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名家名曲 > 中国名家名曲 >

古琴名家-张孔山

更新时间:2013-04-08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
张孔山 :
  张合修,字孔山,号“半髯子”,浙江人,是清末青城山中皇观道士,为琴学大家。自幼师从冯彤云学琴,得冯真传。
  咸丰年间,张合修在青城山中皇观当道士,一时来青城山求琴者甚众。但张本人却经常云游在外,与灌县道士杨紫东、《钱氏十操》的作者钱绶詹等人交流琴艺。
  光绪初年(1875年),继曹稚云之后,张合修在唐彝铭家为清客,协助他把多年搜求的数百首琴谱详加审订,选出了一百四十五首,编为《天闻阁琴谱》,由其弟子叶介福资助刊行,这是明清以来收谱最多的谱集。
  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在武昌开门授琴,培养出很多琴学高手。得其传者有叶介福和顾玉成。叶介福后来将琴艺传授给女儿叶婉贞,叶婉贞又传给得意门生廖文甫,廖又传给了外甥喻绍泽。而顾玉成则将琴艺传给了其孙顾梅羹。
  张孔山所传琴曲以《流水》、《醉渔唱晚》、《普庵咒》、《孔子读易》等琴曲最有特点。其中他独创的七十二滚拂《流水》,是张孔山的代表作,尤其为琴曲之珍品,甚受推崇,为近百年来琴家所推崇。现存明、清各家琴谱《流水》多为七段或八段,而张所传《流水》为九段,其第六段则全用滚拂手法,为以前各谱所未见,所谓“七十二滚拂”之名,即由此出。1977年此曲还做成金唱片随美国“旅行者”一号飞船发射入茫茫太空,去寻找宇宙的知音。
    张孔山是蜀派古琴的创始人,他为收集古琴资料,整理创编增强古曲的表现力,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对近代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后人为纪念张孔山为其修建的纪念馆就建在二王庙后山门入口处。
本文标签

张孔山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