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名家名曲 > 外国名家名曲 >

法国六人团资料及照片

更新时间:2018-11-29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网

  1920年年初,法国记者科莱在《喜剧》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俄国五人团、法国六人团和萨蒂》,评论青年人的一场音乐会,把他们与俄国五人团作了类比,“六人团”的名称就此流传开来。这六位作曲家是奥涅格、米约、普朗克(Traneis Poulenc,1899—1963)、奥里克(Ceorges Auric,1899-1983)、杜列(Louis Durey,1888-1979)和泰费尔(GermaineTaillefelre,1892-1983)。当年,除杜列32岁外,其他都是二十几岁。六人团的结合,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反对印象主义,不同程度地信奉科克托(Jean Cocteau,1889-1963)的思想,赞赏萨蒂及其作品的风格:明快、简朴、实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人的艺术趣味、才能、气质越来越不相同,两三年后,很少再在一起活动。

  六人团的创作不完全是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在他们的创作中只得到了局部的的反映,因为他们很少引用古典作曲家的素材和复兴古典曲式,但就其风格的清晰、明快、纯朴来看,他们与新古典主义又是一致的。由于当时的巴黎是西方各国青年音乐家向往的中心,斯特拉文斯基自1920年回到法国后成了新古典主义的旗手,因此,六人团的创作也大大地加强了新古典主义这一流派的力量。

法国六人团资料及照片

  六人团中后来在创作上比较有影响的是奥涅格、米约和普朗克三人,尤其是前面两位作曲家。

  (一)奥涅格

  阿瑟•奥涅格(Anhur Honegger,1892-1955)生于法国勒阿弗尔,父母是瑞士人。他曾在苏黎世音乐学院学习,接受德国音乐教育,受巴赫、贝多芬,直至瓦格纳影响极深。19岁人巴黎音乐学院,又受印象派影响。1914-1915年回瑞士服兵役。大战后返抵巴黎,成为六人团的成员。虽然如此,他实际上离开萨蒂和科克托的思想最远。他对他们所偏爱的诸如游乐场、马戏团和美国黑人乐队音乐并没有特别的兴趣(而科克托认为这三种音乐是像生活一样养育着作曲家的)。他的志趣仍在于创作严肃的交响乐和室内乐,而且自始至终没有割断与浪漫主义的联系。总的来说,他的音乐更带有德国特点,比较雄浑、热情,充满动力感,而缺少法国音乐那种清澈、机智的情趣。如果把他与六人团其他成员相对比,可以看得更清楚。他的音乐不如米约那么开朗、明快、活泼,也不像普朗克那么清新、高雅、轻快,但比他们两人都更深沉、深刻,更有激情。

  奥涅格从不遵循任何美学信条,也不追求风格的纯粹。在西方现代音乐中,很难说他属于哪一派。他只是把他自己的感受如实地描绘下来,如他所说:“做一个诚实的人,写诚实的作品。”他广泛采用过去和同时代的各种手法,如多调性、四度叠置的和声、不协和的对位、各种复杂的节奏等等。他从格里高利圣咏、爵士乐、十二音体系等许多完全不同样式的音乐中吸取他所需要的养料。他说:“我的愿望和志向是创作这样一种音乐:它是广大听众能够理解的,但是,为了使音乐爱好者感兴趣,它又是尽可能摆脱陈词滥调的。”

  奥涅格创作了各种体裁的作品约200部。根据圣经故事写的歌剧《大卫王》(1921)是他最初的成名作之一,但后来它主要以音乐会形式经常演出。管弦乐曲《太平洋231号》(1923)模仿火车头从启动、奔驰到停下来的全过程,使用不协和和声,快速变换的节拍、节奏,但又不失其抒情性。它几乎演遍了欧美各国舞台,成了未来主义追求新时代的“运动感”和“速度感”在音乐创作中的一个著名例证。《钢琴与乐队小协奏曲》(1924)或许是表明奥涅格有时仍然创作具有法国音乐倾向的少数作品之一。特别是最后乐章,雅致、简朴,还引用了爵士乐素材。清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1935)歌颂15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末期法国一名不满20岁的农家姑娘贞德的英雄事迹,音乐动人,是作曲家最被广泛演出的作品之一。奥涅格共写了5首交响曲。第二首(1941)为小号和弦乐而作,写于纳粹占领巴黎期间,以有力的赞歌结束全曲,预示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第三首(1946)很有新意。特别是第一乐章,充满了不协和的音响。这种不协和既不同于艾夫斯的(为了表现日常生活),也不同于勋伯格的(为了刻画怪诞、夸张的形象),而是更明确地体现了现代生活条件下的人的心理状态。作曲家说:“我想在这部作品中,以象征表现现代人类对野蛮、愚昧、苦难、机械、官僚的洪潮的反抗。近几年来,这些一直冲击着我们。”《第五交响曲》 (1950),副标题“三个D”,每个乐章都结束在D音上。全曲结尾没有一般交响乐那种“胜利”的宏大气势,而是低沉、缓慢,带有悲观色彩。

  在文字方面,他发表了一本小册子《我是作曲家》(1951),记载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感触。

  (二)米约

  达赖厄斯•米约(DariusMilhaud,1892—1974)生于法国埃克斯昂普罗旺斯犹太裔家庭,是本世纪最勤奋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编号到 443,包括歌剧、舞剧、清唱剧、儿童剧、戏剧配乐、电影音乐、交响曲、协奏曲、弦乐四重奏、钢琴曲、合唱、独唱歌曲等,为20世纪所少有。当然,他在世的时间也长,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但是,不管生活环境和方式有多么大的变化,他从不停笔。晚年因患关节炎而瘫痪,坐在轮椅上,仍不倦地创作。

  米约7岁开始学习小提琴,不久尝试作曲。1909年人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916年随好友克洛岱尔(Paul Claudel,法国诗人、外交官,1894-1899年曾来我国任福州领事,会中文)出任驻巴西公使秘书。1918年回到巴黎后,于1919年成为六人团成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移居美国。1947年回国后同时在巴黎音乐学院和美国(加利福尼亚米尔斯学院和科罗拉多阿斯彭音乐学院)两地教授作曲。

  在六人团中,他的作品一定程度地体现了科克托和萨蒂的思想。实际上,他的风格也是很多样的,从不固守某一流派,也没有特定的发展线索。他说:“我根本讨厌参与美学信条的宣言。我认为这是对艺术家想象的一种负担,一种无理的限制。艺术家必须为每部新作品找到不同的、常常是相对立的表现手法。”尽管如此,他的基本倾向是抒情性的。他很善于把他的生活体验转化成音乐,经常是受到什么启发,就写什么。例如,他是法国东南部普罗旺斯人,热爱家乡,幼时无忧无虑的生活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为此写了管弦乐《普罗旺斯组曲》(1937)。第一次大战时与克洛岱尔一起抵达巴西后,南美的气氛和民族音乐给他灵感,写了钢琴组曲《巴西回忆》(1921)和管弦乐《屋顶上的牛》(1929)。《屋顶上的牛》(标题来自一首巴西歌曲)采用了探戈舞曲、玛希谢舞曲(maxixe)、桑巴舞曲和葡萄牙法多(fado)民歌等,并用作曲家自己创作的曲调像回旋曲的主题一样,把它们作为插部连接在一起。米约与克洛岱尔(编剧者)合作的规模最宏大的作品是歌剧《克里斯多夫•哥伦布》(1928)。该剧带有神秘色彩,虚实结合地层现了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初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不同时空里的遭遇。它要求有45名独唱演员、台后管弦乐队、讲解员、大型合唱团,以及电影画面等。1922年,米约访问美国纽约,被哈莱姆黑人区里的爵士乐所吸引,用爵士语言写了舞剧《世界的创造》(1923)。1940年因躲避法西斯对犹太人的迫害来到美国后,为怀念被法西斯占领下的祖国,写了充满乡土气息的吹奏乐《法兰西组曲》(1944)。

  他一生的作品不易划分阶段,前后期没有明显区别。当他开始创作时,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等人已经成名,已有很多现成的新手法。在他广泛采用的各种新手法中,最突出的是多调性。多调性是形成他的风格的最大特点。虽然他不是最早使用多调性的,但他是最一贯使用多调性的作曲家。米约使用多调性,按他所说:“只是衬托自然音阶的旋律”,主次是清楚的。他说:“重要的是旋律,这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它应该是人们走在大街上容易记得起来,用鼻子哼得出来和用口哨吹得出来。没有这种基本的因素,世界上所有的技巧都将失去意义。在乐队织体中,他通过不同乐器的音色和不同的力度,把多调性的各个层次区别开来,突出主旋律。因此,尽管使用多调性,仍能保持他的音乐的一贯的抒情性。

  他的重要作品除已提及者外,还有戏剧配乐《祭酒人》(1915),歌剧《奥菲斯的不幸》(1925)、《可怜的水兵》(1926)、《大卫王》(1954),舞剧《人类与欲望》(1918),两架钢琴曲《丑角》(1937)等。

  (三)迪雷

  法国作曲家。1888年5月27日生于巴黎,1979年7月3日卒于圣特罗佩。1907年他观看了C.德彪西的歌剧《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后,决心献身于音乐事业,入巴黎圣歌学院学习,直到1914年。1917年起,迪雷曾一度是法国“六人团”的成员,1921年脱离这个小组而走自己的道路。作品E. 萨蒂的纯朴和I.F.斯特拉文斯基的多调性构成他创作的基础。其作品始终保持一种肃穆的情调。他较有成就的创作领域是室内乐和声乐。他根据诗人J.科克托的诗谱写的歌曲《海底之春》出色地表现了他的气质。他是法国共产党员。1937年任人民音乐联盟书记,1951年任主席。1933——1945年积极参加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他的《自由战士之歌》、《鸽之翼》等在游击队中流传。1950年任法国《人道报》音乐评论员。他曾根据毛泽东的诗谱写了 1首音乐作品《长征》(1949)。他到晚年还在创作,十分勤奋。

  (四)奥里克

  G.Georges Auric (1899——1983) 法国作曲家。1899年 2月15日生于洛代沃,1983年7月23日卒于巴黎。早年在蒙彼利埃音乐学院学习,1913年到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对位法和赋格。1914——1916年进圣歌学院从V.丹第学作曲。在此期间接触了E.萨蒂、D.米约、A.奥涅格等人,成为法国“六人团”中最年轻的成员。他们的共同原则是:既反对表现主义,又反对印象主义,要求恢复旋律、织体、曲式的清晰性。

  奥里克在20年代曾与佳吉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合作。后来以专业作曲家身份活动,并撰写音乐评论,主持过巴黎歌剧院和喜歌剧院的工作。他的创作可分3个时期。第1时期以芭蕾《苦难》(1923)、《水手们》(1924)、《田园曲》(1925)和一些歌曲为代表,充分表现了“六人团”追求纯朴的创作原则。由于他在青年时期对爵士音乐感兴趣,也写有狐步舞曲《再见吧,纽约!》等作品。第2时期从《F大调钢琴奏鸣曲》(1931)开始,追求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和声风格受晚期的斯克里亚宾和早期的A.贝格影响。他在30年代成为法国人民阵线的成员,参加了反法西斯运动,并成为人民音乐联盟的领导成员这期间他创作了音乐语言比较通俗的《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1936),还写了许多群众歌曲,其中《唱吧!少女们》曾在法国广泛流传。这一时期他还写了话剧以及电影配乐,对法国和欧洲的电影音乐有一定影响。第3时期以芭蕾《光明之路》(1951)为起点,把调性和无调性结合在一起,有些片断还表现了序列音乐的写法。这种新的创作方法在他为两架钢琴写的《帕蒂塔》(1953——1955)中确定下来,但仍带有自己的特色。

  (五)普朗克

  普朗克是作曲家、钢琴家。1899年1月7日生于巴黎, 5岁便和母亲学习钢琴,后来从师于西班牙钢琴家比涅斯。1920年成为法国“六人团”的成员。1924年为佳吉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作舞剧《母鹿》,名声大振。

  普朗克擅长于创作优美精致、风趣幽默的小型作品,旋律动听,和声明快,织体清晰,追求古典音乐典雅精细的美感。他的室内乐奏鸣曲、为古钢琴与小乐队所写协奏曲以及弥撒曲、经文歌等作品都具有新古典主义的风格特征。

  1947年创作了第一部荒诞喜歌剧《提瑞西阿斯的乳房》这是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通过一个妇女不堪生儿育女之苦,由丈夫变成女性,生下四万个孩子,最后不得不再将性别调换过来的故事,辛辣嘲讽当时政府当局的人口政策。泰勒西阿斯的名字源出自希腊神话的盲人预言家,曾变为女性,后又恢复男性。

  1953-1956年作第二部歌剧《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这是根据法国大革命时期迫害十六名宣誓殉教的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史实为依据所写小说改编的台本创作的严肃歌剧,该剧描写一位贵族姑娘的精神成长历程,她为追求心灵的平静而隐居女修道院并与另一位修女成为知己,她恐惧死亡,热爱生活,而命运却把她和女友推上了断头台,在祈祷圣母的赞美诗歌声中,奔向天堂。音乐的新古典风格区别于荒诞幽默的《提瑞西阿斯的乳房》,注重歌剧的形式美感,带有宗教音乐的深沉严肃的气氛,同时在和声处理上运用平行和弦、四度叠置等手法,最后女主人公面对死亡所唱的颂歌在乐队烘托下,显得优美、壮烈。评论家认为是现代优秀歌剧之一。

  另外还有1958年创作的独幕歌剧《人声》,全剧长40分钟,只有一个女主角在台上与她的情人通电话,但通过她的独唱及聆听对方谈话的沉默,反映出一个社会性悲剧。

  普朗克的创作领域宽广,包括各种体裁。他的作品从轻松活泼,富于娱乐性逐渐转变为寓有一定政治和社会背景的严肃题材。他依据法国民歌传统,发展了德彪西的音乐韵律原则与穆索尔斯基的声乐朗诵方法。他的曲调富于歌唱性,有“法国的舒伯特”之称。

  (六)泰费尔

  六人团中唯一的女性作曲家,婚后很少再有重要作品问世。

本文标签

法国六人团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