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弘扬琴道,身体力行
为弘扬古琴艺术,他积极参加琴学及相关学科音乐史学、乐律学等学术会议,历届古琴打谱会、举办或参与各地古琴音乐会,并经常在国内、外举办学术讲座,推动文化交流。其主要的活动有:
1. 参加学术会议
1982年在北京参加全国第二次古琴打谱会,弹奏《神人畅》、《白雪》、《六合游》;宣读论文《清商三调研究》;
1984年在北京参加中国音乐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侧调论》;
1985年在扬州参加全国第三次古琴打谱会,弹奏《石上流泉》、《梅花三弄》;
1986年在郑州参加纪念朱载堉诞辰460周年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朱载堉琴律研究》;
1990年在成都参加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交流演奏《白雪》、《流水》;闭幕式表演《流水》;
1995年在成都参加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演奏《六合游》;
1998年在开封参加中国传统音乐学年会,宣读论文《中国民族器乐的传承与流变》;
1998年在岳阳参加中国音乐史学会年会,作学术报告《清商三调研究综述》;
1998年在天津参加中国律学学会年会,宣读论文《朱载堉琴律思维与实践》;
2000年在杭州参加中日琴学研讨会,宣读论文《琴调溯源》,演奏《六合游》;
2000年在太原参加中国音乐史学会年会,作学术报告《古瑟调弦与旋宫法钩沉》;
2000年在常熟参加中国古琴学术交流会,演奏打谱曲目《修禊》、《流觞》;
2002年在武汉参加中国律学学会年会,宣读论文《三宫考》;
2003年在南京参加中国传统音乐前沿课题研讨会,宣讲论文《中国古代调式音阶发隐》;
2005年在常熟参加虞山古琴学术研讨会,宣讲论文《解读严澂——虞山派风格探源》
2006年在武汉参加东方乐律学年会,宣读论文《侧调论》(上);
2007年在武汉参加第七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研讨会,宣讲论文《碣石调暨楚调考释》;
2007年在上海参加古琴与其他乐器的合作暨专业古琴教学研讨会,并作公开教学,宣讲论文《琴瑟和谐的文化诠释》,参加古琴名家音乐会演出,演奏琴瑟合鸣《神人畅》
2. 参加与举办音乐会
1992年在开封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丁承运琴、筝独奏音乐会》;
1994年在北京参加中国古琴名琴名曲鉴赏会,演奏《神人畅》、《白雪》;
1995年在香港举办丁承运琴筝独奏音乐会;
1996年参加香港“徽弦动知音”古琴音乐会演出,演奏《六合游》、《神人畅》、《石上流泉》、《潇湘水云》《白雪》、《洞庭秋思》;
1996年参加“台北传统艺术季·渔樵耕牧”、“古调今弹”音乐会演出,演奏《六合游》、《神人畅》、《白雪》、《潇湘水云》;
2000年在台北参加“世纪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广陵绝响”古琴音乐会演出;
2001年参加“台北传统艺术季·丝桐传古韵”古琴音乐会演出;
2001年参加荷兰“古琴艺术节”演出,演奏《白雪》、《醉渔唱晚》、《六合游》;
2002年在武汉音乐学院举办《丁承运琴、筝、瑟独奏音乐会》;
2003年在武汉音乐学院主办的“庆祝古琴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琴音乐会”,演奏古琴独奏《醉渔唱晚》、《流水》,琴瑟合鸣《神人畅》,弦歌《卿云歌》;
2003年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北京举办的“庆祝古琴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音乐会”演出,演奏《神人畅》、《卿云歌》;
2004年参加澳门第十五届艺术节古琴音乐会演出,演奏《神人畅》、《卿云歌》、《流水》;
2005年在台北举办《琴瑟和鸣音乐会》;
2006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琴瑟音乐会》;
2007年在武汉音乐学院举办《古琴名家音乐会》,演奏古琴独奏《醉渔唱晚》、《流水》,琴瑟合鸣《阳关三叠》、《渔樵问答》、《神人畅》,弦歌《归去来辞》、《黄莺吟》、《卿云歌》等。
2008年3月在香港南莲园池作琴学系列讲座暨古琴独奏音乐会,演奏《梅花三弄》、《洞庭秋思》、《流觞》等八首。
2008年5月在华中农业大学举办《琴瑟音乐会》。
3、讲学活动
1998年受聘文化部民族声乐、民族器乐青年优秀演员研究班导师,暨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在中国音乐学院讲学一学期;
1999年继续任文化部民族声乐、民族器乐青年优秀演员研究班导师,在中国音乐学院讲学一学期;
2002年3月——7月应邀在台湾南华大学讲学一学期,并在台中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古琴文化与其操缦艺术》、《古筝流派与其演奏艺术》讲座;
2004年10月——2005年1月在台湾南华大学讲学一学期,并举办琴学研讨大师班,系列讲座共十讲;
2004年11月在台湾大学作《古琴艺术的文化属性与其历史变迁》等两场学术讲座;
2005年4月在北京大学举办《上古琴瑟文化与其操缦艺术》专题讲座,并举行《琴瑟音乐会》;
2006年8月在北京均天坊举办琴学研讨系列讲座,论题有:《现代琴学论纲(冲突、变异、反思与展望)》,《操缦论》,《琴调辨疑(正调、商调、征调、楚调、楚商调)》,《打谱的方法与其文化意义》等七讲;
2006年11月,在香港城市大学作琴学系列讲座:论题有:《古琴艺术的文化属性与其历史变迁》、《解读严澂——虞山琴派风格研究》、《吟猱论》等三讲;
2008年3月在香港南莲园池作琴学系列讲座:《张孔山七十二滚拂流水之渊源与传承》、《琴道与书道》等三个专题与一场古琴音乐会;
2008年4月在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举办《琴韵与书韵》专题讲座。
4、组建琴会
武汉在廿世纪五十年代曾有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古琴研究小组,成员有张宝亭、陈树三、黄松涛、范文远等,文革中停止活动。后老琴人故去,小组不复存在。丁承运先生2001年调回武汉音乐学院任教后,鉴于古琴台所在地的武汉没有一个研究古琴的组织,就着手组建琴会的工作,终于2003年11月,在武汉成立了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即“伯牙琴会”),丁承运先生任会长。随后伯牙琴会举办了一系列的琴事活动。
五、注重传统,继绝兴亡
中国的民族音乐自鸦片战争以来是在夹缝中生存的,现代人自一出生听到的多是“西方12平均律”音乐,从上小学开始接受的也是西方乐理与读谱体系的音乐教育,“流行音乐”几乎已经渗透到小学生的全部音乐生活中去了,而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接触与了解却微乎其微,甚为匮乏。
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不仅是最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且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为鲜明、最为鲜活、最为丰厚而无以取代的标志性的人文载体。它对中国民族乐器、音乐美学、乐律学等学科具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两千多年来,它的传统奔流不息,从未中断。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在中央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陆续开设了古琴专修课程,古琴专业开始在现代音乐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至今,古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何对其进行更有效的保护、继承与发扬,是音乐专业教育的一个新的课题。
古琴音乐的精神,主要反映着中国文化的特色,如中国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人文思想和精神。技术层面的内容,还是处于比较表象的层次。这也正是古琴艺术的特征,去掉了它,就不成其为古琴艺术了。但在音乐学院的古琴教学中,却一直很难体现这些特点。近二十年来民族器乐的发展更普遍存在一种重技术的倾向,它的极端是“快速“几乎成了技术的核心,历史又在重复曾经走过的“声多韵少”的老路,而中国音乐独具特色的韵味则较少受到注意。比如说体现着古琴大音希声美学追求的吟猱与走音,却往往因为缺乏舞台效果而遭到大幅度的削减,或加弹奏而变虚为实。结果虽提高了可听性却失去了其特有的深妙韵味与时空内涵。
由于以上诸多因素,古琴在音乐院校的教学已形成一种程式,固化了的古琴音乐、熟练的演奏技术、表演意识胜过于文化意识、以及逐渐大同的流派与个性特点,古琴专业学生的表演已经成为一种一望而知的学院派风格。
丁承运先生采用的方法是在音乐学系设琴学专业,不仅仅把它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来看待,而更重视它的文化内涵与相关学科知识。把它作为民族音乐学的一个研究对象来研究。其教学的课程内容包括:琴学基础、古琴美学、琴史、文化背景、相关艺术、操缦知识、琴曲演奏等。使学生对古琴艺术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通过系统的学习与训练,掌握琴学的基础知识与古琴的演奏方法。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从而达到增强民族自信心,扩大视野,并为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打好基础的目的。
与此课程相衔接,丁承运先生在武汉音乐学院的研究生层次的音乐学专业开设了琴学研究方向,对琴学进行较深入的学习与研究。
为真切弘扬民族文化,他还希望能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增加古琴音乐知识,让学生自幼就能接触到最优秀的中国音乐文化,并作出实践与探索,且亦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丁先生也更希望在综合性大学人文学科设立琴学选修课,利用其人文环境的优势,以传统的传习方式,加上诗文书画全方位的课程设置,努力营造一个更适宜琴乐传承与发展的文化环境。
心怀天地和谐、神人和畅的古老美梦,面对灿烂的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的历史责任,他锲而不舍,正为推广民族音乐教育向各界呼吁并努力做着最基础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