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文章以作者自身教学经验为实例,从音乐教育的角度出发,阐述家长在陪同孩子练琴过程中,要充当老师的助手,要用科学的方法正确辅导孩子,要时刻注意用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榜样,并要和孩子成为朋友等。
关键词:家长 二胡 民族器乐 音乐教育
二胡作为民族乐器之王,以其悠久的历史、繁复的技法、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见长,一直为百姓所喜爱。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许多家长也越来越注重孩子音乐素质的培养,学习二胡被认为是儿童智力开发、素质培养的理想途径之一。
学习二胡不仅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增强音乐素养,还能锻炼孩子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对个人的文化品行、道德风尚、良好品格的形成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能使孩子在学习民族乐器的同时,增加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体验和认识。这些都使得近年来在全国掀起一股“二胡热”,许多家长为孩子报名学二胡,期待孩子早日学有所成,登台演奏。然而,一旦开始学习,现实与梦想的差距就逐步显现出来。二胡是民族器乐中较难掌握的一件乐器,学习二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长每周要接送孩子去老师家学琴,回家后还要督促孩子练琴。毫无疑问,家长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二胡,如果没有家长的参与,光靠老师,孩子的学习有可能事倍功半,很难取得成功。孩子一周基本要跟随老师学习一课时,其余时间都是在家长的督促和指导下练习,消化学习内容。家长是孩子的家庭教师,是孩子成功的一个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在儿童学琴时期,特别是学习初期,家长的作用几乎是决定性的。但很多家长不懂音乐,在辅导孩子学习时常感到无所适从,尤其是连续几个星期孩子在老师回课不理想时,家长一般都会很着急,却不知该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
那么,家长如何才能在二胡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呢?笔者作为二胡教师,同时作为一名学习二胡的孩子的家长,结合自身教学和培养经验,试作如下浅述。
一、充当老师的助手
家长与老师的配合,是孩子获取进步的重要因素。有的家长以为帮孩子买了二胡,请了老师,自己就没事了,甚至还经常找别人接送自己的孩子上下课,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通常孩子的自觉性较差,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都有限,仅靠老师上课时那几十分钟的传授,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老师提出的要求,更难以抓住学习的重点,甚至也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作业等,所以老师的很多要求都有赖于家长回家后去帮助孩子施行。家长课后对孩子的辅导实际上是老师课堂教学的延伸,这就要求家长跟随孩子在老师回课时注意听讲,仔细记录每一首曲子的演奏要领、难点和解决方法,以便课后正确辅导孩子练习。
特别在孩子学习初期,家长对老师要求和意图的理解非常关键,因为在一开始的教学中,与其说老师在教孩子,还不如说是在教孩子的家长。所以,特别是四五岁学生的家长,应事先跟老师多沟通,向老师了解孩子学琴时有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以及家长在孩子学琴中需要做的事项,这样,家长在未上课前就有相应的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事先阅读有关书籍,做好充分的案头工作。
我们时常会听到家长这样对孩子说:“爸爸妈妈对音乐一窍不通,既不会弹琴也不会唱歌,以后学二胡可要抓紧时间、自觉练习。”此类话语道出了家长们在学习认识上的许多误区。应该说大多数家长都不太懂得音乐,但家长的理解力、领悟力都比孩子强。虽然家长不会拉琴,但应在老师给孩子上课时认真做好记录,课后积极引导孩子按老师的要求去练习,如提示孩子左右手科学、规范的手型,左右手走指运弓的方法,以及不同速度、力度的练习等。
此外,有一些家长对老师上课的内容和要求并没有理解清楚,又不好意思说出来。要知道家长不清楚学习的内容和要求,课后不懂按老师的要求监督和引导孩子正确练习,容易使孩子学习走弯路,会影响孩子学习的进度和学习兴趣,不利于孩子的进步。在回课中,家长若有不明白不清楚地方,应主动要求老师再示范一遍或再说一次。只有确实把问题搞清楚,课后才能正确有效地指导孩子练习。家长还应及时与老师交流孩子课后练琴的情况,共同帮助孩子进步。
二、用科学正确的方法辅导孩子
帮助孩子科学合理安排练琴时间,培养孩子独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有效的练琴方法等,是家长的另一项重要工作。
首先,要合理安排孩子的练琴时间。一些演奏家成名成家的故事使得部分家长认为练琴时间越长收获越多,让孩子一坐就练上三四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这其实是个误区。通常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所以每次安排练琴的时间都不宜太长,把握在一刻钟左右,然后让孩子玩一会,再继续督促引导其练习。如此多次反复,不断巩固,加深记忆,提高效率,既保证练琴有足够时间,又保证练习质量,而且孩子也不会觉得练琴的负担过重。
其次,要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家长应准确把握孩子的生活习惯,掌握孩子的生活状态和规律,选择在孩子精神状态较好的时段练琴,并且尽可能固定下来,使孩子每天在这个时候自主、主动地练琴。相反,在孩子容易疲倦、人多事杂的时候则不应强迫孩子去练琴,否则会消磨孩子对练琴的兴趣与能力。
此外,我们还常常看到孩子练琴时,家长帮助翻谱、识谱、校音等,就差没有帮孩子拉琴了。这样直接的结果是,容易养成孩子的惰性和依赖性,因为家长长期代替孩子用脑,代替孩子的听觉分辨音乐。长此下去,会使孩子有很大的依赖性,一旦脱离家长的帮助,就会觉得非常不适应,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慢慢地就失去了本有的能力与实际应达到的练习效果,上课记不住老师提出的要求,下课也不会练习。所以,家长辅导孩子时绝不应代替孩子去看谱和思考,宁愿花很长时间去引导和寻找解决方法,也不能急于求成让孩子不动脑筋去练琴。殊不知,思考过程往往要比结果重要得多。因此,一开始就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不能让孩子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最后,练琴时一定要讲究科学有效的方法,因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