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鸣教授出生于音乐世家,六岁登台参加钢琴比赛即得奖,显示出非凡音乐天赋。他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后继续在中央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并留学深造于美国克利夫兰音乐学院。曾经在美国南加州大学、马利兰、伊斯曼等十几所音乐学院演出、讲学,受到很高评价。
从任教到担任钢琴系主任的二十多年来,杨鸣累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他将中央音乐学院的教学传统和国际钢琴教学发展的新模式深入结合,激励学生刻苦勤学,推动舞台演奏实践,许多学生在他的悉心培养下获国内国际比赛大奖。他录制了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钢琴考级录像。为电台、电视台、音像出版社录制了包括古典、浪漫及近现代的几十部钢琴作品和百余集的钢琴艺术史讲座。出版的《音乐学院附小钢琴教程》和《高等音乐(师范)院校钢琴分级教程》,为全国许多音乐院校广泛采用,被评为国家教育部211工程重点教材。发表在国家级重点刊物中的文章数篇,涉及钢琴教学、演奏、制造等诸多方面,在国内外影响甚大。为建设国内的师资队伍和培养高水平的音乐人才,在演奏教学和理论教学方面都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与众不同,是一个在任教期间从未停止舞台表演的钢琴教授。三十多年来,他被多次应邀参加国际艺术节演出:卡萨尔斯艺术节(法国)、德尔菲艺术节(俄罗斯)、斯太格艺术节(美国)等。曾作为中国艺术团团员出访欧洲,受到国际听众的肯定与赞扬。美国杜朗市议会授予他:“杜朗市荣誉市民”,市长亲自向他颁发了城市金钥匙。在国内,于1975年规模最大的全国音乐钢琴比赛中获最高荣誉;继1980年“上海之春”全国钢琴比赛获二等奖;并在国际比赛选拔赛中四度获第一名;多次在国家的重要庆典活动中表演钢琴独奏,并和欧、美一些国家的音乐家与及国内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室内乐和协奏曲。
此外,他创办中央音乐学院“学院杯”钢琴比赛,并担任第一、二、三届主席。还担任中法“米多”比赛的副主席、秘书长;台北国际肖邦钢琴比赛评委;香港第二届中国作品钢琴比赛副主任、评委会副主席;文化部主办的海兹曼杯全国钢琴比赛中担任艺术总监和评委会主席;日本李赫特国际钢琴比赛评委;第四届柴科夫斯基青少年钢琴比赛组委会委员兼秘书;美国吉那巴考娃国际钢琴比赛评委;美国伊斯曼国际钢琴比赛评委;爱沙尼亚国际钢琴比赛评委。
杨鸣教授的丰硕成果凝结着他生命的倾注,特殊的经历累积了成熟的管理经验和严谨的教学与精华的舞台演奏经验,充满了自我内在的实力,成为一代风范。以他的理念,人不能老是索取,一定要给予,给予的快乐远比索取更大。他选择故乡厦门鼓浪屿,这个人灵地杰之处继续他心爱的事业。
杨鸣教授将如蚌之含砂裹拥孕育出灿烂的明珠,光芒四射无限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