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乐”?如果几年前提到这个词,可能大多数人都会在后面打上一个问号。而今再提这三个字,也许会有人迫不及待地告诉你:“我看过!”这就是国家大剧院的“五月音乐节效应”。
如果说歌剧和交响乐是结构宏伟、气势磅礴的雕塑群,室内乐则是精致优雅、形态多样的工艺品,其技巧复杂高超,常常令人叹为观止,其灵活性、可塑性亦在古典音乐领域独占鳌头。西方世界数百年的传承,使得室内乐早已融入了当地城市的血液。然而在国内,它却是长久以来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一隅。但是自2009年5月始,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国家大剧院慷慨地将一年之中最好的时节5月给了室内乐,让它每年都以主人公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这就是现在人们看到的“五月音乐节”。
成功跨越第一个“五年计划”
迄今,五月音乐节已经走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迎来了第六届。最初的“人为灌输”已渐渐过渡到“自我接受”,越来越多的观众对室内乐的态度开始从“要我看”转变为“我要看”。当初真正能买室内乐账的人并不多,国家大剧院做出打造“室内乐节”的决定,依靠的就是摸黑探路的勇气以及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而2009年首届五月音乐节却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惊艳的第一印象,国家大剧院将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克拉罗内三重奏、苏黎世室内乐团、荷兰皇家音乐厅爵士乐团等多支世界超一流顶尖力量,在一个月内汇聚到同一舞台上。果然,室内乐在京城一炮打响。然而,当人们满怀兴奋走出剧场时,国家大剧院却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起点太高,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
国家大剧院演出部常务副部长任小珑打了一个比方,“策划一个音乐节和炒一桌菜相似,一桌好菜没有厨师投入无上的热情是不行的。回想我们刚开始炒这桌菜的时候,食材不好找,食客也难觅,但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我们这桌菜越来越好做了。”话说得简单,然而从青涩走向成熟并非唾手可得。当人们为国家大剧院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心悦诚服时,国家大剧院考虑的问题却更多。第一年,人们来看五月音乐节图的就是个新鲜,可一下把大家的胃口吊上去了,就只能给来年增添更大的压力。人们常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五月音乐节却打破了这个魔咒——第二年,王健、柯林·安德鲁斯来了,琉森节日弦乐团、艾灵顿公爵大乐团来了;第三年,穆特、曹秀美来了,李斯特室内乐团、萨尔茨堡室内乐团来了;第四年,乔纳森·科恩、巴什梅特来了,圣马丁乐团、莫斯科独奏家乐团来了;第五年,吉顿·克莱默、艾莉森·巴尔松来了,维也纳爱乐大提琴5+1、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来了。今年,萨宾·梅耶、拉卡托斯、雅尼克来了,欧洲嘉兰古乐团、伦敦莫扎特演奏家乐团来了……任小珑说:“以前我们和国外的乐团沟通档期,他们可能早就安排满了,如果邀请他们为五月音乐节单独过来一趟,他们也会犹豫,因为对方不太了解北京的艺术环境和观众。现在一些国际经纪公司、室内乐团都会提前跟我们联系,他们大多会事先把演出计划报给我们,也会把巡演的安排尽可能向北京靠拢,我们还可以促成很多国际独奏家和中国艺术家的合作。”
做会动脑筋的“厨师长”
作为一名合格的“厨师长”,国家大剧院不仅要推出丰富的菜品,还必须要考虑到食材的选择、营养的搭配,甚至刀工、火候、摆盘,一丝一毫都不能差。此外,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怎样才能不让客人“吃腻”。如果说第一年的五月音乐节是大而全的世界版图,从第二年开始,这个版图上便出现了鲜明的主题,主题就好比一个导航仪,引导观众在室内乐领土中快而准地到达目的地。2010年的主题是“巴赫全套无伴奏大提琴曲”,由王健一人在小剧场连演3天,当时不少观众一场没落,因为这样的机会实在鲜有。2011年,在“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饕餮之夜”的主题之上,国家大剧院还为观众制定出了一条最佳的室内乐游览路线——不论是独奏、重奏还是协奏,一条鲜明的弦乐主线始终贯穿。弦乐这种室内乐演奏中最常见、最不可或缺的形式,让听众领略到了艺术家的默契配合。接下来的一年是全套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小剧场5场音乐会从独奏到五重奏,以阶梯式的方式展现了室内乐不同层次和组合的魅力。2013年主打的是勃拉姆斯小提琴钢琴奏鸣曲全集,与之相呼应的,则是6支中国室内乐组合、20余位杰出演奏家所展示出的中国室内乐力量的崛起。今年的主线则是“完全莫扎特”——20余部莫扎特作品遍布于10场音乐会中,其间贯穿了启程、回旋、灵感、庆典、邂逅、致敬等不同主题,包含了莫扎特在不同时期创作的各类作品,音乐会版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