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5家“乡村音乐厅”在3月相继启动
初春的3月,2600多名文化志愿者、社会文化工作者携手创办的 “乡村音乐厅”在三门峡、驻马店、商丘、信阳、周口、郑州、洛阳、新乡、焦作、鹤壁、汝州等省辖市的25个村庄相继拉开帷幕,“文化扶贫扶志”的交响在中原大地荡起阵阵春潮。
3月2日至4日,6.3万名父老乡亲在自己的家门口,陆续迎来从省、市、县不同岗位赶来的由25支分别由高校教授、高级讲师、一级指挥、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合唱协会理事长、副理事长以及国家一级演员、社会各界音乐工作者组成的志愿团队。这些村的13000多名在校少年儿童,从此没有老师上音乐课的历史。
巍巍嵩山脚下的汝州市寄料镇董沟村,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条件艰苦,乡亲们的文化生活相对贫乏,村小学建校53年就没有音乐、美术教师。3月4日上午,父老乡亲和孩子们听说省市县文化志愿者要到村里帮助建设自己的“乡村音乐厅”,像过节一样一大早就来到村广场,用欢快的锣鼓、热切的掌声和灿烂的笑容,来欢迎这些深入基层为扶贫攻坚加油助力的文化志愿者。在“共建董沟村乡村音乐厅启动仪式”上,1600多父老乡亲,不仅看到了文化志愿者艺术家带来的精彩节目演出,而且与来自河南省文化厅、汝州市政府、河南省文化馆、河南省合唱协会的相关领导一起,见证了董沟村村主任闫小关与“一对一”帮扶的音乐文化志愿者共同签订“共建乡村音乐厅协议”、“乡村音乐厅”揭牌、2017 音乐文化志愿者惠民培训计划……
豫南确山县秀山村的“乡村音乐厅”启动仪式定于3月3日举行,文化志愿者、河南省广播电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俊生教授不顾路途遥远,准时来到秀山小学830多名师生中间,启动仪式上,他在与参会的县教育局、文化馆、志愿合唱团、学校老师们进行“乡村音乐厅”怎样接地气建设交流座谈之后,针对农村孩子没上过正规音乐课的实际,娓娓讲述了一节歌唱方法基础课。李教授的亲切讲述,在孩子们的眼前打开一扇明亮的音乐之窗。一名四年级的女同学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歌儿也可以唱的那么好听”。临别时,学生拉着李教授的手依依不舍,用山里孩子最质朴的语言说:“老师别走好吗?您明天还来吗?”
新乡市卫滨区新荷小学处于城乡结合部,由已经拆迁的两个小学合并而成;由于学校音乐师资严重不足, 1100名学生中,只有小学一、二年级开音乐课。河南省音乐文化志愿者在新荷社区共建“乡村音乐厅”,为村民和孩子们带来了满满的公益文化获得感。“乡村音乐厅”挂牌的当天,来自郑州的高级讲师、河南合唱协会副理事长王萍及时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音乐课。老师们感慨的说:在基层开办“乡村音乐厅”真是一场雪中送炭,是文化惠民的及时雨。学生家长和村民们围着王老师说:过去,俺孩子喜欢唱歌、可没人教。音乐指挥家一堂课下来,俺闺女高兴地蹦着唱着回家了”。
3月4日,河南省文化馆馆长沈锋向记者介绍:随着三门峡、驻马店、商丘、信阳、驻马店、周口、郑州、洛阳、新乡、焦作、鹤壁、汝州等16个省辖市的25个村庄的“乡村音乐厅”开办,由河南省文化厅主办、河南省文化馆、河南省阳光工程文化志愿者项目办、河南省合唱协会共同组织的“乡村音乐厅”已经在全省18个省辖市启动41家。2017年底,全省“乡村音乐厅”将达到200家。这些面向基层群众的“乡村音乐厅”,将适时开展有序的基层音乐文化“十个一”志愿服务,以补齐村级音乐文化建设的短板,丰富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助力父老乡亲齐心协力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