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玉珍
一个瑞典女人,怎么会比中国人还要了解中国文化?她带来的《古琴的故事》,书中详细讲述了中国古琴文化。
瑞典汉学家林西莉新作《古琴的故事》让中国人惊艳,音乐家林谷芳等专家推崇《古琴的故事》文字浅显、内容地道,可让内行看门道、外行心生向往。
林西莉最初为人所知,因为她是畅销书《汉字的故事》作者,这本书以大量考古资料讨论汉字的象形字起源,简明通俗的说故事方式在大中华地区拥有庞大读者群。
《古琴的故事》首刷出版即造成抢购,林西莉以一位西方女子传承古琴文化的观点出发,畅谈失落已久的古琴音乐典故,用浅显易懂的笔调,叙说中国古琴的历史、指法与典故,以及从她自身和古琴相遇的感人故事,生动而真切的记录了六十年代北京古琴研究会当时的琴家、琴况与知识精英的雅集。
林西莉是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的得意门生,自六十年代初期留学北京大学学习汉语,因曾学过文艺复兴时期的鲁特琴,所以本来是打算学习琵琶,她为了更深入中华文化的核心,就在“文革”前夕,她一股脑闯进了拥有五千年历史之久的古琴世界,跟随王迪习琴,也得到查阜西、管平湖等大琴家的指点,成为北京古琴研究会史上唯一的外国学生。
1961年,28岁的林西莉第一次见到中国古琴。那时她偕夫婿定居北京两年,当时“大跃进”刚结束,红色中国正处于物质最贫穷的时代。在林西莉的回忆里,这段原该灰暗的日子却流动着鲜亮的色彩。
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溥雪斋,召集一群音乐爱好者准备成立北京古琴研究会,被周恩来多次邀请到中南海演奏。毛泽东、朱德、陈毅大表欣赏,北京古琴研究会在1962年正式成立。
当时欧洲也正掀起文艺复兴热,中世纪的乐器重新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学了20多年钢琴的林西莉,嫌钢琴激烈、浅薄,转投15世纪鲁特琴的怀抱。
林西莉原本想学的是外型和鲁特琴相近的琵琶。启程中国前,林西莉特别飞到莫斯科请教一位音乐教授。他告诉她,琵琶只是还算得上漂亮的简单乐器,而古琴却像鲁特琴一样,都是用来反思和感受心灵的乐器。这席话改变了林西莉的命运。
昙花般瞬间绽放,北京古琴研究会只维持短短4年,“文革”爆发后成员多下放种田种菜,用弹琴的手拿起锄头。古琴研究会的成员大都是出身世家的传统文人,改朝换代后,他们蜗居简陋的胡同深处,在古琴中寻找心灵的世外桃源。
会员之一管平湖,父亲是宫廷画家,他却以修家具和漆器维生。林西莉记得他身材矮小,但当那双又黑又大像树干一样凹凸不平的巨手在琴弦上摊开时,彷佛整幢楼都要倒塌。皇族出身的溥雪斋则总是穿着带丝绸里子的蓝布长衫,像云一样飘过来,评点一下林西莉弹琴的姿势。
影响林西莉最深的是王迪。王迪某次在收音机听到古琴琴音,便不顾一切找到管平湖,拜他为师。有着相同年纪、相同热情与行动力的两人,在古琴的连结下,开始一辈子亦师亦友的情谊。林西莉撰写《古琴的故事》时,每一章节都和王迪讨论,王迪却在书成前夕过世,像是完成了上帝交付的使命。
林西莉回忆,王迪教她抚琴时,总是要她在脑中想象一个画面,像缓缓摊开一幅山水画卷。如《春晓吟》是大自然在冬天后苏醒、潺潺流水般明亮轻快的声音;《鸥鹭忘机》则应该让人感到宽阔的大海和波涛。
根据学钢琴的经验,林西莉曾向王迪要求练和弦、音阶;王迪大吃一惊,认为 这是对古琴的亵渎。“她说,古琴不是练琴的工具,完美精准地弹出一个音不是目的;它是一面心灵的镜子,让弹琴者透过音乐表达人生的领悟。”这句话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挡在林西莉面前、那扇神秘的中国文化大门。#p#分页标题#e#
离开北京时,古琴研究会送了一具明代古琴给林西莉。“50年来,我一直住在这个音乐里。”在家时,她每周抚琴一次;出外旅行,她也会想象古琴就在身边。古琴彷佛住在林西莉心里,只要轻轻拨动琴弦,高山流水的中国文化,就会被琴声召唤而来,陪伴在天涯海角的她。
两年前,林西莉将研究古琴的心得写成《古琴的故事》。此书在瑞典赢得出版最高荣誉奥古斯都文学大奖,也带动一股“中国古琴热”。她邀请王迪的女儿来瑞典开古琴音乐会,听众反应热烈,邀约不断,短短两周就排了十几场音乐会。
年近80的林西莉,如今还深深记得第一次接触中国古琴的画面。那是一具明代古琴,在一个北京家族中一代代传了下来,被家族后人、一个年轻的北大学生送到她面前。
“我轻轻拨动其中一根弦,琴身应手发出一种使整个房间都颤动的声音。”如今林西莉自己也变成一具古琴,发出让全世界都产生共鸣的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