人——锦州市京剧团王锡三。该琴特征是在琴筒的一端用粘合剂粘有由塑料薄膜或其上有金属镀层的塑料薄膜作的发音膜;在发音膜的表面布置有呈放射状条或经纬线条或同心圆状条;在琴筒一端外表面用塑料胶带紧缠在发音膜上,另一端塞有隔音材料;在琴筒表面安有拾音器,将音频讯号转变成电讯号送至扬声器。2000年4月获得国家专利。

112、多功能京胡的研制人——辽宁省新民城南小区李长铁。该琴琴体采用压克力热成型技术(或优质木材)制作而成,有电声设备。琴杆为60-70CM,比传统琴杆长8CM,其上设有机械轴、琴弦锁、微调器、滑动定位千斤及十档音高定位板,双层聚脂膜人造蛇皮夹层中间有双回路镀膜电容极板。2003年2月获得发明专利。

113、“可调式蒙皮”龙凤形京胡的研制人——宋秀清。57岁的宋秀清原是一名机械制造工人,从1999年起开始制作铜京胡,2003年底在他的好友杨庆龙、王双英、黄宝华等人的协助下又研制成功了第一把“可调式蒙皮”龙凤形京胡。此琴已成功申请成为国家专利项目。

114、京胡上丝弦改用钢弦的开始——在20世纪 60年代搞现代戏及70年代搞“样板戏”时期,为了解决京胡使用丝弦产生的“阴阳弦”与交响乐队的音调不和谐问题,借鉴小提琴、二胡用金属弦的优点,也改用了特制的金属弦。在京胡使用钢弦的“革命”过程中,先后出现了铝弦、钢丝绳弦、康铜琴弦、德合银琴弦、铬制琴弦等。由于钢弦有着拉力强、不易断弦、音准好、音质优等特点,同时为以后的京胡加大规格尺寸的改革创造了音域范围方面的条件,就一直采用了钢弦。

115、京胡制作的首个部颁标准——1977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制定的京胡部颁标准。

116、京胡琴担向后弯曲工艺的首创人——许学慈。传统京胡制作,担子烤直即可。由于常年伴奏,担子在琴弦受力的作用下会普遍向前(琴弦方向)弯曲。1973年,许学慈在京胡制作工艺中大胆尝试使用了琴担向后调弯工艺,根据材料质地和调门的不同,把琴担向后调整到合适的弯度。担子从直顺到向后弯曲,符合力学原理,更适应不同功力的演奏者拉琴。这项新工艺开了京胡制作业的先河,它的问世引发了一场业界革命,被业界普遍推广采用。

117、京胡琴托的研制人——江苏省劳动模范、扬州三星电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电梯奇才”施凤鸣。20世纪70年代,施凤鸣曾是梅兰芳弟子陈正薇和沈小梅的合作琴师,他发明了“解放左手”京胡琴托,得到京胡大师何顺信的高度赞扬。

118、京胡上漆工艺的首创人——许学慈。以前,传统京胡制作不上漆或只上一层漆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学慈把琴担和琴筒都刷上清漆。这项工艺不仅增添了京胡的外观美,还可以阻止竹木水分的释放与吸收,从而达到音色的相对稳定,同时对琴担琴筒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19、京胡琴筒后口圆截面工艺的首创人——许学慈。传统京胡制作中琴筒后口的横截面是平的。1986年许学慈将琴筒的平截面改成了圆截面,增加了琴筒的外观美感。

120、绝版京胡——“梅兰对琴”。2005年10月19日,一对由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生产的纪念京胡名家的京胡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的2005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上亮相。这是第一把为众京胡名家刻名的京胡。上海京剧名票楼庄东在查阅相关资料并广泛征询专家意见后,确定了56位京胡名家的名单,并将这些名家的名字篆刻在这对纪念京胡上。
121、京胡黄铜丝千斤勾的初用——20世纪50年代,国营民族乐器厂成立,京胡上开始使用黄铜丝制的千斤勾。

122、京胡不锈钢千斤勾的创制人——北京京胡制作师刘正辉。

123、仿生皮京胡的研制人——北京京胡制作师刘正辉。

124、第一个硬胎皮质琴盒——杨宝忠装他的京胡名琴“黄老虎”和“黑老虎”的皮质琴盒。这两把胡琴均出自当时北京琉璃厂最具盛名的制琴大家史善明之手。

125、京胡“松香热化器”的研制人——刘正辉。该产品已获得国家专利。

126、用乌木、红木做京胡轴料的首创人——许学慈。传统京胡制作使用的轴料多为黄杨和黄檀,但黄杨易变形,黄檀质粗糙。1973年许学慈改用红木和乌木做轴料,经抛光处理后光可鉴人,坚硬而细腻,美观而耐用,成为非常理想的上乘轴料。目前京胡制作业已普遍使用这两种轴料。

127、最长的京胡弓——2005年10月1日,在郑州世纪欢乐园开幕的河南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上,全国第一家怪杰协会副会长许秦生带来了他自制的“天下第一弓”——长达1米3多的京胡长弓。据说此弓已获吉尼斯世界记录。

128、中国唯一健在的软弓京胡制作艺人——宋新田。宋新田是江苏徐州铜山县黄集镇黄宗村的盲人琴师,已八十二岁。软弓京胡使用的是软弓,用它可以拉出类似唢呐、扬琴的声音,可以模仿各种鸟鸣声。

129、独奏板胡的研制人——刘明源。为使板胡适应新的演奏形式,刘明源先生与乐器技师合作,对板胡的形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研制出有别于戏曲板胡的独奏板胡,使长期处于伴奏乐器的板胡登上了独奏舞台,为板胡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30、活动变调双千金板胡的研制人——1976年,著名板胡演奏家原野和倪志珊(50年代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演奏员,乐器改革专家)合作研制了活动变调双千斤板胡,倪志珊手制了机械部分。这种双千斤板胡兼有高、中音板胡的性能,大大丰富了板胡的表现力。丁鲁峰在1977年也改革成功世上仅有的一把双千金板胡,它不但集高音板胡和中音板胡于一身,更将音域向下扩展至e,比原来板胡降低了四度,而且更便于转调。

131、全新变调板胡的研制人——河南郑州市王金良、邰富刚、王森、王冠军、付广顺、鲁秀帮。该琴包括弦杆、内外弦定音装置、弓子、共鸣壳及底托。在外弦定音装置下方的弦杆上装有稳音压码,稳音压码下方的弦杆上装有变调千金。变调千金可为多档式和移动式。还在共鸣壳内装有铜质音碗。2001年4月获得国家专利。

132、高音、中音、次中音、低双音双千斤系列专利音乐板胡的研制人——山西省怀仁县王志刚。其主要特点是增设了前共鸣音箱,已获得国家专利。

133、四弦板胡的研制人——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金家街袁宝安。四弦板胡是在琴头正面的中部设有凹槽,四根琴弦分别经过千斤上的槽孔,又越过设在琴身上的指板和两个以中心线为对称的面板相对开口朝向两侧的琴箱,另一端固定在拉线板上。其特征在于中间两根琴弦是经过琴箱两面板间隙及两侧面板下部的边沿之后固定的,而两侧的两根琴弦则分别穿过琴箱箱体上部与面板相邻的通孔进入琴箱内,再从面板下部边沿上的通孔出来后固定,且在每根琴弦和面板之间各设一个琴码。此琴可以演奏各种和弦,于1991年10月申请了专利。

134、有立体声效果板胡的研制人——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物理系韩佩琦、高新存。其改进是增设一个辅助琴瓢,辅助琴瓢对接在琴板的另一侧,辅助琴瓢上与琴弦对应的部位设有上下弦口,琴弦由上下弦口中穿过。在原板胡琴瓢的右侧对接一个共鸣筒,从而使琴板两侧的声波振动都予以共鸣放大,声源由两个相反方向的共鸣筒中发出,因而具有立体声音效果。2005年3月获得国家专利。同年7月他们还获得具有立体声效果二胡的专利,其改进是增设一个辅助琴筒,辅助琴筒对接在琴皮的另一侧。

135、微型板胡的首制——2006年,由河南许昌市板胡爱好者苏金昌创意设计,分别由制琴师张平安和张学恩精心制作的两款“小个儿”豫剧板胡制作成功。与普通板胡相比,琴杆缩短了近20厘米,并在弦轴、腰码、千斤、琴托、弓杆、琴头装饰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据说这两款微型板胡音质音色纯正,可与普通板胡相媲美。

136、无缺口板胡杆机械调弦器的研制人——河南省柘城新建南街何景林。2005年3月获得国家专利。

137、高胡的发明者——吕文成(1898—1981)。20世纪20年代,受七板线转调法的启发和在音乐家、小提琴演奏家、小提琴制造家司徒梦岩(吕文成之师)的启发帮助下,吕文成试制成功了一种比常用二胡高出四五度音的改良二胡。他将传统二胡的琴杆缩短,外弦改革为钢弦,增加二、三把位的技法,又创造了双腿夹琴筒的持琴方式,从而使音域扩展,运指灵活,更适应广东音乐演奏风格发展的需要。这种改良过的二胡于1926年首次使用,获极大成功,以后便成为粤剧、粤乐中的主奏乐器。至五、六十年代,吕文成的改革二胡被广泛地吸收到我国民乐队中,在建制中位于高声部。为了区别使用,便于学术交流,约于50年代后期,外省的音乐家们把它称为“高胡”,即高音二胡的意思。但在广东,民间大多数人,尤其是粤剧、曲艺界还惯称二胡,把省外人演奏的二胡叫“南胡”。1977年著名高胡演奏家刘天一经过“文革”后重登舞台为中国交易会来宾演出时,节目单上明确写为“高胡演奏”,高胡这个名字便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为广东人所认知,此后全国都统称为高胡了。

138、双筒四弦高胡的研制人——1985年黑龙江省黑河地区文工团青年演奏员陈为研制成功并在中国音乐学院通过了技术鉴定,1986年7月获得国家专利。

139、改良高胡的研制人——四川音乐学院乐器研究室陈泽、赵砚臣(天津音乐学院教授)、陈欣。此琴20世纪90年代中期完成,1998年5月获得国家专利。其特征主要是在琴筒、皮面进行了改进及外加共鸣罩,琴筒内壁及共鸣罩内壁贴有竹簧。

140、用小提琴琴头图形作为粤胡琴杆琴头的设计人——20世纪40年代北京陈韶轩乐器社店主陈韶轩。

141、两用活动高胡托板的研制人——苏州拉弦乐器制作师、工艺师沈德庆。

142、高胡夹音效果器的研制人——山东省莱西市北墅生建石墨矿教务所邢大鹏。效果器由夹音托、前夹音垫、后夹音垫及调控螺杆组成,前夹音垫、后夹音垫设在夹音托内部两端,使用时和琴筒两端相接触,调控螺杆从夹音托一端穿过,用于调整固定前夹音垫。1993年6月获得国家专利。

143、系列三弦高胡、二胡、中胡的设计制作人——张子锐。他于1956年设计制作了系列四弦、系列三弦和系列三弦高胡、二胡、中胡。

144、二胡、高胡、中胡系列高音区音质音量改良的项目主研人——陈泽、陈欣。1993年 2月,文化部“民族乐器改革研讨会”决定把民族拉弦乐器高音区音质、音量的研究作为文化部其后重点科研攻关课题,并将此项目交由四川音乐学院陈泽、陈欣(民乐系二胡专业学生)父女及当时天津音乐学院教授、文化部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组组长赵砚臣负责完成。1995年上半年,两把改制的高胡经测试效果满意,其音色比传统高胡更柔和高亢。1999年 5月 25日,几把系列琴经文化部组织专家鉴定,与会专家一致通过该成果评定为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推荐给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2000年 4月 6日,陈泽、陈欣父女俩作为项目主研人的“二胡、高胡、中胡系列高音区音质音量的改良”荣获 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45、玉石二胡、玉石高胡、玉石京胡、玉石板胡的首创者——邵志培。邵志培系浙江绍兴人,1981年“突发奇思”制作玉石乐器,经五年准备,自1986年7月开始制作,至1994年先后制作出玉石笛、葫芦丝、二胡、小提琴、单簧管等40余种石雕乐器。其中玉石二胡因琴筒类型不同还分为传统型二胡、二泉二胡、低调二胡。
本文标签

胡琴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近二千首二胡曲谱分享

[导读]你喜欢二胡吗?你会拉二胡吗?小编本篇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二胡曲谱的专题;我们收集了近二千首二胡曲谱子,其中包括:...阅读全文

近两百首二胡伴奏试听与下载

[导读]小编收集近两百首二胡伴奏音频,其中有二胡名家演奏作品,也有国内外二胡爱好者演奏作品,所有伴奏音乐可免费在线试听与...阅读全文

近1800个二胡演奏视频欣赏

[导读]小编收集近两千个二胡演奏的视频,喜爱二胡的网友不要错过,这近两千首二胡演奏歌曲的盛宴,小编为方便广大二胡爱好者欣...阅读全文

二胡入门基础教程大全

[导读]小编整理本篇二胡如何入门的专题,旨为帮助初学习二胡的朋友找到适合自已的方法。哪么怎样才能快速入门呢?我们建议先看...阅读全文

二胡视频教程锦集

[导读]小编收集外优秀的二胡视频教程组建一个专门的二胡视频教程专题,这些教程对于初学二胡或是自学二胡的网友会有一定帮助,...阅读全文

二百多首二胡曲mp3试听与下载

[导读]小编收集近三百个二胡演奏音频,其中有二胡名家演奏作品,也有国内外二胡爱好者演奏作品,所有音乐可免费在线试听与下载...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