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1917年,蔡元培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进一步阐发他的美育思想。
蔡元培认为:“文化是意志活动的现象。意志的活动,恃有两种能力:一是推理力,以概念为出发点,演成种种科学;一是想象力,以直观为出发点,演成种种文艺”。这里的“意志活动”,“推理力”、“想象力”都是心理学上的概念,将文艺看作是人一种直观的充满想象力的意志活动。为了进一步论述文学与科学的差别,他举例说:“同一自然景物,在科学上为形体解剖,生理实验,用途改造等等,而文学家乃注意于色、声、香、味之观赏的描写与印证,完全为超实用的。”他还指出艺术的种类,不外乎视觉的和听觉的两大类,而文学则是综合视、听两觉的。总之,在论述艺术和文学问题时处处采用了心理学的视角。
美育更是蔡元培非常关注的问题。他最早译出美育一词,也就是美感教育。他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是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为强,转薄为厚,有待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尽管现在看来,美育并不完全应用美学理论,美育的作用比陶冶情感更广泛,但将美育从美感来认识是富于深刻的心理学内涵的,这正是美育心理的一个关键问题。产生美感需要感知、理解、想象参与到人的情感中去,是多种心理功能共同活动的结果,而情感在这里处于核心地位,这是一种深刻的心理学思想。
蔡元培还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提倡以美育破除迷信。他认为宗教起源于人类的3种精神作用,即知识的要求,意志的愿望和情感的需要,3种作用常兼而有之。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昌明,知识作用和意志作用逐渐与宗教脱离,惟宗教庙宇、宗教音乐与舞蹈等的美术作用还结合在一起,通过情感产生影响。他说:“宗教上被认为尚有价值的,止有美育的原素了”。“在宗教的仪式中,就丢掉了智德体三育,剩下的只有美育,成为宗教的唯一原素”。而美育与宗教有分合两种情况,“应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从心理学看,人总是受某种信念、信仰支配的,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是积极的,蔡元培的文艺与美育心理之思想,开了我国现代文艺心理与美育心理学之先河。
蔡元培先生为上海音乐学院首任院长。上海音乐学院成立于1927年11月27日,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音乐院校,上海音乐学院前身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和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博士共同创办的国立音乐院。
审美能力决定生活品质
穿着即是个人的美感表现之一,穿着得体是一种教养,让人觉得舒服。审美是收拾的整整齐齐的房间,是出门前精心搭配的衣服,是朴素的书房里一束鲜花的芳香,是客厅里一幅能自得其乐的画。
如果一个人有幸接触过真正美好的事物,这种美好会潜移默化的在他心里生根发芽。变成他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不管他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这种美好都会伴随他终生。
品味使人独特
一个懂得审美的人,就不止是生存,而是在生活了。去欣赏音乐和诗歌,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乐器,去绘画,这些事情跟美有关而跟利益无关,正是这些在有些人眼里“无用”的事情,才是我们灵魂的构成部分,才是我们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在芸芸众生中的独特之处。
懂得审美,就会有不一样的眼界
一个不懂审美的人,即便他富甲一方,却很难获得精神富足、有幸福感的人生。他们容易缺乏对美的感知和热爱,生活中自然没有了品质的追求。这些是金钱无法弥补的人生缺陷。
爱美,绝不是一味的追求奢侈,铺张浪费。无数装修昂贵的房子却毫无美感,也有匠心独运的人将朴素的房间装点的非常雅致。品位不是花钱能买来的,是常年累月在环境的熏陶下培养而成的。
审美对个人和社会都至关重要
一个人不懂得审美,便可以容忍自己衣着邋遢,自己的房间杂乱无章;一个社会不懂得审美,就会脏乱差,建筑不美,街道不美,整个城市也不会有韵味。美育对一个人的修养,对一个人生活的幸福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感能熏陶气质
只有在一个有美感的环境里生活,才能成为心灵高贵,举止优雅,浑身散发着美好气息的人。很难想象在一个毫无美感的环境中,能成长出举止,气度、谈吐不凡之人。现在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审美水平却依然令人担忧。一个懂得审美的社会,才能够孕育出经典的文化、艺术的果实。
美对人有种天生的吸引力
美的东西对人有一种天生的吸引力,只要你主动地去接近它们,给自己提供一个相应的环境。听古人的雅乐,泛读书籍,欣赏大师的绘画,平凡的生活中也要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格调。
多给孩子接触美好事物的机会
爱美,也不是一件高冷的,难以达到的事。周末不要宅在家,去爬最近的山,看最近的海,都是自己接触美好事物的一次机会。多让孩子接触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景象,带孩子感受自然之美,建筑之美、诗词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这些对美的感知和享受却会藏在他的脸上,浸润他的内心,伴随终生。无须刻意,就能轻而易举地在他的生命里发出光芒。
蔡元培先生曾经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美育中,会引导孩子净化心灵,养成高尚纯洁的人格,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
历史上古琴一直是高审美的象征
古琴在历朝历代都是文人士大夫以上阶层高审美品味的象征,春秋时期的孔仲尼,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周瑜,东汉末年的蔡文姬,宋朝的宋徽宗和李清照,数不胜数,即便他们身居高位,古琴亦是她们寄情音律,彰显高品味审美要求的窗口。
古琴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决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以发出悦耳的声音取悦听众的乐器。在传统文人的观念中,它是尧舜禹时代的太古遗音,是华夏先民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这一文人理想目标的寄托,也是“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的文人操守之所在。
有“礼乐之邦”美誉的古代中国是最重视音乐的国家,从先秦开始,儒家最强调的两个字,一个是“礼”,一个是“乐”,把“礼”和“乐”之间的关系说得非常清楚。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一个人的人格养成,到治理一个国家,靠的就是“礼乐”。礼乐教化一直伴随着华夏民族,维系着神州大地五千年来的神传文明。人的先天本性原本善良平静,有感于外物的诱惑生出好恶之情。好恶之情得不到节制,就会逐渐失去先天的本性,进而邪念丛生,追求私欲,以至无所不为。于是圣王们根据天地的中和之道,制定了礼乐。乐以正其心,礼以正其行,用礼乐把人心调适到中正平和的天地之道上。
《礼记·乐记》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与天地合其德,就是德音、雅乐、正声。与天地不合就是邪僻,就是溺音、淫声。圣王用大乐调和人的心志,用大礼节制人的行为。人的心志行为都符合天地之道了,自然就天下大治而国泰民安了。
雅乐者,君子之所以养义也。“德成而上,艺成而下”,道德的力量永远高于技艺。君子拥有高尚的品德、博大的胸怀,弹奏出的雅乐,自然是众人心服。舜帝舞乐服有苗,孔子弦乐解围,诸葛亮空城弹琴退敌,都是这样。
孔子曰:“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文德,就是礼乐教化。礼乐教化的“文治”之功,实在是远远胜过劳民伤财、不得已而用之的“武功”的。是故,君子修身治国,不可离开礼乐的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