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声音的含蓄不仅仅与形制构造有关,而且与特殊的演奏技法有关。特殊的演奏技法使之产生特殊形态的音形结构。所谓音形结构,是指在演奏乐器时的出音给人的单个形体感觉。古琴声音的含蓄不仅仅与形制构造有关,而且与特殊的演奏技法有关。特殊的演奏技法使之产生特殊形态的音形结构。所谓音形结构,是指在演奏乐器时的出音给人的单个形体感觉。
首先,就每一个音的单独造型来说,中西乐器之间即有很大不同。西洋乐器的出音通常是静态的、固定的,发音时音高不作任何游移,故而所发出的每个音均为一个圆球,光滑、规则、饱满、结实,轮廓清晰,界线分明,是一种点状的造型。西方的键盘乐器正是建立在对这种音形结构的追求的基础上的,因为键盘乐器最能为每一个音的精确的点状特征提供保障。中国乐器的出音则千变万化,哪怕就是弹拨乐器,其出音也不是静态的,而总是要作些音高的游移变化,将每个音拉长而成一条或长或短的曲线。这一差别可以通过两种同源乐器——欧洲竖琴和中国箜篌来见出。竖琴的出音是一个个圆溜溜的点,表面光滑、固定;而箜篌则是一个个拖着弧形尾巴的点,它是移动的、不固定的。古琴的出音即类似箜篌,只是在线化的程度上走得更远。它以吟、猱、绰、注、撞、逗等技法将弹拨乐器的点状音通过左手指的移动而拉成线状音。
单个音的这种不同形态本身具有不同的表现效果。点状音的音力呈扩散状态,属于外向型;线状音则以人为的方式将这种向外扩散的力聚合起来,向同一方向运作,使“音点”转换成“音束”,故有内向收敛的效果。有人曾将这两种音形比喻成花朵,点状音是已经盛开的花朵,而线状音则是将开未开的花苞,——前者向外扩散,后者向内收敛;因而在表现风格上,前者属于直露型,后者则属于含蓄型。
其实,在古琴的演奏技法中,不仅绰、注、撞、逗所造成的单个音具有内敛含蓄的效果,其它一些技法,如上、下、进复、退复等走手音所产生的旋律性音线,也具有同样的效果。这类音线形状十分多样,它们或长或短,或曲或直,或向上,或向下,或回还,或递进,或如蛇行,或如飞虹,但在体现人为的抑制,形成聚合的音线,产生内向收敛的音响效果方面,则是完全一致的。正是这种内向收敛的音形效果,为琴乐的含蓄风格提供了物理的条件。
正是通过以上诸种方式的抑制,才使得古琴的声音展现出特殊的品质,被抑制后的这种内敛、恬淡、低沉、旋绕,正是琴乐含蓄之美的最完满的载体。如果没有乐器音色的这一特质,古琴音乐在内容表现时所产生的含蓄效果,就不可能如此鲜明、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