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古琴 > 古琴百科 >

论古琴音乐艺术在修身养性方面的作用

更新时间:2015-05-18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徐永
  燥者感之以静静者感之以和
  
  ——论古琴音乐艺术在修身养性方面的作用
  
  徐永
  
  古琴是我国嘴古老得民族乐器之一。它历史悠久,音色深沉、浑厚、古朴、淡雅,是一个以静制动得乐器,倍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古琴音乐除了能陶冶人的情操之外,尚有很好的修身养性作用,经常抚琴能使人健康长寿。《上古琴论》曰:“志燥者,感之以静,静者感之以和,和平其心,忧乐不能入,任之以天真”。①现代医学亦证明,舒缓、优美的琴曲能使任的呼吸,心跳跟随其节拍产生共振,给人的神经、心血管、内分泌、消化等系统以良好的刺激,达到其祛病延年的作用。故古往今来善琴者多长寿。据史料记载,舜帝善弹五弦琴,歌南风之诗,寿享110岁。②西汉文帝的盲乐师空头公一生以抚琴为业,寿高180岁。③诸如此类长者不胜枚举。本人涉医多年,又酷爱琴道,对此略有感受。今从中西医学角度把古琴音乐修身养性的作用给以粗浅的论述,以飨同道,并望给以指正。
  
  心静神凝物我两忘
  
  精气内敛病从何来
  
  扶琴以静为宝,未先弹琴先定心,《指法直要》中“心不散乱”④列为十要之首。《鼓瑟十二欲》的前四欲:“神欲闲,意欲定,貌欲恭,心欲静。”⑤皆论其神、意、心、身宜静之理。入静从古琴音乐角度来看,可以帮助人排除杂念,进入意境;若从医学的角度分析,其意义就更为重要了,入静后神不外驰,精气内敛,气血必然冲和,人体处于最佳生理状态。正如《内经》所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⑥当人到虚无状态下,物我两忘,真气必然运行无滞,外无六淫之侵害,内无七情之干扰,呼吸平稳,心率减慢,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相对的动态平衡,人体的消耗降低,能力贮存,脏腑技能得以调和,有助于体力的恢复,故能使燥者静,静者和,疾病不能入。其实,这种入静就使一种气功状态下的自我修身。
  
  低而不晦高而不亢
  
  中声为节以养生气
  
  嵇康曰:“平和之人听筝笛则形燥而志越,闻琴瑟之音则体静而心闲。琴瑟之音何以使人心闲?⑦家语云:“先王之制音也,以中声为节……故君子之音温柔居中,以养生育之气”。⑧琴之所贵,贵在中声为节,不卑不亢,大声不烈,小声不灭,清而不历,平而匪和,温润醇雅。⑨“故能使体静而新鲜,体静则阳气不燥,如是则阴平阳密,精神乃治,生气得养。
  
  以分贝论之,80分贝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开始受其影响;90分贝人感之即开始烦躁,血压开始升高,内分泌紊乱,消化功能受抑制;100分贝以上,人就难以忍受,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耳聋,人向病态发展。然60分贝以下,人感之,则副交感神经兴奋,呼吸平稳,情绪安定,心率规整,人由燥向静转化;50分贝以下,人开始呼吸深长,血压稳定,心脏徐缓而有力,新陈代谢降低,而消化吸收功能增强,能量贮存,生气得养,人向健康发展,古琴得分贝一般高不超50,低可在10分贝以下,此间正值副交感神经兴奋得范围,故无论是抚琴还是听琴,都会得到良好的感受,给人体的正常胜利一个良好刺激,以养生生之气,达到保健长寿的效果。
  
本文标签

古琴音乐艺术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古琴名曲mp3试听与下载

[导读]这是经典古琴音乐专题,其中大多是音质较好的古琴名家作品,也有古琴爱好者演奏作品,所有音乐可免费在线试听与下载!古...阅读全文

古琴演奏视频欣赏

[导读]小编精选优秀的古琴演奏的视频,喜爱古琴的琴友不要错过,这些古琴演奏视频的盛宴。小编为方便广大古琴爱好者欣赏,将这...阅读全文

古琴名家档案及相关简介

[导读]小编收集古今古琴名家档案,组建成此古琴名家专题,和广大古琴爱好者一起认识著名的古琴家资料。古琴,又称琴、瑶琴、玉...阅读全文

李祥霆古琴视频教学(1-26)全集

  乐器学习网小编今天为广大古琴爱好者带来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的古琴基础教程视频教学26课,该系列教程适合所有古琴爱...阅读全文

实用古琴视频教程精选

[导读]这是古琴视频教程专题,这些教程对于初学古琴或是自学古琴的网友有一定帮助!古琴有三种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阅读全文

古琴曲谱精选

[导读]你喜欢古琴吗?你会弹古琴吗?小编和大家分享我们精选的古琴曲谱;专题中包括:古琴练习曲谱、古琴入门谱、传世古琴谱、...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