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陈晨
昨晚,作为上海交响乐团开幕演出季的第三场演出,在东方艺术中心举行的“耄耋桃李,黄晓同80华诞师生专场”上,当黄晓同颤颤巍巍地被余隆扶上指挥台,老人坐定后气定神闲地开始扬起手中的指挥棒,“一代宗师”的气场令全场屏息。整场热闹欢腾的音乐会,最终以一曲深沉舒缓的《天方夜谭》压轴收尾。这首讲述“王子与公主”优美爱情的“小夜曲”融合了温情脉脉的缠绵倾诉与娇蛮俏皮的活泼跳跃。旋律中的深沉与悠扬交替流转,浓浓的爱意弥漫在音乐厅上空。
比起东艺音乐厅以往较多的高雅艺术,昨晚的音乐会在曲目上均属于通俗易懂的入门级,大牌指挥家们举手投足间的抑扬顿挫即可将现场气氛调节到高潮。而这绝不是一场浅显的音乐会,相反它是深沉的、充满爱意的音乐会,是师生之间的情谊,是指挥家们的“致青春”,亦是黄晓同的“再回首”。
也许是为了契合庆生的欢愉气氛,昨晚的音乐会上,指挥家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热烈的歌剧序曲,令现场气氛始终处在“发烧”状态。
黄晓同的得意门生、上海交响乐团“掌门人”余隆首先登台,以一首威尔第《命运之力》序曲为音乐会暖场。铜管乐肃穆的快板充满力量感,弦乐紧凑地展开命运的质问。
下半场林友声指挥的《西西里晚祷》则表现得规整、严谨,泛出绚丽的古典主义色彩,庄重与典雅并进演绎出浪漫的戏剧性矛盾冲突。陈燮阳选择了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的交响音乐顶峰之作《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这部序曲的旋律轻快、华丽,演奏技巧高超,在俄罗斯管弦乐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欢腾奔涌、连绵不断的音阶如同喷洒的水花一样跳跃在舞台,鲜明生动的音乐语言和陈燮阳慷慨激昂的手势一齐点燃了观众的热情。
来自西藏的指挥家俄珠多吉告诉早报记者,参加这场音乐会比自己在外面指挥任何音乐会都要紧张,感觉好像回到年少的时候,来给老师交回课作业。“我现在已经退休了,但一听到老师的召唤,又好像回到学生时代,很紧张,又翻谱子又听录音,感觉要去上课等待老师的检查一样。”
二十年前,同样的生日音乐会,俄珠多吉在现场演出了当年恩师亲手教授的乐曲,而在昨晚的音乐会上,俄珠多吉带来的是一首藏族风情浓郁的《热巴舞曲》,向老师汇报近年来自己致力于推广民族艺术与西方交响乐的成果。
黄晓同最后奏响的《天方夜谭》反倒使整场音乐会沉下来些许。“柯萨科夫的《天方夜谭》艳丽深厚,又通俗易懂,你看我前面是陈燮阳,指得闹腾极了。但一直这么闹腾着,音乐会没有层次。不过我也很能理解他们这样选曲,这个舞台汇聚了这么多顶尖的指挥,每个人都想露一手,每个人都想把最拿手的曲子拿出来博得观众最大程度的认可。他们都去挤那一扇门,我就把门再敞开点。”
音乐会末尾,几位学生推上蛋糕为老师唱响生日歌的场面充满了温馨与感动。
“也许他们自己会当作是考试,但我不会再给他们打分了。”亲自上阵之前,黄晓同坐在观众席里,聚精会神地听完所有学生的演奏,有时若有所思,有时双手高举过头带头热烈鼓掌。也许正如陈燮阳所说,“没有哪位老师会对自己的学生百分百满意的。”
每个学生名指挥,当年都把着手挥过
余隆、汤沐海、陈燮阳、张国勇、林友声、许忠……黄晓同的学生几乎占据了当下中生代指挥的“第一梯队”,而无论多大牌、取得多大成就,黄晓同说,在他眼里,这些指挥家都是他的孩子。例如余隆,黄晓同回想起余隆小时候,就是个“太活跃”的孩子,“他指挥不好莫扎特,我虽然骂他但也不约束他。就像今天,他是一个复合型的指挥家,虽然少了些心思沉在音乐里钻研,但他看到更大的格局,知道眼前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他的才能也是别人所不及的。”而继承了教学“衣钵”的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张国勇也让黄晓同颇感欣慰,“张国勇是一位理智与头脑兼备的指挥,他懂得实践的重要性,利用自己的双重身份带着学生走出学校,在歌剧院和乐团排练。”看完陈燮阳的排练,黄晓同评价说,“他还是那么帅气,英姿飒爽,和年轻的时候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