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弦
选自《琴学备要》音律篇
文/顾梅羹
凡学习古琴,必先定弦,要研究琴律,定弦更必须精确。琴有五调,它的弦音各不相同,非先分别调的正、外,定好弦的缓、急,就无从得到弦上五声的部位。五调以通常所用的一调为正调,其余四调为外调,外调都是由正调紧弦、慢弦生出来的,我国古典音乐“还宫转调”的方法,“顺生”,“逆生”的道理完全在此。学者能由此思索,一旦豁然贯通,那么,一切隔膜疑难,就会不迎刃而解了。
各调定弦法,备载后表,即以大、小间勾(隔两弦一挑一勾为大间勾,隔一弦的为小间勾)交互施用,取得同声或和声。(凡母、子相生之声称为和,实则都是取得同度的音)惟琴家平常弹琴的时候,向从便利,先定四五七弦,而现在这里所说的定弦是要定弦上的五声,既是讲五声,那就必须按着次序先说宫起,诸声才有依据,所以应该不拘弦位只择某弦为宫的先定,使它紧、慢合度(或用定音器更准确),然后由宫而征、而商、羽、角,说相生的次序,以定余弦,才与乐理相通。
五调中既是以正调为主调,外调都是由它递转生出,所以,又必须先定好正调的弦,要转外调,就只须动应紧应慢的弦了。(现在多数琴家都是定正调的宫弦合洞箫小工调的“上”字,即现代音名“F”的音高)。定弦原有按音、泛音、散音三个方法,兹分别列三表如下:
五调按音定弦表:
弦间徽际,可取同声之处极多,而上表定弦,是按照传统的方法,只用九徽、十徽,且必以按外弦散内弦为限,不然,宁可阙着,这因为九徽为本弦的子声(即本弦散音的纯五度处),十徽为本弦的母声(即本弦散音的纯四度处),以母子来求他弦,音最和协。又因外弦音浊,内弦音清,按浊散清,音恰如一(成同度阙系),所以可取。
五调泛音定弦表:
泛音为琴中极精妙的音,最宜用来定弦。因为按音洪浊,很难取准,而且按的时候,若稍不正确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惟有泛音轻清,出自天然,没有这种毛病。上表定弦法,也是专取七徽、九徽、十徽的音,其余种徽不用,理由与按音相同。(泛音九徽也是本弦的子声,七徽、十徽均与本弦同声,惟无母声。)
五调散音定弦表:
散音定弦,旧谱中仅仅载了这个名称,没有说方法,大概不外用两弦的和音,然取准很难,琴家少用。兹姑列一表,以见弦度上下相生的方法。
琴的外调,都是由正调递转生出,或用紧弦而生四调,或用慢弦而生四调,连正调应有九调之多,(详后立调章)假使再往前推,更不止这些,然传统的调止有五个,所以各表中仅列五调。
凡就正调紧弦开慢弦,其紧、慢的程度究竟是多少呢,这在琴谱里面,多数是注紧某弦一徽,或注慢某弦一徽。然其实仅有十徽、十一徽间分数八分的相差,不到一徽(一徽间为十分)。又或云紧、慢一音,那就又要知道是半音度的一音而不是全音度的一音(凡变宫至宫,变征至征,角至清角,羽至清羽,为半音度。详后审声章)。其和音法则就原用小间按十徽八分取应者,移按十徽调和。应用紧者,紧散挑的弦,应用慢者,慢按勾的弦,便成各调了。(例如正调按三散五取应,原在十徽八分,今移按三弦十徽,与散五弦同调,或紧五弦,或慢三弦,都成外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