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古筝 > 古筝百科 >

谈古吴地区筝世问题 金陵筝史

更新时间:2016-03-09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网

  东晋至南朝的270年间的文化繁荣,筝艺也无疑之繁荣,在此期间有关筝艺的诗、词、歌、赋、记载和故事都非常多,这是我们了解和研究筝史的重要资料。如: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符坚寇晋,谢安举其经谢玄,与右军将军但伊镇北御敌,共破符坚于淝水(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其担伊是一《“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晋书》)的笛、筝高手。因谢安保卫东晋半壁江山有功进官至太保,武帝之弟司马道子出于妒嫉屡进谗言、极尽诽谤。为匡扶正义。在一次宴会上。桓伊以为武帚奏乐抚筝之机,悲歌一曲《怨歌》[注一]隐喻规谏。使武帝面有愧色。谢安为之动容。事后谢安感叹地对桓伊说:“使君於此不凡帝甚有愧色。”(《晋书·桓伊传》)

  另据梁·沈约《俗说》载;东晋时的另一位弹筝能力,豫州主簿树仁却讲党)。大司马恒温慕名相召,谢扶筝而歌;“因而歌秋风,意气殊异”。桓温为筝之神韵所倾倒,从而恒温对谢更加器重,并以上宾之礼相待。

  颁野三《筝赋》曰:“既留心于《别鹤》,亦含情于《采莲》……”中的《采莲曲》是南朝时期流行的筝曲之一。《古今乐录》和《花蒸阁诗述》载:梁·武帝萧衍于天监十一年(公元512年)改西曲制《江南弄》,其中有《采莲曲》、《采菱曲》等七首[注二]。《梁书·羊侃传》载:“侃性豪侈,善音筝,自造(作)采莲、捧歌两曲,甚有新致,姬妾侍立,穷极奢靡”。《采莲曲》一曰:是萧街改制;一曰:是羊侃自造,看来这是两首同名异曲的乐曲了。

  古筝在南朝流行甚广,他那特有的艺术风格不但被民间所喜爱,被文人墨客所吟咏,就连帝王也为之折服。梁·简文帝萧纲作《筝赋》曰:“听鸣筝之弄响,闻兹弦之一弹。足使游子恋国,壮士冲冠。……”了了数言切中了有丰富表现力的筝声,使得游壮士听后不能自禁地眷念故土和激烈情怀。他还在《筝赋》里用夸张的手法宣染,“鲜鱼游而不没,白鹤至而忘归。……”以此咏赞了优美的筝声有着感悟灵性的能力,使深潭的鱼游到水面上来聆音而不沉没,白鹤飞来听了筝声而忘却返巢。他还尽致地描述了对筝制作的取材及巧思过程。如:“别有烟滨之择,尊干孤峙,负荣拂日,停雪栖霜,……乃命套班了而成器,隆杀得宜,修组合客,矩制端平,融经绔媚”。此外,他的《弹筝》诗也颇具新意,诗云:“弹筝北窗下。交响清音愁。张高弦易断,心伤曲不道”。该诗精炼的概括了方以地点)、时间、心态(情绪)和乐曲的内在联系。白此可见,作者对古筝艺术有较深的研究和感受,其诗论具有很高的艺术及美学价值。

  南朝的另一帝王梁·元帝萧绎也是好筝者,作诗云:“琼柱动金丝,秦声发赵曲。流徵含阳春,美手过如玉”。(《和弹筝人》)可见比不但好筝,喜与弹筝人交往,而且对筝的发源及乐曲风格了辉甚深。

  南朝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沈约(字体文)。兼善音律,历仕宋、齐、梁三朝。梁武帝时,官至尚书今。曾于天监年间创制《秦筝曲》四首,变称《江南弄》。并配以词(属筝歌形式),其中一首词云:“罗袖飘丽拂雕洒,提柱高张散南宫,这歌度舞遏归风。遏归风,止流月,寿万春,欢无歇”。这一描述,充分反映了南朝的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发展到了极盛时期,佳丽粉黛,轻歌漫舞,庶西文人,齐集欢宴,弹筝沤歌通宵不绝,到处仪态纵横的扬溢着中华文化艺术雍容博大的形象。展示了一派吴歌声声、丝动竹呜的古秦淮特有的繁盛景象和风韵。

  沈约的另一首《咏筝》诗:“秦筝吐艳调,玉柱杨清曲。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传。……”对上筝弦时弦的张力要注意适度和斓熟的运指(技法)能使秦筝弹出美妙乐曲,达到无以沦比的境地进行了论述。通过上录诗词,可见诗人对古筝艺术具有一定研究,并说明了当时的人对古筝艺术已有了较高的研究水平。这对探讨南朝古筝的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有梁·王台卿的《咏筝诗》:“依歌时转的,按曲动花细。境调移轻柱,乱手度繁弦。……”陈后主(叔宝)的《听筝》诗;“调弦系爪雁相连,秦声本自杨家解”。以及梁·昭明太子、羊侃、陆太喜、庾信、鲍照、萧鸾(齐明帝)……等以诗词对古筝及古筝艺术的吟咏,部说明了南朝时期人们对古筝艺术有着强烈的偏颇受好。

  由于君主、王公、勋臣、贵戚大部喜爱筝或弹筝。在其影响下,一些文人庶士竞相效仿,并写诗、赋词大肆赞颂宣扬,这无疑地使筝艺身价提高,对筝的流传、应用、发展起着一定的积极椎动作用,从而使这个时期的筝在表演形式、弹奏技巧上更加丰富多彩起来。在具有时代风范的“清商乐”中,筝就占据了一定的地位,是合乐、配伍为用的主要乐器之一。南朝时的《秦筝曲》就是“请商乐”的组成部分。

  “清商乐”是东晋和宋、齐、梁承袭汉、魏中原旧曲(相和诸曲),在南方新兴经济发展条件下与江南吴歌和荆楚西产的基础上,继承了“相和歌”的传统发展而成的,是当时东方文化中最优美的音乐。其曲调有:平调、清调和瑟调,(即:宫调、商调、角调),故又称“清商三调”,简称“清商”,后改称“清乐”。因而在诗人笔端下出现了清筝,清曲,清音等诗句。如:萧纲的“夜响清音愁”,沈钧的“玉柱扬清曲”,刘禹锡的“清筝促柱十三弦”,李涛的“清音指下来”,顾况的“武帝《升天》留清白”,及李白“清筝何维绕”和王昌龄的“清筝向明月”等。关于“清商乐”所用乐器,堤《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小序载:“用节较为节,弦乐器除原有琴、瑟、筝、筑、琵琶外,又有箜篌和击琴”。“清商乐”中筝曲有百首之多,其中有汉、魏以来的秦筝古曲,南朝刘宋时创制的筝曲,如:《白筝歌》,萧梁时改制的《江南弄》,还有独具江南风韵的筝曲《吴声歌》[注三]、《懊侬歌》[注四]等。梁诗人庾信说:“促柱繁弦非《子夜》,歌声舞态异《前溪》”(《乐一府诗集》)就是引用《吴声歌》中的两首曲名。同时还邀出秦筝伴舞亦甚为流行。还有沈时的“罗袖飘丽佛雕桐”,刘禹锡的“冯夷

  编跨舞绿波”,元稹的“急摔舞破催飞燕”,李商隐的“茜袖捧琼姿”……等,也都描绘在古筝伴奏下的舞态。

  综上所述,南朝时期的筝流传盛行,同时其演奏形式也是多种多民既有独奏、合奏、齐奏,还有弹唱(筝歌)、伴奏(伴歌、伴舞),可谓是多姿多彩、美不胜收。

  * * 唐、宋、元、明、清 * *

  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年),统一了南北朝的隋文帝对当时颇具声望和影响的南朝礼乐,没作彻底的否定,或较大的更动。只是“获宋、齐伯乐,诏于太分置清商署”。并说:“以此为本,微更损益,去其哀怨,考而补之,以定新律吕,更迭乐器”。(《隋书·音乐志》)加之,隋朝只有短暂的三十几年,这个时期的文化艺术(包括古筝)也仅仅是个停留阶段,没有多大的发展。只是清商乐在场帝时(公元605年)设九部乐中列于九部之首;改称“清乐”。而金陵的命运如何呢?不幸的是隋文帝灭陈后,轻率地下了“建康城邑宫室,并平荡耕垦”的诏书,竟把数百年营建起来的繁华都市,一下例夷为农田废墟。“楼台塌尽曲地湮,荒园一种孤儿菜”就是当时衰败情景的写照。这也正是金陵古筝艺术在此期间无声无息的关键所在。初唐时,白于金陵政治地位的下降,南京古城一度处于衰落时期。唐诗人罗隐在《金陵夜泊》诗中,把秋月下的秦淮河畔写的凄迷哀婉,充满了吊古街今的情思,“冷烟轻谈傍衰丛,此夕秦淮驻断蓬。栖雁远惊沽酒火,乱范高进落帆风。地消王气波声急。山带秋阳树影空。数代精灵人不见,思量应在月明中。”难怪唐代诗人在追怀建康之盛况时,还发出了“六朝文物草连空”。“玉树残歌王气终”的感叹。白于金陵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以及六朝300多年间所莫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五代十国时期扬吴没全陵,南唐(937年)定为国都,南京得以逐渐恢复。相应的古吴地区的文化艺术也日益繁荣,“春光荡城郭,满耳是笙歌”(詹·规合《扬州春词三首》)。这在唐代的诗、词、见晚中都有此方面的大量记载和描写。

本文标签

金陵筝史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古筝曲谱1800首

[导读]你喜欢古筝吗?你会弹古筝吗?小编本篇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古筝曲谱的专题,我们收集了近二千首古筝曲谱子,希望大家喜...阅读全文

近2000个古筝曲演奏视频欣赏

[导读]小编收集近两千个古筝演奏的视频,喜爱古筝的网友不要错过,这近两千首古筝演奏歌曲的盛宴,小编为方便广大古筝爱好者欣...阅读全文

林玲古筝教学视频全集

[导读]小编和大家分享《林玲古筝教学视频》专题;林玲中国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古筝硕士研究生导师,1...阅读全文

古筝(1-10级 )考级曲示范与讲解

[导读]小编收集各古筝名师讲解的古筝考级教学视频,为方便查找1-10级各级的考点与曲目,特组建此专题,旨为帮助欲打算...阅读全文

古筝名家档案及相关简介

[导读]小编收集古今国内外古筝名家档案,组建成一个古筝名家专题,和广大古筝爱好者一起认识世界著名的古筝家资料。古筝,又名...阅读全文

150首古筝名曲mp3试听与下载

[导读]小编收集近两百个古筝演奏音频,其中有音质很不错古筝名家演奏作品,也有国内外古筝爱好者演奏作品,所有音乐可免费在线...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