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雷哈 (Anton Reicha)
从事职业:作曲
艺术风格:古典音乐
所在地区:波斯米亚
人物介绍
安东·雷哈(捷克语:Antonín Rejcha,德语:Anton Reicha,1770年2月26日——1836年5月18日),波西米亚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
雷哈少年时便显现出非凡的音乐才能,他的叔叔约瑟夫·雷哈是一位大提琴家,也是他的音乐启蒙老师。1785年雷哈全家搬到波恩,在那里他结识了贝多芬。1799年他移居巴黎,1801年到维也纳。法军占领维也纳后,他再次迁居巴黎,并担任巴黎音乐学院的教授。
雷哈的作品很多,涉及当时的各种体裁。他擅于采用对位法,特别擅长室内乐的写作。但是他的作品显得不够自然,学院气息较重。目前他的音乐被演奏的较多的是管乐作品。雷哈也是重要的音乐理论家,写有很多理论著作。
波希米亚裔法国作曲家。1770年2月26日出生于波希米亚的布拉格(Praha, Bohemian, 今属捷克)。父亲是一位笛手。雷哈一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他随叔父约瑟夫(Joseph Reicha)学习钢琴、小提琴和长笛。后约瑟夫担任波恩的宫廷乐队指挥,将雷哈带到波恩。他作为长笛手加入了宫廷乐队。在这里,1785年,他与贝多芬成为伙伴。1793年移居汉堡,担任教师并作曲。1799年试图以歌剧作曲家的身份移居巴黎,但没有成功,因而移居维也纳,在此与贝多芬重逢,并见到了海顿和萨列里(Salieri)。1808年重返巴黎,创作了大量的器乐曲。后任教于巴黎音乐学院。在他的学生中,包括了许多知名的作曲家:李斯特、弗洛托(von Flotow)、古诺、托马斯(Thomas)、柏辽兹、弗兰克等。1836年5月28日逝世于巴黎。
雷哈为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巴松、法国号写了大量作品,创作了许多管乐五重奏,因此被称为“管乐五重奏之父”。在法国音乐圈和沙龙中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在那一时代的文艺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倾听雷哈作品的描写。此外他还是一位重要的音乐理论家,提出了许多大胆、独创并且“现代”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