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普通年头,但对琴界来讲却是个值得记忆的年头。这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古琴艺术”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此事如石击水,产生了巨大波澜。几年过去了,从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和社会影响来看,2003年的呼唤当之无愧地称之为21世纪古琴发展道路上的新拐点。当初懵懵懂懂感到“水暖”的音乐研究所又一次预言了琴学新时代的到来。如果把音乐研究所1954年促使北京古琴研究会成立作为第一轮启动琴学复兴的重要事件,申报“古琴艺术”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就是第二轮的大力助推,这个学术机构命中注定要为琴学复兴做出不同凡响的贡献,承担复兴之路的光荣使命。
越来越密集的琴学活动,伴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氛围的酿成,使“瑶琴玉音”日益深入人心。以文化复兴理念来衡量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文化“体温”回暖的,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把中国元素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展示。国人再一次听到古琴和昆曲,与诵读的《论语》和卷轴画形成统一格调。举世瞩目的鸟巢,把细微变为铺天盖地音响的琴韵,以雷霆万钧之力,回淹了丢弃自己的同胞。消解古琴先天优势的大众文化,正以公正态度恢复传统的标尺,逐渐形成催生琴乐呈现新面貌的强大动力源。不过几年,历史学家就可以重新评价这几年的琴学大事记了。
七弦琴面向大众,是历史性的转折。关门闭户、孤芳自赏,导致观赏性和吸引力的锐减,当然是意欲发扬传统精神的精英们不愿看到的,琴学危机来自历史赋予的太多背离音乐自身发展的制度逻辑,最终摧毁的是大众对七弦琴与“知音”语源的好感以及国人在岁月中积累下来的对“众器之首”的心理依存。这些年来琴家们的努力,已经使七弦琴重新回到了普通人的话题中,再一次树立了乐器家族中的王者风范。
今日琴人虽然已是生活在当代的另一群琴人,但琴器是真身,琴学是真传,文脉相传,血脉相通,观念大同。记录总在发生着,琴的故事也总在流传着,新琴学创造了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这段历史既是理论探索的,也是实践检验的,是一段历史中不同声音中的一个渐奏渐强的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