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张育瑾先生离开我们,已整整二十五个年头了。张先生的一生,是为古琴音乐艺术事业辛劳奔波的一生。他热爱并致力于古琴音乐艺术,几十年如一日,勤肯孜矻 、沤心沥血,为继承与发展山东诸城派古琴艺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即使是在十年动乱的年月里,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古琴。粉碎“四人帮”后,他更是信心倍增。1979年春,赴济南参加省音协理事会议期间,他慷慨陈词发表了恢复和发展山东古琴研究会的意见。希望能够把力量重新集中起来,成立古琴研究会,继承祖业、培养新人。在省四届文代会期间,他更是不遗余力地奔走呼吁:恢复和建立山东古琴研究会 ,将山东诸城派古琴重新振兴起来。并向领导表示:要在风烛残年,为古琴音乐事业再出一把力。
张育瑾先生,山东胶南县人。生前分别在山东大学和海洋学院任教学行政科长。1960—1962年期间,在山东艺专音乐系任付主任兼教古琴两年。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山东分会常务理事。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山东诸城派古琴家。1981年1月19日因患胃癌病逝于青岛,享年龄66岁。
(一)
回忆跟张先生学琴的那段日子,是一段美好的令人难以忘怀的岁月。1960年暑期,我毕业于山东艺专音乐系,并留系办公室工作。此时,正值张先生从山东大学调来山东艺专任音乐系付主任兼教古琴 ,从学者有五六名学生。白天,我在张先生领导下进行工作;晚上在业余时间里,便向他学习弹琴 。
张育瑾先生与王凤襄伉俪,均师从于诸城“琅琊三王”之一的王心源之子王秀南先生,并得其真传。他两人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而且在事业上相互切磋、相互勉励,对发展诸城派古琴,做出了重要贡献。张先生在教学工作中,有一种循循善诱和诲人不倦的精神。夜晚,院中月色朦胧,室内琴声悠悠。或是给我们上课;或是王凤襄老师抚琴,张先生吹箫,让学生学习、欣赏,开扩视野。琴声悠悠、情深意浓,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往返,直到夜静更深。有一次,我在琴房练钢琴,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度过,躭误了上课时间。当我勿忙离开琴房,踏着朦胧的月光由南向北走在通往张先生宿舍的小路上时,远远就听到悠扬的琴簘合奏的声音,悠扬、静穆的旋律,让人听得入迷。原来张先生与王老师正在合奏《普庵咒》,我站在房门口等到乐曲结束,才轻轻敲了两下门。“请进!”得到回应我才轻轻把门推开,深深鞠了一躬,“对不起老师,我来晚了!”“没关系!”老师和蔼地说。於是,坐下来开始上课……
在这段难忘的岁月里,目睹张先生两宾白发日增,而我们的琴艺,则在张先生的谆谆教诲下,有了长足的进步。“关山月”、“长门怨”、“平沙落雁”、“搔首问天”等曲目,均已能够独立演奏。光阴荏苒、斗转星移,两年时间如白驹过隙。1962年秋,中央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艺专“下马”改为艺校。张先生也被调往海洋学院任职,结束了这段弥足珍贵的美好岁月。只有一张老照片,可以反映出当年山艺古琴教学的盛况,也是那段日子留给我们的唯一的历史见证。
张先生在那段时间里,除教学工作外,还做了许多社会工作。他与王心葵先生的入室弟子、山东另一位当代琴家詹澄秋先生一起,在省音协和艺专领导的支持下,在济南军人影院举行了“济南古琴研究会”成立大会。制定了会章,并发展会员二十多人。他同詹澄秋分别被推选为正付主席。会后,在他的倡导和主持下,还举办过一些小型古琴演出活动。当时,“大众日报”与省电台均派记者进行过采访与
报导。
(二)
对民族音乐理论的研究与开发,是张育瑾先生的一个重要贡献。
他的论文“山东诸城派古琴”,发表在国家级刊物《音乐研究》1959年第三期上。该文对诸城琴派的渊源、琴谱、琴家、立调体系、独有曲操、传授系统等均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是研究近代琴史的重要资料。为了写好这篇文章,他奔波于济南、青岛等地,寻亲访友、核实材料,还分别去山大图书馆和青岛市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写出了这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p#分页标题#e#
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是张先生一贯恪守的重要原则。对琴曲“关山月”渊源的调查,就是一个生动的事例。“关山月”是诸城派的特有曲目,经王燕卿在南京高等师范传授后,很快流向全国各地。这不仅因为它短小精悍,同时与它的曲调朴实、流畅,具有浓厚的山东民歌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故能做到雅俗共赏。但这首小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误认为是汉代就有的“鼓角横吹曲”中的一首,经唐代诗人李白填词后流传至今。张先生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终于弄清了事情的来胧去脉。它原是一首鲁南民歌“骂情人”,经岑体仁、王燕卿移植改编为琴曲的。据此,张先生写了一篇“对《关山月》一曲的初步探讨”的文章,被北京古琴研究会的内部刊物《琴论缀新》(1962年第二期)与《音乐论丛》(1963年第四期)刊载。并得到了民族音乐理论权威杨荫浏先生的首肯与支持。以后,一些国内外古琴专著或文章中有关这方面的介绍,几乎无一例外的引用了张先生这篇文章中的材料和观点 。目前,《辞海》中音乐部份有关“关山月”的条目,也是根据张先生的观点编写的。
另外,从省音协内部刊物《音乐学习资料》1979年第四期发表的“琴曲《广陵散》之研究”以及尚未成文的“三分损益在管律上的矛盾”、“谈谈《梅花三弄》”、 “弦乐泛音之研究”等等,均可以看到张育瑾先生生前在民族音乐土壤上辛勤耕耘的劳迹。关于 “古琴泛音”,张先生生前曾多次对我谈起:“古琴泛音的表现力,古琴泛音的特点,古今中外没有那一种乐器能够与它相提并论,应该很好地进行研究”。拙作《中国古琴音乐文集 》中的 “古琴泛音初探”一文,就是根据张先生的的遗愿写成的。
(三)
对于诸城派琴谱的整理与传世,是张育瑾先生的另一重要贡献。《桐荫山馆琴谱》(以下简称《桐谱》)是诸城琴派最重要的一部琴谱,它是由王溥长(字既甫)—王作祯(字心源)—王熙麟(字秀南)祖孙三代传下来的。《桐谱》收入了十五首琴曲,是城琴派最早的曲目。后来的《琴谱正律》、《玉鹤轩琴谱》、《梅庵琴谱》等诸城派琴谱中的部分曲目,都来源于此。这部祖传琴谱在历代传授过程中,辗转传抄,并无刻本。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张育瑾、王凤襄伉俪花了很大精力整理出了这部琴谱,在原减字谱的基础上,附加了简谱,配置了节奏。大大提高了这部祖传琴谱的传承价值。1960年4月,由“北京古琴研究会”第一次油印传世;1980年4月,由青岛市文联与文化局民间音乐遗产收集小组又一次刊印。它与第一次版本的不同之处是,在文字部分增加了张先生生前对琴学研究的部分成果。如对“关山月”一曲的介绍等。
《琴谱正律》是诸城派的另一部重要琴谱,是王雩门生前辑订的。是一部早已散失的手抄本琴谱。其琴曲部分来自《五知斋琴谱》,部分来自《桐谱》,有些琴曲曾经王雩门先生加工过。1961年春,在诸城农校张浩处,发现了一个手抄本,但曲子不全。同年冬,在济南詹澄秋先生旧书箱中,发现了王雩门亲手抄写的全部“琴谱正律”(共上下两册)。张育瑾先生深知它的份量和价值,因此,立即安排了这部琴谱的刻印工作,1962年4月,将这部珍贵的琴谱整理刻印成册,共印了五十本。由于张先生的努力,才使这部弥足珍贵的琴学资料免于失传。
(四)
对于古琴艺术事业,张育瑾先生是一位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有心之人。他生前与老琴家查阜西、中年琴家陈长林、青年琴家李祥霆、龚一等均有过书信来往,研究琴学、切磋琴艺。每逢琴人来访交谈,如涉及学术方面,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作些笔录。因此,在他遗留下是来的笔记或书信中,有不少具有学术价值的材料或线索。如:他通过与一些琴人的交往,了解到近百年来在山东境内,除诸城与济南、青岛外,蓬莱、淄博、潍坊等地均有过琴人活动。他在1979年底写给山东音协理事会的“古琴年终工作总结”材料中,就列出了他历年来收集到的山东琴人名单二十余人,并同时记下了这些健在琴人的工作单位或家庭住址。为进一步开展古琴活动摸清了情况.#p#分页标题#e#
作为老一辈琴家,张育瑾先生虽然一生从事古琴音乐研究, 但思想并不守旧,而是一个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人。根据北京琴家陈长林先生回忆:1980—1981年前后,是他最早向所在单位海洋学院电子计算机室的同志提出和商谈,用电子计算机“打谱”的设想。如果能够获得成功,则可以较快地使大量古琴谱复活。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把这一想法付诸于试验。尽管如此,后来,陈长林先生于1982年在美国作访问学者时,首先试验成功了“古琴谱电脑处理系统”,开创了我国古琴界用电子计算机打谱的先河。正是源于张育瑾先生最早提出的这一大胆设想。
为了宣传与普及古琴音乐,张育瑾先生于1979年底,为青岛市电台文艺部写了一个专题音乐节目“谈谈诸城派古琴 ”。同时,录制和播放了他演奏的“关山月”、“长门怨”、“阳关三叠”三首古琴曲。这是张先生最后留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古琴音响资料。它不仅保留了诸城派古琴的早期风格,而且具有重要的欣赏和研究价值。
(五)
张育瑾先生为了古琴艺术事业,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最后的日子里,面临诸城琴派在山东后继乏人的危机,张先生是在十分忧虑的心情中渡过的。
1979年底,省音协理事扩大会议之后,张先生争取到了集中精力搞琴的最后机会。他迅速制订出了恢复古琴教学和研究的计划,取得领导支持后,在笔记上兴奋地写下了这样的意愿:“从明天开始,我就要全力以赴完成计划了,这是我一生中重要的转折,也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这很可能是我一生中的最后阶段,但不管怎样,能在风烛残年对古琴事业作最后的奉献,这对我是个极大的安慰。但愿‘风调雨顺’,一往无阻 。”所不幸的是,一年之后,病魔却无情地夺走了他的生命,使他的计划不得不中途夭折。
在癌症晚期,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还在尽一切努力,来挽救这一危局。直到在病塌上弥留之际,他还伸出干瘦的双臂象抚琴那样晃动着、念叨着:“古琴,还搞不搞啊……”这是多么令人动情的一幕啊!
张育瑾先生逝世后,青岛海洋学院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在花圈、唁电、唁函中,还有他生前的同事、知音和事业的支持者、前付省长余修从济南寄去的挽诗:
惊闻岛上琴音杳,空叹壁间宋尾焦;
高风亮节徒仰望,心潮暗然泪雨抛。
而今乐师跨鹤去,零落焦琴任飘摇;
阳春白雪和者寡,所幸后继两窈窕。
(註)两窈窕:系指张育瑾先生晚年在青岛收教的张薇、王迪两名女弟子。
2006年5月23日
作者简介:
庞雨珠 男1935年出生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琴会理事聊城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