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部反映蒙汉民族团结的大型民族舞剧《不落的太阳》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大剧院上演。动人的情节、绚丽的舞姿、优美的音乐、恰当的舞美……让这部有着史诗气质的舞剧赢得了众多观众的青睐,更让观众惊讶的是,这样一部比肩精品的作品,竟然出自一个区县级剧团——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演艺集团歌舞剧院。
这个并不大的剧院有着50年的历史,创作的剧目也大多是综合型的晚会。而从刘翻云成为剧院总经理兼院长的那天起,排一部真正的、叫得响的精品舞剧,就成了他的心结。
“超越自我、超越梦想”是刘翻云挂在嘴边的座右铭,在这样的人生信条的激励下,刘翻云做任何事都带着股韧劲。今年正值新中国成立65周年,刘翻云觉得创作大型舞剧的时机到了。于是,他以他的执着请来了年近八旬的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前团长门文元,与笛子演奏家马世新、编剧申建宏、编导苏建军等鄂尔多斯当地专家连开了几次创意会,大家分析了鄂尔多斯市、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全国的舞剧创作形势,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做一部歌颂党、讴歌蒙汉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正气的红色经典作品。
民族舞剧《不落的太阳》剧照
把门文元送回沈阳后,刘翻云和创作组请来了历史顾问,并开始搜集各种历史资料,资料汇总后,再寄到沈阳供门文元参考。最终,门文元设计出了《不落的太阳》的雏形,再由创作组共同修改创作,几易其稿,终于有了现在的故事。
《不落的太阳》以“马头琴的呼唤”“神马踏飞云”“喋血那达慕”“红柳星光明”“虎穴英雄胆”“不落的太阳”6部分,真实地再现了上世纪40年代初,延安优秀共产党员进入鄂尔多斯草原点燃了抗击日寇和国民党反动势力的熊熊烈火,展现了党和草原牧民的血肉之情,是蒙汉民族团结、共同抗敌的一部革命历史画卷。
有了剧本,资金、演员、音乐、舞美……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刘翻云的面前。全团的人,甚至是不少外人都在观望,看刘翻云如何解决。
门文元正是刘翻云这一路艰辛的见证者。“这个团的条件可真是艰苦啊,但他们有追求、有劲头,这才是一部作品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