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2 in g Minor Op.16)作于1913年,当时同班好友斯密特霍夫自杀,故此曲呈献给斯密特霍夫,因原谱丢失,普罗科菲耶夫1923年凭记忆再整理而成。此曲1913年8月23日由普罗科菲耶夫主奏而首演。首演时,因为一直是节奏的激烈敲击与不协和和弦的连续,曾遭到许多人退席谩骂。多数报道称:“这种未来的音乐送给魔鬼去吧。我们是来享乐的,我家的猫也会弹这种音乐。”而当时贾吉列夫正是听完此曲而邀请普罗科菲耶夫为他创作舞剧音乐,批评家卡拉蒂吉(Viatcheslav Karatygin, 1875-1925)则称:“我确信十年后,听众会给这位年轻作曲家的天赋报以相当的掌声来为昨日冒失的嘲笑赎罪。”这部作品共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小行板,g小调,奏鸣曲型的自由形式。呈示部以弦乐拨奏和单簧管两小节序奏作引导,钢琴左手弹分解和弦,右手出现充满忧愁的第一主题。主题在木管与钢琴间一来一往后,移至快速音群。第二主题为小快板,钢琴弹出第二主题后,不断展开华丽的音型。移至长笛与双簧管、长笛与单簧管后,稍慢一点,以乐队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以钢琴在大提琴震音背景上展开第一主题华丽发展始,以快速达到高潮,平静之后再现部钢琴一出现第一主题立即结束。
第二乐章:谐谑曲,活泼地,d小调,三段体。为快速进行的托卡塔型乐章。第一段一开始就以强烈的钢琴主题为中心,弦乐拨奏,管乐作滑稽音型夹在中间。中段是伴奏的乐队不断奏跃动性乐念,钢琴不断继续托卡塔音型。
第三乐章:间奏曲,温和的快板,g小调,三段体。第一段以乐队沉重步伐似的序奏始,钢琴进入作华丽发展。中段小提琴拨奏出明确主题并加以发展,钢琴一再奏滑奏音型,乐队与之互为纠缠,构成优美的音色效果。第三段把第一段要素作各种不同变化。
第四乐章:热情奔放的快板,g小调,A-B-C-B-A结构。A以钢琴与长笛呈示自由奔放的旋律始,钢琴以敲击手法进入,与弦乐拨奏形成对比。B速度转慢,钢琴敲出一半和弦后,单簧管、大管、大提琴奏出平易的俄罗斯风格的d小调旋律,钢琴继承后再交给大管、双簧管,圆号又以逆行。C速度转快而进入快板,长笛与弦乐拨奏造成音型交迭,乐队咆哮和钢琴和弦构成高潮。平静后,在沉重的和弦后,钢琴独奏华彩,B段要素再现,到行板趋于平静,又变成快速音群,钢琴冥想性独奏。然后乐队形成尖锐的音响,回到热情奔放的快板A段曲趣,最后进入C段要素构成的短小终结部而结束。
乐器学习网钢琴视频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