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则故事。
家住郑州西郊的刘美,自幼学习古筝。三年前的一天,她在电视上听到古琴大家李祥霆老师指间流淌出的天籁之音。心头大悦,欲学之。遂问教古筝的老师,何处有学琴之所?老师摇头,古琴为何物,不知所以。
投师无门的经历,在商都琴社刘君社长看来是再正常不过了。他感叹道:“作为古代文人雅士、达官贵人修身养性的古琴,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地位崇高。可如今却没有多少人能识得它的庐山真面目,分不清古琴和古筝的大有人在。在许多人的心中,中国古琴与钢琴、小提琴这些西洋乐器相比,还是显得那么无力。”
刘君当初也为投师无门发愁过。自小对音乐有天生的敏感,搞创作,弄乐队,徜徉在音乐的天地里,乐在其中。年岁增长,多了一份对人生的感悟,越发对传统的古琴痴迷。2003年偶然在网上看到卖古琴的消息,刘君来不及多想,只身爬上火车直奔扬州。去时两手空空,回来却多了一张琴。
面对一本无声的教材,刘君“闭关”就是两年。琴艺日臻成熟,刘君越发感到“闭关”状态下是觅不到知音的。2006年,刘君和几位古琴爱好者一合计,让目前河南唯一一家专业传授古琴艺术的琴社开张了。一方面为学琴者提供了入门之路,另一方面也为古琴爱好者有了雅聚的去处。
商都琴社从一成立就开展免费教古琴的活动,一天下来,竟有数百人报名参加。刘君万万没有想到,喧嚣的都市里居然还有那么多的人热爱古琴。
刘君说:“以前说知音难觅,我倒觉得古琴的发展缺的不是知音,而是大力去推广。如果大家都把自己隐藏得太深,那自然找不到知音,感叹也只是徒劳。任何艺术的发展都需要与时俱进,古琴也不例外。从商都琴社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琴的人越来越多,这也说明琴乐并非缺知音,而是知音何处觅古琴的问题了。”
别把古琴太神话
泛音的轻灵清越,散音的沉着浑厚,按音的或舒缓或激越或凝重。
演奏古琴时,其右手的抹、挑、勾、剔,左手的吟、猱、绰、注等指法,让人真正体验到余音袅袅、象外之致的味道,就好像一炷香慢慢地在空中舞蹈,且实且虚,缭绕而去,仿佛中国画中的那种水墨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