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秦埙”在吹埙人之间可能都听说过,似乎成了埙的代名词。连我的邻居老刘头前天见了我还说:“你昨天吹的是秦埙吧”,这个名词也不知他是从哪听来的。看来“秦埙”二字传播面还是挺广的,至少在一些人看来埙也叫秦埙吧。那有谁知道秦桧的孙子也叫秦埙,而且一字不差。据史料记载,秦埙(1137—)字伯和,秦桧孙,秦熺长子,绍兴二十四年(1154)探花。1150年,秦埙进直显谟阁;又时隔一月,秦埙进为右文殿修撰。后历任敷文阁待制、实录院修撰、江州太平兴国宫提举、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至于秦埙的名字是其父秦熺所起还是秦桧所赐以及单取名“埙”其义如何已无从考究。据说秦埙当年与大诗人陆游一起参加专门为宗室后裔、朝廷要员及那些高官的子弟举行的一种科考“锁厅试”类似于明清时期的乡试。秦桧为了让秦埙能取得第一名,开考前秦桧多次向主考官陈之茂暗示,其孙秦埙参加此次考试,并要他将孙子秦埙取为第一名。陈之茂为官正直公事公办,判定陆游第一。但为了照顾秦桧的面子,陈之茂还是将他的孙子秦埙排名第二。到了省试,主考官是秦桧的亲信御史中丞魏师逊、礼部侍郎兼大学士汤思退,结果秦埙为第一,陆游下了榜。后来省试结束后,进行殿试,殿试由皇帝主持的考试,其中第一名为状元,按照常理,皇帝多尊重“锁厅试”和省试的排名。高宗却钦点张孝祥为状元,满以为状元非他莫属的秦埙的状元梦也彻底破产。不过,最终还是得了探花。说明秦埙当时也不是泛泛之辈。这段历史随着秦桧早已从国人口中淡出已无人问及了。
现在说秦埙一般就是指西安埙了。秦,最早指今甘肃天水一带。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歧山以西之地”,建秦国。从此,陕西始有“秦”的概念。因为“秦”的名头很大,又因仰韶文化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了近7000年前的埙而蜚声国内外。故在西安将埙称秦埙更具有代表性。说到秦埙不得不提两个重量级的人物,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普及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个是阴氏陶埙的创始人阴占中先生。
先生1944年出生于陕西蒲城,自幼喜爱民乐,早年在陕西省蒲城县平路庙乡中学任教,是国家一级音乐教师。先生从小就对陶艺很浓厚的兴趣而且有深厚的音乐功底。从1989年开始研制陶埙,经过反复实验,很快研制出了能够满足专业演奏要求的陶埙。1995年阴占中先生带着自己研制的埙参加了国家教委举办的第四届全国自制教具评选活动,获得了二等奖;当时的音乐教具评审组组长张肖虎(已故,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给予阴占中先生制作的埙极高的评价,称赞阴占中先生成功地解决了普通埙音域窄、高音难上的问题,把埙的研究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阴占中先生把自己研制的埙命名为“秦埙”。在此之前除秦桧之孙叫秦埙以外尚无其他秦埙的记载。先生在埙的制作领域有很多创新,影响最大的是发明了埙的内部装置“隔音板”,“隔音板”使埙的高音部变得非常易吹,音域得到了扩展,音色纯正优美,音量大,该发明已经获得了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