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生前居住的萨克福马Aldeburgh地区一幢红色别墅里保存的文献中,布里顿的前助手、他的专家作家兼作曲家DavidMatthews发现了这些“被遗忘的”手稿。作品将在威斯敏斯特的施密斯广场一台露天音乐会上演出,由Matthews本人和其他两位音乐家担任首演,并由广播4台进行现场直播。届时,Matthews新出版的传记《布里顿的生活与时代》也将同步发行。Matthews目前正在国外无法就此发表评论,不过三重奏组的另一位成员,皇家音乐学院的研究同行、小提琴家PeterSheppard是这样谈及这部作品的:“它具有如此强烈的个性,决非一位少年的习作。是一部真正成熟的室内乐佳作”。“布里顿年少时就已经写了不少作品,而且基于他10、11岁时的素材创作了一部为室内乐队而作的简易交响曲。但是,从这首作品中,你能听到你所熟悉的那些音乐的源头。”
在谈到这部音乐其它令人感兴趣的特点时,SheppardSkaerved指出,布里顿令人仰慕的天才灵感还来源于大海,最著名的涉及海的例子是歌剧——《彼得·格兰姆斯》,而在此作中你也能发现其中的印记。“一个例证事实是,布里顿在表现水的主题时游刃有余。他成长于英格兰东部,对海怀着深深的挚爱——他的很多作品时时透露出这点——而这部作品正展现了他在刻画海的主题时,最初所用的技巧。”Sheppard补充道:“作品中另一件打动你的是布里顿所运用的德国式的结构。即使你去掉所有的音符,它依然存在。”
这个特殊的消息受到了自由作曲家、指挥家兼布里顿研究权威RalphWoodward的欢迎。“新作品的发现令人兴奋”,他说,“目前的工作是要解决哪些作品有完整乐谱,而哪些仅有草稿”。他说:“布里顿的少年之作非常棒。尽管今天演奏的仅仅是他14岁时写下的音乐”。
主要作品
《大提琴交响曲》
《大提琴交响曲》作于1963年,是献给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原计划1963年在奥德堡首演,后因罗斯特罗波维奇突然生病而中止,直到1964年3月,才在莫斯科由布里顿亲自指挥首演。作品分四个乐章:一、庄严的快板;二、不安的急板;三、柔板;四、快的行板。罗斯特罗波维奇与布里顿本人合录的这版CD,公认是权威版本,并被评为"20世纪音乐最佳收藏",唱片里还收录了海顿的大提琴协奏曲。另外,罗斯特罗波维奇与布里顿指挥英国室内乐团演录的另一张唱片也很不错,值得一听。
《春天交响曲》
《春天交响曲》(为独唱、混声合唱、童声合唱和乐队而作)作于1949年,取材于13位诗人关于春天的诗谱成,这13位诗人分别是:赫里克、奥登、巴恩菲尔德、皮尔、布莱克、博蒙特、弗莱彻、纳什、沃思、斯潘塞、克莱尔、米尔顿,(另有一位佚名)。这部作品,1949年首演于阿姆斯特丹。另外,唱片里还收录了布里顿的《学院康塔塔》和《圣切奇利亚赞美诗》,这版CD,被《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带花名片。
《青少年管弦乐指南》
近100年来,在交响音乐的普及方面,有三位作曲家功不可没:一是圣-桑写了《动物狂欢节》,二是普罗科菲耶夫写了《彼得与狼》,三是布里顿受英国教育部的委托,为介绍管弦乐队而给青少年写的这个“指南”。布里顿的这首管弦乐曲本意是介绍交响乐队的各个声部和组合后的音响,但很多指挥家在诠释这首作品时,都太偏重于局部的表现,而使整部作品失去了有机的内在联系,虽然段与段之间非常精彩,但纵览全曲却显得很不完整。布里顿自己在指挥这首作品时,则是统筹兼顾、安排适当,任何一个声部的音乐表现,都是在总体的宏观控制之下,在13段变奏中从不强调表现局部的细枝末节,而是牢牢抓住乐曲一开始普赛尔主题的呈示和结束时普赛尔主题的加强与再现,强调首尾呼应,有机结合,这样就使得乐曲的表现既完美又简练。因此由布里顿亲自指挥处理和营造出的《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那恢宏壮伟的管弦乐气势,成为这一作品除他本人之外,所有指挥家都难以企及并望其项背的版本。这张唱片上还收录了他的《简单交响曲》等作品。
《战争安魂曲》
《战争安魂曲》是布里顿的作品中最有名的一首。作于1962年,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被毁而重建的考文垂大教堂而作,歌词采用英国诗人欧文的诗篇及传统的安魂曲词。分两个部分:一、拉丁文的安魂弥撒;二、欧文的战争诗歌。在这部作品的乐谱卷首,布里顿有这样的题词:“我的诗题是战争及对战争的怜悯,这是怜悯的悲叹,以唤起世人的戒心。”这张唱片,是这个曲目最权威的版本,因为这部作品布里顿就是专为加琳娜·维什涅夫斯卡娅、皮尔斯和菲舍尔-迪斯考写的独唱乐段,这些名字是这个曲目首演的原班人马。这样的名家汇集,Decca公司在录音、制作上下了很大功夫,使录音制作与演唱、演奏配套,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套唱片(一套两张)可谓录音史上的奇葩,被《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带花名片。另外,索德斯托姆、蒂尔、艾伦演唱,牛津基督大教堂儿童合唱团、伯明翰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拉特尔指挥的版本也非常不错,值得一听。
《诺亚方舟》
独幕歌剧《诺亚方舟》,脚本取自切斯特奇迹剧,描写诺亚洪水的故事,1958年首演于奥尔福德教堂。刚开始用于教堂演出,后用于独立的演出,这部神剧,儿童的演唱清新动人,录音音场具有深度与宽度,细细聆听,可分辨出舞台上表演者(上帝、诺亚和孩子们)的不同位置,以及他们细微的动作声响。这版CD,被美国TAS评为最佳名片。也是著名录音师肯尼思·威尔金森的杰作。后由Decca公司重新制作成CD。
其他作品
主要作品有:歌剧《彼得·布尼安》、合唱与乐队《战争安魂曲》,变奏——赋格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春天交响曲》、《大提琴交响曲》、《小交响曲》等,还写有不少协奏曲、重奏曲、独奏曲、独唱曲、儿童歌剧及一部《中国歌集》(歌词采用中国唐宋诗人的六首诗)等。
作品评论
以《我们的狩猎父老们》(OurHuntingFathers)为例。这是一部带管弦乐伴奏而非常卓越的声乐套曲,首演于1936年,它在作曲家的一生中都具有重大意义。在布里顿本人于1961年把这部作品重新搬上舞台之前,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它只演出了三次;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部作品才被新一代的女高音歌唱家们所赏识,并得以广泛流传。如今,在对布里顿全部作品的评估中,这部作品仍会被认为是无法理解的,特别是当把作曲家与欧洲传统文化的实质相联系的时候,这部作品总不被考虑在内。令人略感惊异的是,《我们狩猎的父老们》在1936年就不被理解,然而在英国观众当中,还有谁能创作出这样一部展示绚丽的管弦乐与声乐表现技巧的作品呢?又有谁能觉察到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克维奇、贝尔格,特别是马勒的影响呢?如果英国的音乐界会因为布里顿大胆的技巧表现而感到了被冒犯,那么英国的社会和政治体制也会同样毫无准备地面对这样一部包含了警惕法西斯的出现和危险的政治密码的作品。
直到作曲家去世几年之后,他在30年代的那些意义重大的创作才完全被世人认可。《我们狩猎的父老们》、钢琴和小提琴的多部协奏曲、《安魂交响曲》(SinfoniadaRequiem)(这是受到马勒音乐启发而创作的另一部作品),以及他在30和40年代为广播电台、电影和戏剧创作的大量配乐,这些作品的音响世界无疑都为作曲家的创作库存增添了内容,并推动他向《彼得·格莱姆斯》(PeterGrimes,1945年)的目标进发。如今,作为作曲家主要作品之一的歌剧《彼得·格莱姆斯》的演出和录音制品都非常受欢迎。而《亚瑟王》(KingArthur,1937年)本身已经成为《钢琴协奏曲》和《英雄叙事歌》(BalladofHeroes)、康塔塔式的《精神世界》(TheWorldoftheSpirit,1938年)和《帕涅罗帕的拯救》(TheRescueofPenelope,1943年)等作品中音乐素材的重要源泉。《帕涅罗帕的拯救》是布里顿在创作《彼得·格莱姆斯》之前完成的最后一部作品。尽管这些配乐为人们欣赏布里顿卓越的音乐创作力增添了新的内容,但他后来不再对配乐感兴趣。而且,布里顿的书信与日记,以及音乐创作手稿的出版发行,揭示了他早期在才智方面所遭受无端指责的虚假性,证明其作曲技法的闲适轻松并不意味着其音乐创作在某些方面的不完整,因为这些资料清楚地显示出,作曲家总是非常努力地工作,不断地以各种形式来验证他的乐思,直到他绝对满意为止。
布里顿早期作品的再现能够加深对布里顿音乐的理解,那么他在北美洲那些年间创作的音乐也应该得到重新认同。作曲家本人在晚年也曾做过这项工作,他重新修订了自己在1941年创作的“合唱小歌剧”《保罗·本扬》(PaulBunyan)的完整版本。这部作品由WH.奥登编剧,体现了美国“梦”的实现和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至今还广受欢迎。布里顿和奥登在这部歌剧的纽约首演之后,就撤换了作品,事实上它被遗忘了差不多有25年之久。然而,这部作品证明了布里顿的才能:他不仅通晓美国音乐、乡村音乐、西方音乐和布鲁斯等音乐的风格特征,也熟悉诸如库特·威尔(KurtWeill)和科拉·波特(ColePorter)等作曲家。而所有这些都是英国听众所不熟悉的,他们对布里顿音乐的体验开始于《米开朗基罗十四行诗》(MichelangeloSonnets)(这部为诗歌谱曲的作品用意大利语掩盖了其中的同性恋倾向)和为男高音、圆号与弦乐器创作的《英国小夜曲》(English Serenade,1943年)。后者是布里顿从美国回到英国之后从事创作的开端。
如果说布里顿在战事最激烈的时刻回到祖国之后,他的美国梦才终于觉醒的话,那么这段使他重新回到从前的经历,就成为他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大事。他创作风格上的“欧洲化”体现在诸如《灵光篇》(Lesilluminations)、《弗朗克·布里奇主题变奏曲》和《米开朗基罗十四行诗》等作品中,而《保罗·本扬》、《加拿大狂欢节》(CanadianCarnival)和在他去世之后才盛行的《美国序曲》(AmericanOverture)则表现了他的“美国风格”,这样典型的风格化创作在1942年他回国后戛然而止。就好像是一旦他离开了美国,他就立刻投身于极富英国特性的世界中,英国的语言令他狂热不已,他还对本民族的音乐风格坚信不疑,这些在从前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
有大量的事实可以说明布里顿重新发现英国民族根基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指布里顿直接回到了他的归属地所产生的心理因素(彼得·格莱姆斯曾唱道:“我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我的根基在这里。”)。从音乐方面来讲,当布里顿在1941年末因情绪低落而不能够作曲的时候,他对普塞尔(Purcell)和伊利莎白时期的音乐越来越感兴趣,显而易见,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英国的语言对他具有多么戏剧化和至关重要的作用。布里顿对普塞尔歌曲独特的理解,体现出他对普塞尔声乐作品的挚爱,他在纽约生活的最后几个月中就已经开始编配极富个性的民间歌曲了。如今,越来越多的事实前所未有地证明了布里顿在创作生涯中所从事的这两项“副业”所创造的价值,几年前出版发行的民间歌曲的完整录音和普塞尔作品演绎,是布里顿作品的CD唱片中最具重要意义的两张唱片。
《圣诞颂歌仪式》(ACeremonyofCarols)是布里顿在跨越布满潜水艇的北大西洋,返回英国的路上创作的。这部作品可以被看成是布里顿最真实的英国之音。其中的歌词是用一个普通的主题来表达一个新的意义。竖琴与男童声音的奇妙结合,产生出激动人心的音响。布里顿的音乐旋律简洁而生动,其中的几个舞蹈性乐章表现出普塞尔对他的影响。为歌词所配置的音乐既充满活力,又贴切而风格鲜明。这部作品展示出一种正式典礼的性质,这一特性也贯穿在布里顿晚期的许多作品中,特别是《圣歌》(Canticles)、60年代创作的教堂寓言剧系列,以及一些能够用合唱队的进出来预示戏剧性发展、预示寓言剧中一些典礼场景的精彩过程的单声部圣歌段落。而且,这种单声部的圣歌段落还散布在布里顿这些作品的后面乐章中。
颂歌系列的创作还使用了多声部(heterophony)的作曲技法,也就是使用比较松散的纵向和声的旋律进行,这也预示了布里顿在60年代发展音乐语汇的一种方式。最为典型的实例是布里顿为竖琴创作的无伴奏《间奏曲》,它是一首建立在单声部圣歌旋律基础之上的自由幻想曲形式。在1943年,还没有人能够猜测到这种创作技法的渊源所在,布里顿与加拿大作曲家和人种音乐学家科林·麦克菲(ColinMcPhee,1900-64)的友谊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是麦克菲在1939年通过一组自己改编成双钢琴演奏的巴厘乐曲,把巴厘岛的加美兰音乐的创作技法介绍给布里顿。两位音乐家在1941年演奏并录制了这些改编曲,布里顿回国后还把这些作品纳入自己的演奏曲目之中。多声部的创作技法最初是在《保罗·本扬》序幕的结束部中以简洁的形式出现的,并成为布里顿晚期作品中最重要的风格特征。
唐纳德·米切尔(DonaldMitchell)和默文·库克(MervynCooke)已经考察了巴厘的加美兰音乐、日本宫廷音乐和传统能乐有限的创作形式之间纯音乐和音乐戏剧性的关系。库克论证了布里顿在诸如《塔王子》(The Prince of the Pagodas)(这也是一部在布里顿去世之后才广受欢迎的作品)和几部教堂寓言剧等作品中对综合性元素的成功利用。菲利普·布雷特(Philip Brett)广泛探索了文化方面的一些内容,指出了布里顿对东方音乐奇特音响的爱好和他的性趋向。他在布里顿去世一年之后发表了一篇有关《彼得·格莱姆斯》具有突破意义的文章,第一次公开讨论布里顿的同性恋与他作品之间的关系。有关这个主题,布雷特后来通过对歌剧“原始资料”的深入研究继续进行了下去(1981年),他尝试着通过对现存作曲资料和剧本草稿的分析来解读布里顿的作曲方式。布雷特还撰写过诸如《旋螺丝》(The Turn of the Screw)、《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和《欧文·温格雷夫》(OwenWingrave)等歌剧中有关同性恋倾向的解析文章,他试图去解读布里顿许多戏剧作品中所隐藏着的道德与精神困境的确切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