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10,a小调,在巴黎写的第一首奏鸣曲,在风格上经历了明显的变化。第一乐章Allegro Maestoso宽广、宏伟,像进行曲,然而主要的主题却是悲剧性的。莫扎特在这个乐章中没有勾画出一个鲜明对比的第二主题,而是写了一系列的十六分音符,先在右手,后在左手,如此,排除了任何主题方面有机发展的可能性。这里的十六分音符不能弹得太快。在展开部,有些新的思想得到表现,使人想起协奏曲的气氛,其中如同独奏和全奏交替出现。这里有些技巧预示着未来的浪漫主义时期,如:低音声部的曲调及一系列连续不断的转调。充满活力的处理,丰富的和声语言,以及对这些新思维的宽阔、富有表情力的发展,都充分证明这首奏鸣曲是由一位新的莫扎特所创作。它的内在核心--有时内向,有时充满热情,向那种认为莫扎特只有轻快和优雅的认识提出了挑战。Andante中间部分的颤音和节奏图式亦暗示着浪漫主义的个性。最后乐章Presto是一首焦急不安的回旋曲,其中有许多棘手的大跳和无休无止气喘吁吁的节奏模式。这首奏鸣曲是莫扎特第一首小调的奏鸣曲,其风格十分强大有力,然而是悲剧性的,抑郁的,可能和他母亲的去世有关。
K.311,D大调,在曼海姆创作,比K.310早一年。第一乐章很光彩,主题得到广泛的发展,再现时第一、第二主题倒过来。富有表情的An-dante天真和简单,Rondo篇幅较大,很华丽,充满对比。这首作品涉及一种更为宏大的概念,和莫扎特当时严肃的交响乐作品有关。
K.330,c大调,篇幅比其他几首小,第一和第三乐章都是奏鸣曲快板,虽然它的技巧结构更为清晰透明,但整首奏鸣曲有饱满的表情以及非常有趣的音乐构思。终曲小快板开始主题的民间因素是很不平常的。
K.331,A大调,第一乐章的主题和变奏有纯净的线条和织体,虽然莫扎特有些其他变奏曲在构思方面比这首更宏大,但他很少创作出如此流畅和清晰的变奏曲。除了一个小调的变奏外,他始终不离开原始主题的线条,其结果是一个连续的十分富有表情的旋律线。在演奏此乐章时必须十分注意莫扎特的各种奏法。第二乐章是一首美丽的小步舞曲,有一种不常见的宽阔内容。Trio如此壮观从容地流动,某种程度代替了这里所缺少的通常的Aa~gio。最后乐章Alia Turka是一首法国风格的回旋曲,演奏速度不能太快,否则会失去音乐的迷人之处。此首奏鸣曲没有一个乐章是奏鸣曲快板。
K.332,F大调,通过在巴黎的经历,莫扎特现在已发现了许多新的表达方法。第一乐章用的三拍子节奏,这在钢琴奏鸣曲中较少运用。第二主题使人想起维也纳的舞蹈所常有的某些语言特征。整个音乐思想的紧凑以及处理方法的直截了当,使这首奏鸣曲具有一种十分古典的性质。但华丽的终曲有着戏剧性和抒情性的鲜明对比,织体丰富而强有力,其充满变化和想像力的幻想成分,宣告了即将到来的浪漫主义。
K.333,降B大调,比其他任何一首奏鸣曲更为抒情。第一乐章有 J.c.巴赫影响的色调,后者1778年到巴黎时无疑给莫扎特看了他后期的奏鸣曲,但此时莫扎特已能出色地掌握自己的风格以及熟练的技巧,因而任何外来影响都被吸收消化直至以后重新出现在莫扎特的特征中。Andante Cantabile的深刻特点以及极不平常的大胆的和声进行,都证明这部作品属于完全成熟时期的杰作。终曲乐章是回旋曲形式的完美范例,并在各种构思中得到充实和扩大了。
K.457,《c小调奏鸣曲》,是题献给他的一个学生的。简单地看一下这首奏鸣曲,就会发现,没有任何在贝多芬之前创作的音乐中,包含这么多贝多芬因素。在这首令人惊讶和感到意外的奏鸣曲中,呈现出主题的对比和不停止的挣扎。在它华丽的外表下面,存在着莫扎特任何其他奏鸣曲中找不到的一种严肃和热情的场面:代表统治力量的不同因素之间的冲突和斗争。这里不仅有主题的对比,还有力度的对比,尤其在第一乐章中。Adagio有主题的三次呈示,每次有微妙变化。它是一个由温柔和高贵的情感形成的乐句,并往往在主音上结束。在第一主题三次呈现过程中,有两个不同的主题插入中间,一个是庄严的,一个几乎是虔诚的,创造了一首感人的、主观内向的乐曲,是莫扎特最好的慢乐章,精细、绚丽、非常有表情。终曲也是严肃的,一种问和答的对话,经常被休止符或预示的静止所打破,使这个乐章具有一种绝望的感觉,完全不像平时的莫扎特。整首乐曲充满着深刻的痛苦,在音乐语言方面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这首作品是莫扎特在奏鸣曲这个种类作品中最宏大的一首,同时也是对贝多芬产生深刻印象的一首出色的作品,是奏鸣曲文献中一部不朽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