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古琴 > 古琴百科 >

王永昌:中国古琴打谱观

更新时间:2018-06-06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网

  2、律学变化

  古琴减字谱,其律学范畴十分宽广,与当今近于十二平均律一统天下的状况大异。减字谱中不仅律制丰富而且还有不少中立音,还有类似于近代有人提出的微分音,甚至还有一些特别“怪”音,是谱误还是今耳与古耳之差异,有待深研。二十世纪西乐东渐,音乐院校乃至中小学都以钢琴十二平均律的视唱练耳为标准,每个人,即便“业余的”传统琴派嫡传者,其耳朵也长期受十二平均律的洗礼,学校里教的,收音机里听的,电视里,影院里,音乐会上处处如是,其演奏传统古代琴曲,不自觉地向十二平均律靠拢是必然的,我国大别于印度不以十二平均律的钢琴作视唱练耳以保本民族音律与音感的方法。细听一下今人琴曲与其上代嫡传老师所奏同一首琴曲,不难发现其差异。很少有人能固守原有琴派中五度相生律或纯律在走手动指之间的精纯。当然,他打谱出来的今曲,向十二平均律靠拢一些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发展还是负发展,可见仁见智。

  3、文艺总体状况

  当今社会已进入工业化、信息化时代,城市化高楼大厦的林立,海陆空交通的高度发达,日常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科技化物品等等与古代琴曲那个时期截然质别,世界上各种文艺思潮在中国登陆,可谓大浪淘沙,即使是中国人中的一部分所崇拜的西乐也备受通俗音乐的狂烈冲击,古琴的姐妹中国古典文学的白话化,造成文艺界的各个领域与古代琴曲的时空差异,专业或业余琴人在打谱度曲中,即使想尽量“复古”也不能。小例以言,古代琴人大都是有深厚的中华文化素养,从书法上看,琴曲集成中历代琴谱的文字部分之书法均深具功力,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我的师兄辈们书写的一九三一年和一九五八年两版《梅庵琴谱》,当今琴人中青年辈有几个能与前人书法相提并论,颜柳欧苏,行楷隶篆,笔笔通琴韵叫综上所述,古代原琴曲与今人打谱之曲能不发生差异吗!这种差异存在于“润物细无声”当中,是发展或负发展亦可见仁见智。

  4、审美与价值观

  以上流派风格、律学变化,文艺总体状况的古今差异,导致原曲与今曲之差异,其总体表征为审美及包含技术层面在内的整个价值观,随着巨大的时空变化而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并渗透到打谱本身乃至很多相关层面,自然不会仅仅为了发掘,其发掘而实质上都晖映着冀求发展的光环。

  5、诸谱合参打谱法

  这是一种特殊打谱法,查阜西、吴景略等上代琴家用过,并有成功琴曲传承。虽然,琴界对此仍有不完全一致的看法,愚意亦属自然,这样可以互相品析、交流与补充,对整个古琴打谱工作起到催化作用。笔者在1995年成都国际琴会上也发表并演奏了一曲自己 合参打谱的《高山流水》,以《神奇秘渤之《高山》、 《流水》, 《天闻阁琴渤之《流水》合参而成。主要是出于两种考虑: (1)琴界乃至民乐界有一种现象,我觉得应当商榷,即对传统长曲即使是名曲不甚重视,大都喜欢奏五分钟左右的曲子,如琵琶曲《十面埋伏》就有从原传统各版本大约15分钟的曲体而裁减成五分钟的,古琴曲《胡笳十八拊>,《广陵散>甚至《潇湘水云》都喜弹缩谱,而西乐不少名曲如贝多芬九部交响乐等,其中不乏长曲,缩谱似乎不多。常言道,自己不自重,何冀别人尊重?因而就打谱演奏15分钟的《高山流水》做试验而供讨论。(2)出于乐曲主题需要,拟取诸家之长。觉得《神奇秘谱》之《高山》有巍峨浩壮气势磅礴之神,其《流水》有清泉泠泠淙淙到一片汪洋海阔天空之韵,而《天闻阁琴谱》之《流水》,其七十二滚拂则有飞流涌瀑万马奔腾之势,并已成琴曲《流水》特定之征,而一些现成的琴曲《高山流水》,相对而言,在以上神、韵、势三方面似感不足,故取三谱精华合参而成,以作抛砖。如果我们对一首不同谱本的同名乐曲进行分析,如有五十几种谱本的《平沙落雁》。不难发现

  ,必有一种谱本在时间上最早。不妨称为源本,而以后的所有谱本均称脉本,即系流而非源之意。对源本与脉本的优劣姑不评论,但脉本都系源本或比它更早一些的脉本变异而成是无疑的,在这变异当中,存在着自然而不主动的流变和经刻意精心研析而有意改变的变异。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地理环境的迁徙,审美价值的取向而出现了多种脉本。经此剖析,可知脉本中蕴涵着创作和发展元素;而合参打谱其实质是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脉本。窃以为,若从纯考究和纯恢复音响的角度出发(尽管事实上不可能)打谱是以按一种谱本为切题,但是,今日琴坛抑或什么权威机构并没有对古琴打谱提出一个明确的定义界定。上代古琴大师也有先例,再说合参打谱也确实在打谱,只是用几种谱本而不是同一谱本在打谱而已,而这些被合参的谱本之间又天生存在着源与脉的很亲近的血缘关系,因而合参打谱法是不宜被排斥在“古琴打谱”的定义域之外的。因而以某一种谱本打谱与用几种谱本合参打谱可同时并存而不互悖,在进行合参打谱的过程中,你可发现很多琴学中的奥秘而向深层探宝。可以预见,倘若把一首同名琴曲的所有谱本都能亲自打一遍谱的话,其获益可能是极其巨大而设想不到的。

  三、古琴打谱的学术规范设拟

  古琴打谱是一项具有弹性的工作,表面上看,只要一本古指法工具书,琴人都能打谱其实不然,打谱是一项极具学术性的精深工作。最好要具备较高的古琴演奏和包括律学在内的琴学理论水平,相当的中华文化与自然科学的综合素质。时光使者已携我们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殿堂,放眼世界,打谱者还应具备一定的西乐基本知识,这样才会提高打谱的质量。 “古琴打谱”这一词汇并非古已有之,而是近代琴家提出的新概念,其本身就是一种发展,而今各行业产品都有质量标准,中国当今就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等类别,其目的均在保证质量而防堵伪劣产品;现今国际上音乐论文有学术规范,国内各刊物及音乐学院学报,对稿件、论文都有共同的学术规范。中国古琴学博大精深,这是共识,如果说博大精深的中国古琴学中的古琴打谱,没有一个基本的学术规范,似乎不妥不称。因而愚以为,古琴打谱也应当有相应的学术规范,有规范和无规范相比,应当视作是古琴打谱的发展,这样才能有利于质量的提高和琴学的前进。规范也不会一蹴而就,十分完善可在实践中不断改善,即便是国家标准,到一定时期也要重新修订,规范亦然。不揣鄙陋兹拟个人以为有关古琴打谱的学术规范,以作自律,亦聊

  作引玉希能产生中国古琴打谱学术规范,以冀有利吾国古琴打谱的发展。

  1、记谱法:(1) 以古琴减字谱和五线谱同时横写记谱。尽管五线谱在记录古琴曲的律外音、多律音、中立音、微分音、丰富音色、非主体匀速运动节奏体系等内容方面无能为力,尽管在表达琴曲信息上仅是骨架而已,但因为五线谱有利世界交流,所以作为和古琴减字谱同时对比写出的参照系仍是目前最佳选择。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不宜用简谱作参照系。(2) 不宜或不允许只用五线谱或简谱记录古琴曲和打谱曲。这样会出现前文论及的有毁古琴曲的“九病”。(3) 应标明打谱原曲的谱本版本。合参打谱应诸本皆标明。名称写于琴曲标题右侧。(4) 标明打谱者姓名,写于谱本名称之下。(5) 标明打谱时间,写于谱尾。

  2、打谱记要以简洁明朗的文字写出打谱记要如下:(1) 琴曲题解:不超过一百字为宜。(2) 打谱存疑:条文式列出存疑之处。(3) 律制初识:不作律制计算或分析十字。或标明没有存疑。简单表述原曲律制状况。(4) 乐曲风格:简明写出乐曲总体风格及自己有哪些不可避免的风格渗入,如古朴、华彩、清逸等不超过二十字。(5) 谱误拟指:条文式写出打谱者确认原谱讹误之处更正法。或写出未发现原曲有误。

  3、打谱附文(或后记)不作论证。并写出打谱者可对其打某谱某曲,发表专题论文,此项作提倡项,不作必须项。以上古琴打谱学术规范,并不成熟甚至有错误,主要作为自律,如能得琴界讨论、批评和补充完善,并得到有关音乐界组织如中国音协,中国音研所等认可正式成文才行。

  本文是对中国古琴打谱相关层面的分析探讨,其中不少是个人数十年习琴之心得体会,定有不少讹误之处,尚请海内外专家指正。二十一世纪在我们的足下开始了前进的征途,祝愿中国琴学乃至整个中国国乐主体纯种性发展体系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辉煌的成就。部分借鉴的资料出处:

  孙新财《试论音乐论证思维方法上所常犯的两类错误》载《今虞琴刊。续》上海音乐学院音研所、上海今虞琴社1996年合编。

  刘承华《古琴表现力抉微》载于《中国音乐学》

  沈洽《音腔论》载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第四期,1993年第十世纪西乐东渐在中国广为传播的西乐中的这一部分。

  张林《试论中国与欧洲音乐的节拍体系》载于《交响》1998年第节拍的区别——与周勤如先生商榷》载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一期。

  《美学百科全书》第45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

  萧友梅1938年引日乐沿革。卷头语》称“我国的音乐落后一千年。”若拿现代的西洋音乐来比较,至少落后一千年。”

  拙作《古琴三调论》载于《今虞琴刊。续》上海音乐学院音研所、上海今虞琴社1996年合编。

  拙作《梅庵韵风古,乐苑琴派新——论梅庵琴派》载于《七弦琴音乐艺术》1998年1——4辑。

  拙作《浅谈古琴音乐的审美价值》载于《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0年第四期。

  拙作《琴道论》载于《智慧觉明之路》第274页。东方人体文化研修大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6月。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古琴名曲mp3试听与下载

[导读]这是经典古琴音乐专题,其中大多是音质较好的古琴名家作品,也有古琴爱好者演奏作品,所有音乐可免费在线试听与下载!古...阅读全文

古琴演奏视频欣赏

[导读]小编精选优秀的古琴演奏的视频,喜爱古琴的琴友不要错过,这些古琴演奏视频的盛宴。小编为方便广大古琴爱好者欣赏,将这...阅读全文

古琴名家档案及相关简介

[导读]小编收集古今古琴名家档案,组建成此古琴名家专题,和广大古琴爱好者一起认识著名的古琴家资料。古琴,又称琴、瑶琴、玉...阅读全文

李祥霆古琴视频教学(1-26)全集

  乐器学习网小编今天为广大古琴爱好者带来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的古琴基础教程视频教学26课,该系列教程适合所有古琴爱...阅读全文

实用古琴视频教程精选

[导读]这是古琴视频教程专题,这些教程对于初学古琴或是自学古琴的网友有一定帮助!古琴有三种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阅读全文

古琴曲谱精选

[导读]你喜欢古琴吗?你会弹古琴吗?小编和大家分享我们精选的古琴曲谱;专题中包括:古琴练习曲谱、古琴入门谱、传世古琴谱、...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