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觉得是孩子没有兴趣而放弃了,学琴本是小儿玩家家,可有可无,不学算了。这其中的确不适合学琴的孩子少,冤假错案的多。
小雨觉得学琴是一件人生大事,不做便罢,但是既然坚定要做,就像是入了黑社会,不可轻率而为的退出来啦嘿嘿(跟婚姻一样,加入婚姻队伍就相当于加入黑社会,哈哈!逗!)
当然,有的孩子是的确需要适时而退,而大部分孩子并不需要,夫妻之间都是会有摩擦和吵闹,孩子跟钢琴时间久,就必然会产生很多情绪,这里也包括逆反情绪和厌倦情绪。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焦虑和过度的放大矛盾。
如果对钢琴学习只是抱着好奇之心,和试探之心,也不是不可,这也不失为人生中一段误把钻石当玻璃的有趣经历。也不应受到横加指责。
琴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更需要跟孩子做好沟通,看孩子是否乐意一起来做。不哄不骗,认真坦诚的说学琴有乐有苦,尊重孩子的选择,他们就会全力以赴。谁也不喜欢被欺骗着去做一件长期完成的事情。尊重他们,把他们当做一个即将成为成熟个体的人,他们就会从中的到成长的力量。
所谓的风险还是家长的期望值,付出和期望永远成正比,付出的越多,期望的越高,即便你练就一身百毒不侵,在钢琴高课酬和满世界的比赛、考级中的压力和舆论下,也会禁不住动了凡心。
钢琴考验的不仅是孩子的教养,更是家长的修养。家长的眼界和修养,决定了孩子的前景和教养。
在欧美国家,家长不给孩子很高的期望值,相反钢琴普及率非常高,并没有像在中国惹得一身骂名压迫孩子的童年。。。。。什么的。仿佛是钢琴毁灭了孩子游戏的时间和家庭的和谐。
因此,学琴长久与否,还是在于家长对学琴费用的承受力和期望值。如果让一个倾其所有学琴的家庭对孩子的学琴成果不做任何期望是一件不切实的事情。
若要轻松学琴,不仅是心情轻松,口袋也要轻松,思想且要坚定简单。
这些都想好后,上课就应该是件认真的事情,家长应该配合老师做好笔记,沟通清楚。下课后,在一周中应该安排有序,坚持固定时间来做这些事情,让孩子生活在有条理有秩序的环境中,这些都是有教养的体现。而教养是一种力量和智慧。
通常只要家长能良好配合,孩子的表现就不会逊色。
钢琴老师最怕什么样的家长?我们主要终结了以下三种类型。
1.上课总是迟到,或者频繁请假,这样的孩子暗含一个习惯:就是做事情随意性太强。这样的习惯是来源于家庭的,有这个习惯的孩子和家长,平时学习效率和坚持力都不够,老师即便很用心教学,但是耗力还不见效果。
2.家长喜欢攀比,或比考级程度,或比谁弹的快、技巧玄乎。这对于比较注重打基础的老师来说,这样的家长如果三番五次的提出类似的拔高程度的要求,对与老师的教学是一种打乱和伤害。
3.完全不管孩子练琴,交给孩子和老师。孩子的学习如同小动物的成长,需要大动物来陪伴和引导,完全不管,或者交给陪练,这些都不算是好的办法,家长虽然不太懂音乐没关系,关键是在陪伴的过程,充满安定的爱和耐心,离开这些,孩子学起来,自己觉得没有意思,长久下去不见成效,就会自然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