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雷引》题解
《西麓堂琴统》:
周公东征,四国流言,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拔。王乃启金縢之书,得周公以身代武五之说,感泣迎公,遂有此曲。
《太音补遗》:
圣人以迁善改过为益之大,后人作资益吟,风雷引以自警。盖欲如风之烈,雷之迅以迁善改过也。闻其声令人惕然。
《玉梧琴谱》:
与前谱同。
《藏春坞琴谱》:
与前谱同。
《琴苑心传全编》:
按琴史,鲁人贺云遇神人所授也。其音疏畅清越,通彻造化,迥然神矣。
《五知斋琴谱》:
鲁人贺云遇神人授之。其音溜亮幽奇,宜紧弹。五句入调,句句风云,声声雷雨。大凡鼓曲,头慢中紧,尾稍缓不曲终。此曲音韵一气重弹,贯串到底,与他曲音调迥异。细辨勾剔,律注分明,同好者审之。
《蕉庵琴谱》:
(与前谱同)……贯串到底,勾剔方得入神,则风云雷雨宛在目前。同好者自能审之也。
《风雷引》后记
《琴谱析微》:
鼓以雷霆,润以风雨,王者赏罚之权,亦莫大乎是。
《五知斋琴谱》:
风雷一操,其来尚矣。吾友韦子寅先生曾经参考,而天池严先生亦加较正,后青山徐先生又复详订,是以诸谱俱备载也。余今之谱,更集众谱之美而兼收损益之。独自一至十,音声意味,另有不同。左必悬落,右取落指吟猱。如雷之影影,风之发发,往来动荡,多用蜀派,音自奇特,韵自铿锵,恰合风雷之旨。如在九徽得声,必下正或上八七,方用吟猱,始得本调元音也。凡我同好,先看从前各谱,次观兹谱,则粗细自判然矣。
《小兰琴谱》:
相传为周公在东之操,或曰,古人梦中神授之曲。观其节奏,奇纵突兀,苍 险峻,自非凡调,只觉真气动人,凡绰注吟猱,俱以劲峭取音,整乱取致。苍古奇纵,突兀飘忽,无一毫柔靡之音。以诚虔操此调,天为之变色。
《律话》:
古有霹雳引,楚商梁作。出游九皋之泽,遇风雷霹雳,畏惧而归,作此引。今此操名风雷引,盖唐人慕古之作也。
或曰,风雷引相传鲁国贺云遇神人,授以皎月、风雷二引。而琴谈载贺云夜静弹琴於淮泗,有三人来,自称商之三贤,授以皎月、风雷。然则鲁奉周正朔,而所授又商朝之贤,此又安得用唐人之律而律之耶?曰:相传之伪也。故造出商朝所谓商三贤者,果何人也?盖贺氏当唐之世,琴名最盛。世传贺若调至宋不绝,苏东坡谓贺若调乃若水人名也。又赐绯调亦贺氏对帝鼓琴,帝悦赐绯调之名。窍谓此操乃贺氏法开元遗音所制,欲神奇此谱,故嫁其名於伊祖以为古音,恐人议其周无商音,复捏出商三贤来以自实之耳。然此操世传有二种。一作宫音,一作商音。按其节奏,惟此谱音律完善,有合唐宋作曲之例,虽手人删改,亦为善本也。
《槐阴书屋琴谱》:
此曲一气重弹,贯串到底。左必悬落,右取落指吟猱如雷之轰轰,风之发发,往来动宕,音自奇特,韵自铿锵。
《张鞠田琴谱》:
鲁人贺云遇神人授之。音溜亮幽奇,宜紧弹。五句入调。句句风云,声声雷雨……
《琴学初津》:
是曲,鲁人贺云遇神人授之。其音溜亮,句句风云雷雨旧谱韵调间杂,五音少序,细较诸谱,题神皆同,取用皆异者,缘与黄钟间互之故也。旧用诸位,查阅各谱便知,是谱细为较正,则神全意美,义详内篇。至於用指取音,留意起伏停顿,轻重相投,洪纤相济,则神妙异於常曲也。良士跋
《风雷引》小标题
《西麓堂琴统》:
一、颖粟蔽野;二、震风凌雨;三、游雷虩虩;四、偃禾拔木;五、尽弁启册;六、执书泣悟;七、天雨及风;八、镐京乐岁。
《古音正宗》:
一、起蘋生浪;二、出地发天;三、偃草鸣条;四、发萌惊蛰;五、倒海掀江;六、破山送雨;七、播荡乾坤;八、宣扬号令;九、八节吹嘘;十、万物作解;十一、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