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习惯于将演奏京胡称为“拉胡琴”,其实这种称谓是不科学、不完整、不准确的。
据有关资料表明,京胡源于胡琴。胡琴系古代弦乐器,传自西北或北部少数民族,故称“胡”,当时胡琴泛指琵琶、五弦、箜篌等拨、擦弦乐器。
弓弦乐器亦称擦弦乐器,是用弓摩擦琴弦以发音的乐器总称,我国古代的弓弦乐器以胡琴为主,传入年代不详,当不迟于汉代。
《元史?礼乐志》:“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这才是后世俗谓的胡琴。蒙蛇皮、蟒皮、薄木板、笋壳等为共鸣膜,膜上置马。(摘自《中国文化史辞典》)
捩的本意是扭转。扭意指:掉转、转动;身体左右摆动;揪住等。扭力是使事物发生扭转形变的力。扭转的解释应为:l、掉转;2、纠正或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古人将“用弓捩之”来形容胡琴演奏是有其丰富内涵的。
而拉的意义是很简单的,用于京胡的演奏有两条可以引用1、用力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跟着自己移动;2、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这就是拉胡琴的本意。
捩的更深刻的内涵是操控,京胡演奏者要运用高超的艺术,按照一定的程序、原则和技术要求进行复杂的推拉、运转和控制。例如,京胡的基要弓序为:
外弦:拉、推;
里弦:拉、推;
上弦——里弦:拉—推和推—拉;
里弦——外弦:拉—推和推—拉;
其它如:抖弓,小抖弓等都是以上方法的外延和变化。
上述可见,如此繁多的弓序绝非一个“拉”字所能涵盖的。京胡演奏十分复杂和难修,往往使意志薄弱者望而却步或半途而废,在下也有“非其人不能学,非其人不能传”之叹。
笔者用了四十余年的工夫,对京胡的演奏进行了研究,现将一些粗浅的体会和认识向大家汇报。请不吝赐教。
一、意与力的关系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书法讲究意在笔先,操琴更应意在琴先。
从意与力的关系而言:意为力之帅,力为意之军,意即力也,二者互根互为,密不可分。
操琴者的力度和速度,均须提前设计和练就,伴奏时,因角色不同、演员的情绪变化和剧情需要予以适当的配送。譬如,抓举杠铃的力与拿水碗的力以及推车的力,打球的力等,均须予以适当的用力分配。
我国京胡大师和圣手,都有着惊人的创意成果,他们通过长期实践,创意出各种可供实际需要的功力,为此,成为如醉如痴的追星族们崇拜偶像。他们的娴熟技法,美妙琴音和各具特色的演奏风格,恰如身怀绝技的魔术大师令观者如堕五里雾中,神奇至极而不可捉摸,操琴者或轻或重,或缓或疾,抑扬顿挫,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由此也培养了一大批琴迷。
大道至简,伟大源自平凡,大师们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风、马、箭、黄钟、山谷、杠杆、球等客观事物,均作为创意中的营养,而广泛汲取,然后恰如其分地予以应用。而我们观者,当然看不透这些艺术大师的形于外而行于内的内力和奇功,而且各种意念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和演奏技巧,变幻奇快,自然令我们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例如,大师曾言:操琴时要做到,宽时可以走马,密时不使透风。他们还借鉴了打乒乓球的一些动作,引进操琴动作,动作优美,内力充裕。
二、力不独见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我们持弓由弓根向外拉出,与此同时,琴体也有一个相反的力,否则拉弓动作就无法完成,反之亦然。所以要求操琴者,左手握琴,始终有一个将琴体向腿部下压的力,以保证右手推拉自如,从这个意义上说,右手的力是由左手出的。
三、摩擦与杠杆
胡琴被称为擦弦乐器,也就是说,操琴是运用弓子的马尾摩擦琴弦,通过琴筒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摩擦力的大小决定音量的大小,如何制造摩擦力,单靠松香是不行的,问题是传统的京胡不同于西洋的提琴,提琴的弓子游离于弦的禁锢之外,平推平拉琴弦,振动自然递送琴箱,产生共鸣。京胡则不然,它的推与拉是不一样的,它的推弓如同以槌击鼓,而向外拉弓时琴弦就会有一个“离经叛道”般地向外扩张的膨出“山口”(“胡琴马槽”)的变形动作。必然影响其音值和音量,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否,是京胡演奏水平的试金石和重要标准之一。
以上简述可见,京胡向外拉弓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否则,京胡雄健的阳刚之美很难表现。从我们见到的存世不多的老琴可见,琴担的共鸣节(琴筒与琴担的相接上端)均被磨成内凹,虽然经常点化松香,也难掩大师们的行弓痕迹,人们神龙见首不见尾,只看见拉,不明白推。其实这就是呈变形新态的杠杆力的巧妙运用。这个杠杆力,是将琴担视为支点,琴弦视为重点,弓根视为力点。有了这个支点,持琴者就如同有了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襄理。操琴者在为自己制造阻力的同时,得到的却是如同神助般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之源和随意支取的“银行储蓄存款”。难怪,许多外行和业内低手发音总是:虚、浮、噪、干、瘪、漂、弱、岔、次、怯。操琴高手乃至缺少文化底蕴的名家往往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令学者难窥其奥。当然也有少数大师因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将此作为至宝秘而不传——因为旧有“宁送一锭金,不把艺来传”和“千两黄金不卖道,十字街头送故交”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