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逐渐衰落的艺术
在上海音乐学院的一间办公室内,戴晓莲拿出了自己正在编写的一篇论文,研究的课题就与琴歌相关,“琴歌也可以称为‘弦歌’,不是以琴伴唱,也不是以唱伴琴,而是唱奏结合,讲究韵致的艺术。”源自古代文人的自弹自唱,琴歌尤其自由洒脱,和一般的戏曲、民歌、说唱都不一样。
为了解释这一特别之处,戴晓莲和演奏家毛宇龙用古琴和箫搭配刘芳瑛的女声,演绎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咬字发音用的是吴语中的苏州话,也就是苏州评弹中常用的发音,但在古琴的声乐中显得更加抑扬顿挫、曲曲折折。“实际上,现在说要探讨琴歌的演唱方式并不容易,因为既没有前辈(20世纪以前)留下琴歌演唱的录音,也没有琴歌演唱的方法和要求,就目前来看,我国声乐形式分为‘民族声乐’、‘通俗唱法’以及‘戏曲曲艺’,这三类演唱方式都不适合琴歌演唱。琴歌和古琴的发展是同步的,虽然琴歌在唐宋至明清年间很辉煌,但清代以后便销声匿迹了。”
尝试中继承一种风雅
虽然古传的琴歌方式已经无法考证和追寻,但它所具有的雅文化一直在民间保存下来。据说,在一些喜欢古琴的小圈子内通常会知道一些民间的琴歌者,但他们多数从事着其他非相关行业,因为喜欢“弦歌”和那种“非声势之器”所特有的音韵品质,才传承下来的。而像戴晓莲这样在音乐学院里教授学生古琴的老师不多,选择古琴专业的学生也少之又少。这是一门小众的艺术,需要安静的生态环境,也需要深厚的修养。
戴晓莲拿出一本黑白纪念册,“上世纪80年代,我的叔外公张子谦先生,和姚丙炎先生是至交好友,与樊伯炎先生等经常举办古琴音乐会,推广古琴艺术,当时还有两位女先生沈德皓和鞠秀芳也经常在‘今虞琴社’演唱琴歌。”纪念册内有1936年成立于苏州的“今虞琴社”、1950年代在上海的樊家雅集照片,无不可看出当时琴友的欢聚时光。
如今,在音乐学院里任教的鞠秀芳也带出了学生刘芳瑛,现在戴晓莲和刘芳瑛同台演出,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传承。在五线谱上,歌者与古琴以同一曲调进行,这是沿袭了琴歌的传统,但戴晓莲还是想出了一点创新,加了一行箫或埙的配器,“为了能让声乐更立体,加了和声。这是我的学生谱的曲呢,她是作曲系的,但又和我学古琴,所以才能写得出。”戴晓莲说。在一份五线曲谱上,将古琴谱的音高进行语法转换,并标出节奏和音长,这种很西化的“打谱”方式成为古琴演奏家戴晓莲这些天的一门日常“功课”。由于古琴的“减字谱”只有指法而不记录音长,往往是一个人独自弹唱,“曲高和寡”,若要与其他乐器相配就要写五线谱。她所要做的尝试不只这些,最近她正在与琴歌表演家刘芳瑛和昆曲表演家张军进行排练。早报记者昨天获悉,2010年举行的一场琴歌吟唱音乐会“唐诗宋词古琴琴歌雅集”上,将用普通话、吴语、昆曲的咬字来演绎古琴琴歌《子夜吴歌》、《精忠词》和经典的《胡笳十八拍》选段。#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